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见面会(丁从容)
当前,江苏省和南通市都明确将沿海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抓手,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南通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更明确提出要建设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作为长三角经济圈、上海“1 6”都市圈的重要节点的海洋大县如东县,拥有南通全市一半的海岸线长度和滩涂面积。当前,如东正紧紧围绕建设“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的目标定位,始终秉持“全县都是沿海,沿海更要向海”理念,正更高站位谋划沿海发展,用更实的举措壮大实体经济,更大力度推动转型升级,勇担重任重责、加快跨越赶超。
9月19日,在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栩龙的带领下,记者跟随由南通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媒体见面会走进如东活动,对如东县的城市建设及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如东近年来紧紧围绕“有特色、有活力、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定位精准发力。在城市建设方面,“城市经营、城市活力、城市特色”三大城市能级正在获得迅猛提升;在产业发展方面也正加快推动发展模式由“资源型”“两高型”向“创新集约型”“绿色低碳型”悄然转变;在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方面,正在聚合各类资源要素,打造“万事好通、如来如愿”营商品牌的同时,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加快构建创新人才队伍,全力打造“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新格局。
聚焦城市建设 加速打造“生态优质 宜业宜居”新滨城
近年来,该县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环境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坚持规划引领、推动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助力环境整治。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目前该县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城市承载力、吸附力和拉动力得到进一步扩张。
“三河六岸”河道整治及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一隅
作为南通市唯一被江苏省财政厅授予“省级PPP示范项目”称号的“三河六岸”河道整治及景观绿化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61亿元。项目建设范围为如泰运河、掘苴河、掘坎河城区段沿河两侧10-200米范围及支流公共河、串场河、九遥河等,总面积为193.36公顷。河道水系交横纵错贯穿整个如东县城。自2019年3月进场开工以来,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治河道15公里,河道清淤45万立方米,河道沿线截污管敷设8.9公里,新建污水球墨铸铁管压力管道6.15公里,新建、改建生态驳岸总长10.3公里,水生植物种植面积1.54公顷,新建市政道路8.5公里、新增或提升改造绿化面积约118万平方米。
记者在现场发现,该项目按照河道流域面积及城市防洪除涝要求,通过实施生态岸坡建设、河道清淤、河道沿线截污、景观绿化建设、水生态修复等水体河岸综合治理。拆除了沿河违章建筑,全面恢复河道标准;统一处置河床淤泥、垃圾,彻底清除多年沉淀沉积的污染物,大幅增加河道库容及水体总量;全面推行沿河截污,沿河污水收集基本达到全覆盖。同时,项目在河道两岸同步规划有广场、驿站、公共活动空间、骑行绿道、亲水平台、书香长廊等,滨水道路与城市交通系统接驳,沿河两岸形成连接与互通,形成网状慢行交通,提高慢行交通通达性及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可供市民平时步行、跑步、休闲、阅读。该项目为当地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休闲服务提供了平台,在极大地提高了该县的城市水系质量、保障城市安全、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色的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当地市民生活品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县已开始对遍布在城市各处的“边角料”空间进行“微更新”,今年更是在绿化工程、市政设施、市容市貌、小区改造等十个重点内容上精准发力。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最贴近居民生活的民生实事项目,今年已改造累计惠及住户约166户,总建筑面积为1.67万平方米(商品房性质),改造投入资金约2000万。计划年底前完成竣工验收。改造完成后,将实现雨污分流、垃圾分类、管道燃气配套、亮化绿化提升,同步完善停车泊位、充电桩设置、无障碍设施改造、安防设施安装等公共功能。为着力消除既有建筑安全隐患,坚决杜绝群死群伤事故发生,该县城乡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也已全面展开。目前已于8月底排查完成,共排查经营性自建房17282栋,共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12栋。通过拉网式、全覆盖排查,该县已完成所有既有建筑排查,信息录入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信息系统,下一步还将编制完成隐患建筑三年整治计划,确定年度整治项目清单,建立既有建筑隐患动态发现机制。
