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我们从小就背,几十年背下来,也没背明白几首,只是加倍了我们看《中国诗词大会》时的自惭形秽,这本陆晨昱和杨国振编著的《宋词背后的故事》,能帮我们了解这些千古传颂的宋词,背后真正的意思。

书中共选取了36个词人的50首宋词,按照他们职业、身份的不同,划分为九个章节,不只是讲解每首词的大意,还详细介绍了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用几十首宋词,穿起了整个宋朝历史,可谓“跨界之作”。

单独的背词,单独的学历史,都是落后的学习方法了,即使我们现在自己要学宋词,少不了也要查一下词人的背景,这本书的作者恰巧找到了这个“痛点”,省去了我们东查西查的时间,全面介绍作者一生经历,是哪个阶段写了这首词,当时社会什么背景,作者什么特点、什么风格,风评如何,给国家和社会做出过什么贡献,所有我们想了解的,这本书都涵盖了。

和理解一样意思的词(还是了解词真正的意思)(1)

比如“旷世才子的风骨”一章中,选取了苏轼的三首词,分别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悼亡诗之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我们不仅体会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概,“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祈愿,还知道了“三潭映月”这个景点,是因为苏轼动用二十万民工疏浚西湖的时候,在湖水最深的地方建了三个塔作为标志,而形成的。知道了“苏堤春晓”的“苏堤”也是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后,筑成的长堤。甚至知道了“东坡肉”传说是苏轼家人制作后分送给疏浚西湖的民工吃的。苏轼的形象立体起来,也丰满起来,他不是日日喝酒作诗,他还关心西湖的水况,他不是夜夜怀念亡妻,还关心民工的吃喝。

和理解一样意思的词(还是了解词真正的意思)(2)

“千古才女的哀怨”一章中,讲的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从年轻时拥有和夫君“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幸福生活,到老年面对国破家亡的“凄凄惨惨戚戚”,一生境遇,都体现在了她的诗词里。

“文学泰斗的秘密”一章中,选取的是欧阳修的两首词。文学大家欧阳修,所修两部史书《新唐书》及《新五代史》皆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醉翁亭记》名传天下。在文学、史学、经学上,都有划时代的成就。

“市井浪子的执着”一章中,讲的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柳永。柳永一直想入朝为官,但是直到他给歌女们写的歌词传遍全国,传唱到高官家里甚至皇宫里,他仍然无法通过科举,无法得到重用,范仲淹知道士大夫喜欢的是什么,亲自带他去边塞,想借此改变他的文风,在此之后柳永才得以走上仕途,尽管官位低很贫穷、死后是靠崇拜他的歌女凑钱下葬,但是起码实现了他的一个愿望。

和理解一样意思的词(还是了解词真正的意思)(3)

“铁血将士的壮志”一章中,当然有岳飞《满江红》里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也有陆游的“红酥手,黄藤酒”。陆游有因错过一生挚爱而悔恨的深情,也有坚持抗金的壮志,更是和辛弃疾英雄相惜。“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辛弃疾,一直力主抗金,却不被重用,文武全才,甚至只带50人突入五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被金收买的张安国,他写出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千古绝句。

“朝堂宰相的心事”一章里,有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的寇准,对,就是《一门英烈穆桂英》里那个寇老西儿。也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晏殊,他是范仲淹和王安石的老师。更有文武兼备、出将入相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他在挂帅戍边,抵御西夏的时候,写下“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渔家傲》,场面壮阔大气磅礴。

有和欧阳修等人合修《新唐书》的宋祁,因写出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被称为“红杏尚书”。也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王安石,更有写出了“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的司马光,他不只砸了缸,还是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大宰相,最大的贡献就是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

“亡国之君的哀叹”这一章,选取了两个皇帝的词,一个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个是创造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被后人评价为“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而!”的赵佶,不只是创造了瘦金体,同时也是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和收藏家,擅长古琴、蹴鞠、击鞠、打猎,他还是那个和李师师传绯闻的皇帝、重用高俅和蔡京的皇帝。李煜在诗词界就更出名了,我们连续剧主题歌里,好多歌词都是抄的李煜的,不止“剪不断,理还乱”,还有“车如流水马如龙”,不是个称职的皇帝,却是个千百年难寻的好词人。

和理解一样意思的词(还是了解词真正的意思)(4)

这本书里,前后贯穿了很多宋朝历史的介绍,以及当时的名将名臣的白描,宋朝鼎盛时GDP是全球的22.7%,这个数字是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考证的,后期遭遇金人南下,奸人当朝,大的社会动荡使得民不聊生,却造就出一个个文学经典。

和理解一样意思的词(还是了解词真正的意思)(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