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历史变化(为何还叫三国志)(1)

首先说明一下,不管《三国志》到底是谁命的名,都不影响我们对他作为前四史的崇拜。探讨这个话题,和之前写的《何为三国?三国何在?》一样,纯粹属于学术交流或者说是好奇心所致。

我们知道,在297年陈寿死后,有一位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jūn)上了一份《请采录陈寿三国志表》。内文含有这么一段内容:“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

这是迄今被视为最早也是最权威的一份文献。它的真伪直接关系到以后众多史书再次转引的真伪问题。那么这个表的原始文件是不可能存在了,包括这份表书的名称《请采录陈寿三国志表》,也仅仅见于清代考据学者严可均的《全晋书》,而最早记载上表内容的却是唐人房玄龄著的《晋书》。这就让人不禁产生怀疑。这么重要的一份上表怎么在唐之前没有任何史料提到过呢?房玄龄又是从哪里引用过来的呢?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唐之后的所有再次引用都失去了价值。然而似乎至今还没人搞得清楚。

三国志的历史变化(为何还叫三国志)(2)

那好,我们再看看唐之前的史书又都是如何记载的。

离陈寿死亡之后最近的记载就是东晋常璩作的《华阳国志•陈寿传》中有句:“寿乃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

从上文记载内容来看,他只是说“号称”三国志,注意“号称”两个字,并非是陈寿所写的实际书名,陈寿多写的实际书名还是《魏书》《吴书》《蜀书》。不要看三国志三个字加了书名号,这是后人的事儿。另外《华阳国志》现在还能看到吗?能看到的是哪个朝代的版本,如果是唐代之后的版本,还可靠吗?

接着看南朝宋代裴松之的著作,他奉宋文帝旨,为“陈志”作注,429年完成,献书及《上三国志注表》,其表文有“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之语。

你看,他只是说为“陈志”作注,而上表的名称为《上三国志注表》。这说明正真的注解的书名并不是《三国志》,而只是口头称为三国志而已,不然就一定表述为“三国志”作注。

再看南朝梁萧子显的《齐书》之《王僧虔传》有语:“往年有意于史,取《三国志》聚置床头。”

我亲自查阅了《南齐书》,确有此句(见下图)。但标点符号是后人多加,这也不能完全证明书名就叫《三国志》,或许是省略表述起见,泛指魏蜀吴三书也未可知。

三国志的历史变化(为何还叫三国志)(3)

隋虞世南《北堂书钞》语曰:“陈寿卒,诏河南尹华澹下洛阳令张泓遣吏责纸笔就寿门下写取《三国志》。”这段话更清楚,写取三国志三个字,而并非陈寿的书名,也是指口头的泛称而已。同样三国志三个字的书名号可忽略不计。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陈寿本传曰:“司空张华爱其才,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房玄龄这个记载也是一样的道理,况且他在三国志三个字前面还特意加上魏蜀吴三个字,更加说明陈寿写的书名是魏蜀吴三书,三国志只是泛称。

北宋程俱《麟台故事》卷二曰:“咸平三年十月,诏选官校勘《三国志》《晋书》《唐书》。”这就有意思了,因为他明确是校勘三国志,那么就是说,三国志就是即将作为一本正式的书名马上要面世了,不然不会如此用词。

所以我比较认可一种说法:陈寿的书名原本是《魏书》《吴书》《蜀书》,为了表达的方便,俗称《三国书》《国书》《三国志》《陈志》,直到1003年的宋真宗咸平六年才正式将三书合一,正式出版书名叫《三国志》,而北宋程俱《麟台故事》文中的咸平三年恰是公元1000年,那正是在为1003年的《三国志》的正式出版做最后的校勘工作。

如果陈寿活到现在,不知道他同意不同意把他的《魏书》《蜀书》《吴书》称为《三国志》。因为名为《三国志》却偏偏没有“志”。这不是存心想打他的脸吗?

以上就是我对《三国志》前世今的历史公案给出的答案。当然只是一人之言,还望方家批评。

2022.8.12,瑞青初稿于郑州

三国志的历史变化(为何还叫三国志)(4)

作者简介:李瑞青,笔名瑞青,字子方,号自怡堂主。老子故里鹿邑人,现定居郑州。青年作家,文史学者,书法爱好者。著有《写活历史人物•五代十国系列》《写活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系列》《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研史手记•诸子五家系列》《研史手记•历代政体研究系列》《研史手记•中外历史对比研究系列》等文史专著。另著《雾太阳》《猎城》《别动我的心》《十年江湖》《南二胡同》等中、长篇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