去年,该县还投资600万元,将城区4000盏钠灯灯具升级成高效节能的LED灯具,今年还将继续完成4000盏灯具的改造任务。改造后道路照明质量将进一步提高,能耗下降45%以上,预计每年可节约电费120万元左右。自去年以来,县城已新建污水管网77公里,改造污水管网55公里,控源截污管网12公里,建成5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示范区。今年计划再实施4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示范区建设,共7.45平方公里,剩余的7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示范区将在2023至2025年改造完成。接下来,还将针对县城建成区雨污合流管道较多的情况,进一步加大雨污分流的改造,实现管网和污水处理厂“两高一低”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该县在快速启动实施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的同时,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也在同步平稳推行。在2018年底即开始以PPP模式对下辖各乡镇大规模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建设。截止目前,共建成11座乡镇污水厂。其中,大豫、栟茶、马塘等9座污水处理厂均实现正常运行并达标排放,“一镇一厂”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同时建设污水主管网200多公里,支管网近200公里,建成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00余座,覆盖53000余户。三年多来,在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积极推进之下,水质得到了提升,生态得到了保护,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目前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经稳定运行一年多,有效减少了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今年以来,通过重点指导下辖的袁庄孙庄、栟茶新北园、外农近海、双甸陈家桥口等村庄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和指导栟茶镇、洋口镇、长沙镇、外农、大豫等沿海区镇进行沿海风貌城镇带建设。目前,袁庄镇孙庄村已通过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命名验收。成立栟茶古镇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积极启动栟茶古镇美丽宜居城市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确保栟茶古镇申报第四批次省级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圆满成功。
“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是该县“十四五”规划中“提升城市形象品质”的重要章节,正被作为一项攻坚任务和必达目标扎实推进。项目重点围绕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率、乡土适生乔木比例、城市绿道、城市主次干道及停车场林荫化、河道岸线自然化等指标,全力推进创园一期、二期项目建设,通过城市游园打造、公园绿地提档、生态绿道建设,加上节能建筑推广、节水利用、供水普及工作推进,确保各项考核指标达成。
鹤鸣公园项目
有城市“新客厅”、如东“新绿肺”之称的首个湿地主题公园鹤鸣公园项目,总投资4亿多元,占地约87万㎡,于2020年9月进场开工建设。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公园共设置包括了浪漫主题园区、芦苇草荡区、林塘水韵区、水街商业区、创意乐活区五个功能分区。目前渭河路南区绿化种植、渭河路北区土方及水系工程及园路和广场铺装等施工已全部完成。公园服务管理用房、园建基础及驿站、环角桥、其余绿化种植等也正按序时推进要求逐步建设中,计划今年年底竣工验收后对外开放投入运营。
据当地住建部门负责人介绍,公园的建成可有效提高周边环境品质,带动区域发展,极大地提升周围地块价值,同时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水质的逐步改善,提高生态功能、休闲与景观价值。为该县下一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统计,截至上半年,该县城区共建有公共绿地54个,建成区绿地率38.39%、绿化覆盖率41.77%、人均绿化面积为18.72平方米/人,“举目见绿、百步见景、千步见园”城市风貌已日渐凸显。
聚力产业升级 加速打造 “创新集约 绿色低碳” 新高地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疫情形势,如东经济社会运行仍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1亿元,同比增长0.8%;1—7月份,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幅、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外贸进出口增幅、工业用电量均居全市第一。通过扎实开展向海发展标志年、招商引资突破年、转型升级攻坚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水质达标决战年、作风效能优化年“六个年”活动。九九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9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桐昆三期等7个项目获上位节能批复,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6个。2家企业入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名单,2家企业获批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海装风电获省“双碳计划”立项。
