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

《红岩》中最让人感动与难忘的就是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心甘情愿奉献自己的智慧、热血、甚至生命的场景,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我来一起回顾一下书中这样几个经典场景:

怎样的红岩精神(我们常说要学习红岩精神)(1)

于我个人而言,每次读《红岩》都会情不自禁热泪盈眶的场景,就是第十一章的最后一部分,书中这样写到:

“在狂风呼啸、电光闪亮的瞬间,瞥见一个身材瘦长的身影,从容地跨出牢门。立刻,一副闪光的手铐,铐住了他的双手!

“强烈的电闪,忽然照亮了楼口,铐上手铐的人在强光照射下,跨下楼梯,又向前走。在对面一间女牢门边,他突然站住脚,像铁铸的塑像似的崛立在狂风和闪电里,似乎要等待和谁告别。正在这时候,一个头发长长的孕妇,披着带血的长衣衫,突然出现在女牢的风门口。她伸出了双手,隔着铁门,紧紧抓住那个身材瘦长,戴着手铐崛立的人。

“……女牢风门边紧握着的双手分开了,远远地分开了。戴着手铐的人,霍地回转身,高举双臂,在震耳的雷鸣中,向所有的牢房昂然呼唤:

“同志们,永别了。解放那天,请代向党和同志们致敬!共产主义万岁!”

滚滚雷声中,又是一阵耀眼的闪电,……粗大的雨点,狂暴地洒落在屋顶上,黑沉沉的天像要崩塌下来。雷鸣电闪,狂风骤雨,仿佛要吞没整个宇宙!”

让我们记住在雷电交加的雨夜,记住这位与自己的妻子、未曾出世的孩子和众狱友慷慨诀别的无名英雄;这位坚守自己信仰至死不渝、为了全天下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与圆满,毫无畏惧地舍弃自己个人的家庭幸福和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

怎样的红岩精神(我们常说要学习红岩精神)(2)

  • 梦回沙场,英雄长眠

第十三章中,也有同样感人至深的场景:

因找水而被特务打成重伤的新四军战士龙光华,这样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刻:

“不知过了多久,龙光华又一次从沉睡中被惊醒过来。耳边,正传来一阵阵响声:“轰——隆!”“轰——隆!”“轰——”

“山炮!”龙光华用力叫了一声,霍然坐了起来。渐渐地看到阵阵金光在眼前闪耀,接着,变成了无数红旗,在眼前飘舞。数不清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欢呼着,挥动着乌黑发亮的冲锋枪,从眼前冲过去。他完全忘记了集中营,忘记了躺在身边的苦难中的战友……

“班长!……部队……来了!”龙光华猛然伸出激动的双手,站起来,奋身迎向前去:“指导员,指导员!”他像看见了自己的亲人,扑了上去。“指导员……给我……一支枪!”

狱灯闪动了一下,龙光华一动也不动地紧抓住牢门,他的头向上昂着,一只手伸向前方,像要抓住他渴望的武器……”

期盼重回战场、奋勇杀敌的战士的生命在这一刻停止了,但他对自由、对信仰的追求却不会因死亡而有丝毫改变!他的精神将永远在后人前赴后继追寻真理的路上熠熠生辉!

除了以上两个场景外,书中还有我们之前曾提到过的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场面:

怎样的红岩精神(我们常说要学习红岩精神)(3)

  • 从容谱写“红梅”绝响:

第25章中这样写到:

“江姐一听见叫她的名字,心里全都明白了。她异常平静,没有激动,更没有恐惧与悲戚。黎明就在眼前,已经看见晨曦了。这是多少人向往过的时刻啊!此刻,她全身心充满了希望与幸福的感受,带着永恒的笑容,站起来,走到墙边,拿起梳子,在微光中,对着墙上的破镜,像平时一样从容地梳理她的头发。”

一会儿之后,她从容地换上了蓝色的旗袍,又披起那件红色的绒线衣,习惯地拍拍身上干净的衣服,再用手拉平旗袍上的一些褶皱。再次对着镜子照了一下,回头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准备去参加欢乐的聚会,或者出席隆重的典礼似的。

