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反问句起到什么作用(你不知道讲反问句很有攻击性么)(1)

来源: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

我真的真的真的害怕反问句。

在暑假热播剧《小欢喜》的一幕里,怒极的宋倩责骂女儿英子逃学,不断用反问句来宣泄自己的不满。长达数分钟的指责,让原本一直低头认错的英子逐渐不满、反抗,一场家庭教育上升为撕心裂肺的争吵。

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个地步的呢?我们来看看宋倩所说的话。

“我说他们两句怎么不行啊?他们带你去逃课我还不能说他们了?”

“那个小梦阿姨怎么就那么好啊?怎么就那么招你喜欢啊?”

“我逼你什么了?你妈做什么都不对对吧?”

在长达5分钟的争吵中,宋倩有一大半时间都在以反问句的语气攻击英子。

强烈的情绪攻击,也让乔英子的回应也逐渐从“我错了,我知道错了”,变成“妈,不是你想的那样”,再变成“妈你别逼我了成吗?”,直到最后大喊出来“对!我就是喜欢小梦阿姨!她就是比你好”!

这一段母女吵架戳中了无数人的心,许多人都从中看到了自己曾经与父母争吵时的影子。

/01

“反问句”为何伤人?

反问句是怎样伤害我们的呢?是“反问句”本身的问题吗?

或许不是。在研究人们如何说服别人的实验中,心理学家们发现,同样是一篇关于支持使用核能的文章,如果在文末加上一句反问“难道我们不该支持使用核能吗?”就能让读者对该观点有更强的拥护。

使用恰当时,反问句是一种能够有效加强说服力、引导别人跟随自己观点的方式。

心理学家们还发现,反问句在论证中的优势,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特点:

1)“感觉到的自信”

研究表明,当陈述的语调上扬、语速加快时,聆听者认为陈述者更加自信,这种“感觉到的自信”加强了观点的说服力,尤其是当聆听者并没有完全把精力投入思考时,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

2)强烈的情绪

情绪在说服中起到重要作用。当聆听者对信息加工程度低且没有明确立场时,情绪可以直接使人们产生与情绪相同的态度;当对信息加工程度高,且接受者认同情绪的真实有效时,会让人们更加认同与自己相同的想法,或者怀疑与自己不同的想法。

3)锚定效应

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做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对一件事情的立场会被最初接收到的信息立场带着走。反问句所表达出来的倾向程度非常强烈,读者在自行判断时会受到这个程度的影响,从而更多倾向于该立场。

然而,这些特点并不是在所有场合下都会转换为优势。有心理学家指出,讨论者在话题中的个人卷入程度,是影响讨论者对反问句的感受的重要因素。

毕竟,表达终究是为目的服务。在一些场合下,反问句之所以会引起对方的反抗或厌恶、激发矛盾进一步加剧,就是因为其背后不友善的态度所刺扎的对象,并未止于“事情本身”,而是与之谈话的个体。

态度是最伤害人的,因为它的攻击直指你作为个体的本质。反问句的使用,就好像将用于雕刻的小刀,转向了脆弱的个体。它那些优势——锋利的刀刃、坚硬的刀身和使用的便利,将一个个以最伤害人的姿态出现。它刺扎的不再是一个观点,而是一个鲜活的“人”。

当我们表述一件事情,我们表述的不只是事实信息和冰冷的逻辑链,它还可能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自我认同、社会期望、情感需要甚至价值追求。

反问句攻击的不再是观点,而是你的生活、你的身份、你的期许、你的需求甚至你的梦想。

/02

人们为什么会用“攻击式反问句”?

在“攻击式反问”的背后,可能是对方谢绝沟通的冷漠、可能是带着敌意和攻击的咄咄逼人,也可能是对方强烈的掌控欲。

1)谢绝沟通

有些反问句,让我们感觉说话者在拒绝进一步讨论话题的可能性。

日常交谈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它需要双方共同表达、相互反馈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反问句中的绝对自信也暗含着“我觉得我就是对的,你们不能否认”,它将双方置于信息交流地位的不对等上。