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向记者介绍了关于该县产业项目培育的总体思路。他表示,可以概括为“1239”。即锚定一个目标,“十四五”期间,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百强排名等方面的全面赶超,为全市经济发展“挑重担、扛重责”。坚持两个转变,加快推动发展模式由“资源型”“两高型”向“创新集约型”“绿色低碳型”转变,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升级。突出三个聚焦,聚焦招引央企总部、行业龙头、世界500强等头部企业,全力突破一批投资强度大、技术层次高、产出效益好的优质项目,加快项目量质提升;聚焦国家级园区创建,围绕园区定位、发展目标,持续推动体制融合、资源整合、平台聚合,加快园区贡献提升;聚焦政务服务、项目推进、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全面落实“万事好通66条”,放大“如来如愿”品牌效应,加快营商环境提升。做强九条产业链,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通讯及电网装备等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加强资源整合,积极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把如东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
生命健康产业园
位于如东高新区的生命健康产业园一期,以入驻早中期的孵化、加速项目为主,是当前如东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板块发展的核心功能区。一期项目占地118亩,已建成20栋科研用房和高标准厂房,拥有14万平方米孵化器和加速器。按照“孵化加速 产业基金 集成服务 特色园区”的运行模式,截至目前,该园区已招引落户创新药研发、体外诊断试剂、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等众多前瞻性领域项目30多个,入驻率超过80%。
该产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经成功吸引入驻了高层次人才团队12个,聚集100多名博士,已有中美瑞康核酸技术、宏微特斯医药科技、东抗生物、臻亿医疗等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他表示,根据实践认知和当前发展形势,今年已启动生命健康产业园二期项目,规划用地100亩,建设面积15万平方米。二期项目建成后将放大一期的发展基础和优势,融合智云湾人才小镇的吸聚和交流功能,链接产业拓展区的基地规模化效应,届时,将构建全链条、全周期的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圈。
据如东县委副书记许金标介绍,高新区在一开始就合理统筹规划,明确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起完善的创业扶持政策和成果奖励机制;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招大引强和集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融资发展等配套政策。产业园配套建有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实验设备仪器等资源共享平台,大大降低了入园企业的研发运营成本。
臻亿医疗人工心脏瓣膜生产现场 丁从容摄
位于该园区的江苏臻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的高科技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结构性心脏病领域高端介入医疗器械,拥有超过20项国际领先的专利技术。该企业负责人闻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臻亿医疗已经布局了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产品、经导管三尖瓣置换产品、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产品,并战略布局了全领域修复类产品。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在结构心脏病领域产品覆盖最全、最深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在心脏瓣膜修复及置换领域核心产品均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国产公司,并计划三年内实现上市目标。
泛半导体产业园
同样位于如东高新区内的泛半导体产业园则是该高新区实施科创引领,打造产业高地,实现优势资源和优质项目集群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平台。园区采取多层独幢、开发共享的设计理念,产业形态主要以导入第三代半导体、高级封装、半导体装备等产业化基地项目为主,并正在构建形成如东半导体特色产业链。
目前,泛半导体产业园一、二期工程已全面建成,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已入驻包括邑文科技、景炎智能、捷策创、声芯电子、宁芯微电子、碳化硅MOS管、分立器件IDM等40多个半导体产业链项目。基于园区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产业招商的现实需求,目前已启动泛半导体产业园三期工程,新建综合服务和研发生产等功能主体25万平方米。
邑文科技无尘制造车间一隅 丁从容摄
江苏邑文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占地面积3000余平,是一家从事半导体前道工艺设备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产品刻蚀工艺设备和薄膜沉积工艺设备,应用于半导体(IC及OSD)前道工艺阶段,尤其是化合物半导体和MEMS等特色工艺领域。该公司无锡总部与位于该园区的南通制造中心一体化管理,并统称为“邑文科技”。制造中心配备有超过3000平米万级无尘室和全特气通入千级无尘实验室。记者走入该制造中心参观时发现,技术团队正在井然有序、紧密协作组装各类芯片前道所需的研发生产设备。公司运营总监张佳宁向记者透露,目前,公司也正在筹备上市计划。
该园区负责人表示,通过产业形态的集群集聚、专业系统的服务管理、创业创新的生态开发,如东高新区正致力于把泛半导体产业园打造成为集顶尖技术、高端人才、复合平台和智慧服务于一体的高端专业园。
