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还剩下大寒节气。小寒节气到来,天气进一步寒冷,但还没有到极冷。小寒节气的时间处于每年的1月4日到6日,虽然处于严寒的冬季,但不一定会降雪。即使是北方地区,还是很多地方是晴天。

民间关于小寒节气流传着很多的谚语,其中,小寒节气当天降雪好不好的问题,谚语有不少。有些谚语说小寒下雪好,有些谚语说小寒晴天好,比如“小寒宜雪不宜晴”的说法就比较普遍,为何民间说小寒下雪好呢?到底咋回事?下面通过具体的农谚来说说。

小寒节气前后会下雨吗(小寒宜雪不宜晴)(1)

这句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很好理解,如果小寒当天下雪了(一场白指的是下雪),那么第二年的小麦收成会比较好。主要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小寒期间下雪,对于小麦的生长主要有2方面的好处。

其一,缓解了一部分旱情。比如当前华北、华中等部分小麦种植区,已经有很长时间未出现有效降雨,如果此时有降雪出现,雪水融化后,能够缓解一部分干旱的情况,促进小麦的生长,有利于安全越冬。

其二,小寒节气期间,如果出现了降雪,说明温度较低,能够消灭田间一部分越冬的病菌或虫卵,等到第二年返青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也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所以,单从“小寒一场白,来年收小麦”这句谚语来说,“小寒宜雪不宜晴”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寒节气前后会下雨吗(小寒宜雪不宜晴)(2)

这句谚语所表达的含义,仔细分析后也很好理解。意思是说如果小寒节气下雨了,那么粮食价格就比较便宜,什么情况下粮价会比较便宜呢?肯定是丰收的时候才会便宜,当粮食丰收以后,市场供应多了,就不值钱了,也就导致粮价下跌。

相反,如果小寒节气没有降雪,那么就要讨饭了,这说明了什么意思?大家都去讨饭了,说明粮食产量不高或者没产量,只有在没产量的情况下,大家才去讨饭,说明小寒节气不下雪,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因此,单从“小寒有雪粮价贱,小寒无雪多讨饭”这句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分析,小寒节气下雨是好的。

小寒节气前后会下雨吗(小寒宜雪不宜晴)(3)

这句谚语的意思就好理解了,如果小寒节气下雪了,那么第二年立春节气就比较暖和。立春的时间是每年的2月3日到5日(其中一天),按照往年的经验来看,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地区,此时的温度还比较低。

如果立春期间比较暖和的情况下,从农业种植角度来分析,有利于农作物的返青,为后续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单从这句谚语来说,小寒节气下雪也是好的。

小寒节气前后会下雨吗(小寒宜雪不宜晴)(4)

查看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小寒(1月5日)期间,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新疆南疆盆地和南疆西部山区、西藏西部、青海西部、华北南部、黄淮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河南北部局地有大雪(5-6毫米),西藏西南部局地有暴雪(1-15毫米)。

如果按照上述谚语的说法,这些降雪的地区,从农业种植角度分析,第二年是有利的,那么没有降雪的地方,农作物长势就不好吗?收成就不高吗?显然这个观点不成立。

小寒节气前后会下雨吗(小寒宜雪不宜晴)(5)

农作物的产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追肥、病虫害管理、收获等因素,并不只是受天气的影响,当然,天气的因素也是存在的,但并不是唯一。“小寒宜雪不宜晴”的说法可以借鉴,不过,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是要科学管理,最终才能获得高产。

综上所述,按照民间流传谚语的说法,小寒节气有降雪是好的,而从现在实际情况分析,并不是唯一的条件,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今日是小寒节气,我们这里下雪了,你们那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