当宋倩问出一连串反问句时,她根本不需要英子告诉她真相,不需要英子解释“不是你想的那样”究竟是什么样,她只想要表达自己。

当同事在讨论中说“你不觉得这个方案这里有问题吗?”时,我们感觉到的是:他已经坚信这个方案存在这些问题,他不需要你的观点和想法,不需要你进行补充。

这时,人类天生的对“被需要”和“表达自我”的需求被直接无视了。一个无法产生互动行为、无法满足需求、却占据时间和精力的对话,自然而然会引起我们的抵触。

2)攻击与敌意

情绪强烈咄咄逼人的反问句,像极了攻击敌人时的模样。

反问句强烈的情绪,既是它有力的武器,也是它最伤人的刀剑,让本可以站在统一战线的人相互警惕、相互攻击。反问句的使用,就好像某一方开始主动进攻,最终受伤的,还是所有希望平和交谈的人。

另一方面,生活中常用的一些反问句,常伴随着对对方态度、能力和品格的质疑——而这是我们对敌人表现出来的行为。

比如,朋友一句“你不觉得这是常识吗?”,仿佛是在表达“你缺乏基本常识和正常人的思维”。这种对内在特质的怀疑,像是把你推到了TA的群体之外,把你变成了与他无关的敌人。

3)掌握控制权

反问句有时会表达出一种对话语进程、对接收者立场的掌控权——换句话说,TA已经帮你决定好了你的观念,而你被迫成为了低权力者。

此时,你可能有两种反应:

1)出于遵从、愧疚或其他原因,暂时默许这种权力分配。低权力者为了保存更多资源,更倾向于出现回避行为,这时你沉默、装死、顺从,亦或是像英子最初那样低头认错。

2)不认同这种权力分配,并感知到强烈的不公平感。委屈、愤怒等强烈的情绪涌上来,你可能表达出反抗,也可能暂时忍耐,但不满的情绪在心底徘徊积压,不断怂恿着你。

无论哪种反应,当它们累积到一定值的时候,带来的要么是讨论终止,要么是更大的冲突。

当反问句的优势一条一条转变为劣势,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使用反问句是为了什么呢?结束对话?宣泄情绪?还是掌控他人?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或者,你真的不想听听TA的内心想法吗?

/03

怎么用好“反问句”?

当然啦,反问句也并非一无是处。

比如,经典美剧《老友记》里的一幕:

乔伊去朋友家的豪宅做客,被朋友建议租下自己的房子时说:“你看我像会住这种地方的人吗?”既避免了直接拒绝,又带着点自嘲的幽默。

而他朋友的回复:“为什么不呢?难道你讨厌公园外景和高天花板吗?”引导性和目的性非常强,让乔伊无法反驳甚至觉得很有道理,最终被吸引租下了房子。

在不包含任何伤害对方的信息时,在双方都理解你的善意时,反问句也是可以变可爱的。

还是那句话,句子只是为目的服务,真正让人受伤的,是你潜意识中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蒋燕玲;杨红升. 语言背后的心理——群体间的语言偏见[J].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12): 2142-2152.

[2]王晓庄;白学军. 判断与决策中的锚定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01): 37-43.

[3]王娜, 李晓曼, Wang Na, & Li Xiaoman. (2013). 不公平分配中关系对公平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1(2), 239-244.

[4]Blankenship, K. L., & Craig, T. Y. (2006). Rhetorical question use and resistance to persuasion: An attitude strength analysi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5(2), 111-128.

[5]Guyer, J., Fabrigar, L., & Vaughan-Johnston, T. (2019). Speech Rate, Intonation, and Pitch: Investigating the Bias and Cue Effects of Vocal Confidence on Persua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5(3), 389-405.

[6]Petty, R. E., Cacioppo, J. T., & Heesacker, M. (1981). Effects of rhetorical questions on persuasion: A cognitive response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0(3), 432.

[7]Petty, R., & Briñol, P. (2015). Emotion and persuasion: Cognitive and meta-cognitive processes impact attitudes. Cognition and Emotion, 29(1), 1-26.

作者:夏獭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一个有温度,有态度,守伦理的专业心理公众号。

《说服的艺术》作者:[美]杰伊·海因里希斯

连续反问句起到什么作用(你不知道讲反问句很有攻击性么)(2)

亚里士多德说:修辞学是一种“艺术”,是“说服者”(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的人)所用的一种工具或方法,也可以说是“说服的艺术”。此书以平易近人、轻松活泼的方式,让我们知道说服他人的各种技巧。恰如其分地与他人辩论,并进行深刻的思考,是现在社会当中的人们都非常需要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