中天科技产业园是由国内知名企业中天科技集团投资建设,在如东经济开发区新征用地1300亩,先后集聚投资成立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中天轻合金有限公司、江东合金技术有限公司。着力于发展通信、电力、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目前,四个主体五个项目已全部落地, 已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人民币,届时将成为如东经济开发区重要的增长板块。目前,中天科技产业园全产业链集聚建设和发展模式业已成型,产业园不断壮大,正驶入快速发展的高速通道。
中天科技产业园
记者注意到,该园区专注多种高性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中,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光纤研发生产的高科技制造厂家,是中国四大电信业务运营商光纤集中采购主流供应商,目前产能达3000万芯/年,位居行业前列。并承担起深海潜水器“海斗一号”光纤通信国家项目,产品下潜深度超1万米。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主营产品为高性能电子铜箔,主要用于印制电路板制造,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设备(5G)、汽车、数据中心、消费电子产品及航空航天、雷达等各类场景。因电子铜箔的制造技术长期被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企业垄断。随着园区内江东电子材料一期项目的投产、二期项目的进一步升级,目前该公司生产的产品性能、品质已具备与外资、台资企业同台竞争的资格,成功打破高端产品的垄断。同时,园区内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江东科技建有江苏省特种光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承担了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的建设任务。
聚合资源要素 加速打造“科技赋能 人才集聚”新智谷
近年来,如东坚持人才优先发展,通过持续发力“双招双引”,推动产业链招商与产业链引才联动,以“扶海英才”计划实施为抓手,构建“平台、项目、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汇聚的“引力场”,加快“人才 项目”的“打包”引进。深度链接外部资源,借助如东张江国际医学园区投孵平台、深圳如东创新中心等五大离岸平台,采取“沪深孵化、如东转化”的“离岸孵化”模式,加快推动产业板块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通过积极打通人才政策落实的关节点,出台人才新政“70条”,构建人才“安居”体系,打造人才“乐业”平台,提供人才“优享”通道,温馨人才“归家”体验,让广大人才顺心工作、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如东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张海城告诉记者,目前,如东已先后引育国家、省、市三级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工程高层次人才565人,其中,国家级顶尖人才60人。在这些引育的高层次人才中,以刘利成带领的宏微特斯公司,通过成功研发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年销售额已超10亿元,并获得欧盟CE认证;以李龙承创办的中美瑞康公司,在“RNA激活”领域研发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并获得高瓴资本、国投资本领投的3.2亿元A轮融资;已闻靖创办的臻亿医疗公司,成立仅三年其研发的心脏瓣膜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企业估值超20亿元。他表示,这些高端人才的集聚,在如东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已经在不断凸显。
记者了解到,该县通过聚合资源要素,重磅发布人才新政“70条”,人才政策“三年三提档”,开展企业引才用才“金梧桐”奖评选等措施,已形成“全内容集成、全方位覆盖、全方位保障”的人才政策体系。通过提升“扶海英才”计划实施能级,给予创业最高500万、创新最高300万元的人才项目资助。吸纳整合镇区人才计划,构建了立体多元的人才项目扶持。通过纵深推进“双招双引”工作,实施产才融合“八个一”工程,围绕生命健康、泛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集合创新资源,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进一步优化了“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双招双引”工作机制。
张海城表示,除了上述措施,该县还在不断积极拓展人才支撑的维度。通过找准引才“动力源”。通过依托“生命健康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智能机电产业园”等专业化特色载体,打造原研药、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装备与材料研发等多处投孵平台,不断累积原创型项目和人才团队的厚度。通过扩大聚才“朋友圈”。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出台社会化引才激励办法,深化与深物联、欧美同学会等专业机构合作,成立南京如东人才驿站,用好在外人才、在外如商等资源,不断延伸引才“触角”。通过架起用才“连心桥”。在全市率先探索“沪深孵化、如东转化”的“飞地孵化”引才模式,成功在上海、深圳两地建设五块专业化的“飞地”孵化基地,给予“飞地”人才“无差别、同城化”的政策待遇,高位嫁接发达地区创新创业资源。
同时,该县对引育的人才还创新实施“助创”专员服务制度,采用部门、镇区、企业“三级联动”模式实行服务承包制,定向挂钩全县198家重点企业、联系50名重点人才、服务17个重大项目。制发如东“人才卡”,各业务条线配备“专人专业”服务,在行政服务、交通出行、文化休闲、医疗保健、生活保障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通过举办“520爱才日”人才关爱活动,为链主企业人才发放健康关爱礼包。此外当地还出台《人才安居系列政策意见》,实施“租售补”并行的人才安居办法,提供最低7折的人才房源、最高100万元的人才购房补贴,建设人才公寓、青年公寓共2186套来完善人才“乐居”体系。以满足日益壮大的人才落地需求。(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