巫文化是人类最初文化的共同形态

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人类早期,科学与迷信是没法区分的,古代的方术、巫祝就是最好的科学技术。以现代思维来看待古代文化,会割断历史文脉,造成历史虚无主义。

蚩尤十大祖巫(专家巫)(1)

李约瑟与《中国科技史》

巫是知识分子的原型,中科院研究员陈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清华大学研究员尤西林、台湾大学教授许倬云,台湾中研院院士张光直等认为:巫是知识分子的原型,是上古精神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对推进民族文化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巫文化是全世界人类的文化根基,古代巫师不仅是巫教和巫术活动的主持者,古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保存、传播和整理者,也是掌握了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特权阶级。

尽管巫师们所能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他们是先民时代的智者是上古精神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并开创了后来的精神文明和群族文化。

宗教文化的源头。巫文化为在是世界各种宗教文化的源头。它对中国文化的推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周易》文化便产生于此,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乐舞、天文、地理、历法、术算、军事、戏曲、文学、医学、技艺等,无不与其有关,推动了华夏文明的发育与成长。

蚩尤十大祖巫(专家巫)(2)

早期的巫活动只是一种原始文化现象。原始的巫活动,产生于天象自然崇拜,认为万物有灵,祈求精神感召,得到各种生灵相助,或者能够知晓自然现象,明白上天意旨,祛病消灾,降幅佑人。这是先民思维方式和情感诉求的直接反映。

从自然崇拜到权力之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巫活动的原始古朴性渐渐丧失,被增加了人为成分,掺杂了许多个人的意愿。

为了树立绝对权威,王或巫师们开始把他们的先祖,或者直接把自己包装成神,首领兼具神性和人性,成为部族世代祭祀和崇拜的对象。商代以后,祭祀和崇拜的神,除了上帝和自然界的神灵,还有祖宗神。

这种对原始崇拜的“附加”,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权力的争斗,早在颛顼时期,为了实行思想统治,权力统一,就明令禁止所属辖区内的巫师或祭祀首领搞巫活动,这就是传说中的“绝天地通(《周书》)。

蚩尤十大祖巫(专家巫)(3)

帝颛顼

所谓“绝天地通”即天地相分,人神不扰。这是一种有序化、制度化的文化秩序重建,这为儒家的礼制提供了依据,也为法家提供了根基,为神仙家提供了神仙的体系,为远古先民的历史提供了治世的思想基础。

“巫”的文明远古信息

汉字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不少汉字现在已经失去了它的原始意义,有的只保留了它的表面意义,比如这个“巫”字,多数人对它的第一印象跟封建迷信有关,实际上,这是一个极富文化内涵和丰富远古信息的汉字。

“巫”与“史”。在古代,巫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即天官。黄帝出战,要请巫咸作筮,此后为历代沿袭,殷商时巫咸为官职,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巫”的造字本义是贯彻天地,沟通四方,充当上帝与下帝(天子)之间的媒介。

蚩尤十大祖巫(专家巫)(4)

从甲骨文到小篆,字形基本没变,造字原理是通天彻地

周公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指的就是记在甲骨上的“卜辞”文化,包括祭祀、征战、天象、年成、王事,等等,古文字学家陈梦家认为,殷商王本身就是百巫之长,殷商文化其实就是巫文化,殷商的历史特质就是一部巫文化的“历史”。

“史”和“巫”一样,最初都是一种职业,“史”的原义是手持刀具在器物上刻字。“史”是将卜筮结果刻在龟甲上的人,相当于现在的记录者,后世称之为“捉刀”,他们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学家,“史官文化”便由此产生。

蚩尤十大祖巫(专家巫)(5)

《尚书· 金縢》记载:(武王有疾)史乃册祝曰……武王伐纣后两年身患重病, 周公作策书告神, 请代武王死。具体仪式, 由“ 史” 操办。这说明, “ 史” 已从“巫”或者“卜”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业。

《礼记· 礼运》云:“ 王,前巫而后史, 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就是说: 王者前有巫官,后有史官,卜筮之人和乐师谏官跟随在左右,王者处于中央,心思无需多用,只需恪守中正之道。

随着西周人文主义的日趋成熟,周王室对神的依赖大幅度降低,巫角色的重要性减弱, 卜的职能也逐步融入“ 史” 中。官史文化的进一步成熟, 使得《尚书》《诗经》等早期文献应运而生。

史,作为最有文化的阶层,奠定了中国史学最初的基石。

蚩尤十大祖巫(专家巫)(6)

“巫”与“医”。汉代医学家张仲景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这句话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最初版本。古代志士仁人把“相”与“医”相提并论,可见“医”在古代士大夫心目中的地位。

“医”字跟“巫”紧密相关,他的含义十分明了:医生本身就具有巫术的意义。

蚩尤十大祖巫(专家巫)(7)

古代的“巫”都是兼职“医者”的,或者说这个职业里必须有医者,即道术之士,比如扁鹊、华佗,葛洪,孙思邈等等,皆是医者、道士。,屠呦呦的抗疟青蒿素,在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失败无数次以后,受葛洪《肘后备急方》“绞汁”的启发,终于获得成功。

中医中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第一道曙光走到现在,从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贯彻的治国救人思想从没离开过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大医治未病的无为观。道医说法是:再好的药,所起的作用都是以毒攻毒,没有营养这说,所谓“是药三分毒”便是这个道理。

冯友兰坚持在《中国哲学史》不没有突出道家思想,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坚持认为:道家思想更属于科学技术史。他把这一主张跟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交流后,道家思想对于医学的贡献,也成了中国科技史的重要篇章。

蚩尤十大祖巫(专家巫)(8)

巫的消亡与传承

周代之后,巫文化进化成易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根基。但巫文化作为周礼文化的补充,依然被朝野所接受,并发展为多种学派,成为诸子百家的源头。此后,中国的的本土道教、儒教即萌芽于此。

秦国一统六国后,为了统一思想,秦始皇“焚诗书,坑术士”。

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把道、名、法、阴阳五行杂糅于儒家,原始巫文化被彻底边缘化。

但作为世界文明的源头,巫文化在人类的精神抚慰和引导方面的力量十分强大,这也是各种宗教得以发展生存的原因,它的副作用是为江湖术士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蚩尤十大祖巫(专家巫)(9)

传统的不一定都是封建的,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一些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巫文化传统项目再一次被挖掘整理出来,有些还被列入国家非遗项目保护下来,比如古代巫咸国,今天的重庆市成立了“中国华夏巫文化研究院”,《巫舞》被列入重庆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北、贵州、湖南等地,不少地方的傩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