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关于“尚塔尔群岛是清朝最大的群岛”的文章,有人给我留言,提到了“纳士纳群岛不是更大?,那我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吧。

纳土纳群岛位于中国南海的西南部,大家看见这句话是不是精神为之一振,南海岛礁对于我们新兴大国很重要,所以,纳士纳群岛应该也很重要,对了,就是很重要。纳士纳群岛位于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岛之间,临近中国南海的九段线,距离中国的南海的最南端曾母暗沙约400公里,距离中国大陆1900公里,它由272个岛屿组成,2110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的一千倍,纳土纳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离马六甲海峡很近,是世纪最繁忙海运通道的咽喉、隘口。

宋朝时期,政府实施了相对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鼓励海外商人来宋国经商和定居,又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造成陆上丝绸之路不畅,因此,宋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了繁荣阶段。中国商品通过海上进入四大洋及世界各地,其他国家的货物也是通过海上运抵中国,纳士纳群岛是必经之路。由于纳土纳群岛位于南海的最南端地带,因此,宋朝决定将纳土纳群岛设为国界线,这就是说,宋朝明确了纳土纳群岛的主权归属,当时,周边各国也非常尊重宋朝的这一主权要求。

宋朝沙门岛详细介绍(说一说纳士纳群岛)(1)

到了明朝,三宝太监郑和奉命七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时,纳土纳是从南海进入马六甲海峡,继而至印度洋的必经之路,而纳土纳群岛作为重要的停靠站和补给、修理基地,得到明朝的高度重视。在此期间,郑和将群岛改名为“石塘屿”,将大纳土纳岛改名为“万生石塘屿”,专门在海图上将此进行标注,于是,在此驻扎部队,配备大量的士兵、工匠、后勤人员,人数多达万余人,并建立起大量的营房、仓库等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每次出海和回来,他都看见许多年轻人在岛上忙来忙去,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纳土纳群岛无疑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并实际成为了中国的领土。

纳土纳还有个曾用名“安不纳”,这跟一位明朝皇帝有关。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后,有官员上奏,认为万生石塘屿扼守南海门户,是出海必经之地,此后暂停出海远洋,是否弃守?明宣宗立即下旨:“万生屿,安不纳”。意思是说有大明万民生活于这里,为何不纳入王土呢?于是命名为“安不纳岛。”史书还记载,明宣宗特意赐字“万生屿安不纳”,从此,此地居民不用向朝廷缴纳税赋,安心守卫海疆。水手曾沅芳等人带着家眷长期居住在纳土纳,这些中国人形成了规模不小的群落,他们就称这里为“安不纳岛”。曾沅芳的妻子活到了90多岁,享有很高的声望,大家都很尊敬她,称她为曾母。明朝官员来到此地时,也由曾母代表大家联络和接待,于是,明朝将纳土纳左附近的暗礁群称为“曾母暗沙”,如今是我国最南端的国土疆域。后来一些人回到了大陆,住岛船工在湖南的曾氏后裔,仍保留一块象牙胸牌。据说是随船下西洋的专职人员帮助雕刻而成,胸牌上有“万生屿安不纳”、“宣宗癸丑年”等字样,可以证明,其岛名确实为皇帝所赐。

宋朝沙门岛详细介绍(说一说纳士纳群岛)(2)

在此后的200多年间,纳土纳群岛一直接受明朝的管辖,直到17世纪初,明朝开始内部动荡、海防废弛,才给占据印尼的荷兰殖民者(荷兰东印度公司)可乘之机。从1601年开始,荷兰侵占纳士纳群岛,并改名为“安波纳岛”,与此同时,还实施一系列去汉文化动作,意图斩断该群岛与中国的固有联系。

荷兰殖民者占领纳士纳群岛半个多世纪后,明朝最后的南明王朝到了彻底覆亡的时刻,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数百残兵,以及数百家不愿接受清朝统治的渔民,便在潮州籍将领张杰緖的率领下,用武力收复被荷兰人侵占的纳土纳群岛,并在该岛上建立了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

张杰緖作为国主,带领大陆移民披荆斩棘,将纳土纳群岛建成一方海外乐土。张杰緖及其子孙统治纳土纳群岛有一百多年时间,直到19世纪初,因为王位的争夺发生分裂,由此被荷兰人利用,纳士纳群岛再度沦为荷兰人的殖民地。

纳土纳群岛恰好位于九段线附近,中国曾在1947年将此地命名为“安波沙洲”。不过,荷兰人退出印尼时,把纳土纳交给了印尼。据新加坡媒体早先的报道,纳土纳群岛上的华人曾有独立建国的想法。

宋朝沙门岛详细介绍(说一说纳士纳群岛)(3)

纳土纳群岛的归属问题与中国历史的兴衰以及对外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汉朝、唐宋和明朝前期等国力相对强盛的时期,东南亚各国处于尚未开发的时期,并且我国又处于相对开放的时期,注重海上贸易和交通运输的畅通,因此我国对纳土纳群岛具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和清朝,随着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的实施,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被逐步削弱,尤其是在西方崛起和进行殖民扩张的背景下,我国在这些群岛的军备又逐渐废弛,因此在西方咄咄逼人的侵略势头之下,我们丢失了包括纳土纳群岛在内的广大海上领土。

能否维护领土主权的完整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以及该国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而大片群岛主权的丧失,无疑反映了封建帝国逐步走向腐朽没落的趋势。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增强,我们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信心和底气也日趋增强。强大的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尊严、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盾。

在如今波谲云诡的世界形势之下,我们还需要继续增强军事国防实力,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