“江姐,你的几件换洗衣服。”

江姐轻轻接过布包,看了看,又递还给孙明霞。

“我不需要了。”江姐微微一笑。

“明霞,你们要坚持到底,直到最后胜利。即使只剩你一个人,也要坚持!”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不要用泪眼告别……”江姐轻轻取下了孙明霞攀在自己肩头上的手,转身扶起哭泣的战友,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坦然地讲说着内心里的感受——

“美蒋反动派的屠杀,和一切垂死的挣扎,难道能够阻挡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后胜利吗?不,胜利属于我们,属于我们的党!”

“同志们,再见!”

江姐上前两步,扶着倔强地移动断腿的李青竹,她们在走廊上迈步向前,再也没有回头……

如果说江姐的告别,柔中带刚,平静中蕴含力量;那么许云峰则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爆发出让敌人不寒而栗甚至心惊胆战的强大气场:

怎样的红岩精神(我们常说要学习红岩精神)(4)

  • 慷慨陈词,笑对死亡

徐鹏飞带着奸笑对许云峰说:“共产党的胜利就在眼前,可是看不见自己的胜利,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我不知道此时此地,许先生到了末日,又是何心情?”

许云峰无动于衷地笑了笑,说:“这点,我完全可以奉告。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受尽旧社会的折磨、迫害,终于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

许云峰不仅没有被敌人的问题为难住,反而趁胜追击,无情地指出了敌人可耻的下场:

“也许你可以逃跑,可是你们无法逃脱历史的惩罚!”“你不敢承认,可是不得不承认:你们的阶级,你们的统治,你们的力量,已经被历史的车轮摧毁,永劫不复了!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改变不了你们的命运;潜伏,破坏,上山当土匪,难道能挽救你们的毁灭?你自己心里也不相信这些!你们看看人民的力量,看看人民的胜利,你敢说不害怕?不发抖?不感到空虚与绝望?你们的前途,只有一片漆黑!”

面对被彻底击垮的对手,许云峰不屑再讲下去。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

“走!前面带路。”

而与许云峰有同样气魄与胸襟的齐晓轩烈士,在黎明的曙光即将普照大地的时刻,将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战友!

怎样的红岩精神(我们常说要学习红岩精神)(5)

  • 鲜血染红岩,含笑迎曙光

齐晓轩蔑视的目光,俯瞰着山脚下的敌人,崛立在一块巨大高耸的岩石上,吸引着全部毒弹的袭击,他决心让自己的战友们赢得时间,转危为安。

“扫射吧!”他把双手叉在腰间,一动也不动地分开双脚,稳稳地踏住岩石。“子弹征服不了共产党人!”齐晓轩苍白带血的脸上露出冷笑,让鲜血从洞穿的身上流出,染遍了脚下的红岩……

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在耳边响起。他猛然听出,胜利的号声,已经来临。这胜利的号角,多么的接近,多么动人!华子良终于来了,在最危急的时刻赶来了。党来了。胜利的黎明也来了!

“啊!解放军!”

“华子良领着解放军来啦!”

齐晓轩听见一阵狂热的欢呼与呐喊。禁不住满脸须眉颤动,无限喜悦地倾听着胜利的枪声指向山下溃散的魔影……探照灯骤然熄灭了。可是齐晓轩仍然双手叉腰,张开两腿挺立在鲜血染遍的红岩上,一动也不动。他的目光,仿佛犹自俯瞰着脚下的魔窟。远处,渣滓洞燃烧着熊熊的烈火,照映着山头的松林。近处,火光照见高墙,那是已被粉碎的白公馆集中营。远远近近,魔窟连声爆炸,烟火不断冲腾,在火光中,中美合作所魔窟正在脚下崩溃,毁灭……僵化中的目光,渐渐迎向远方。齐晓轩仿佛看见了无数金星闪闪的红旗,在眼前招展回旋,渐渐溶成一片光亮的鲜红……他的嘴角微微一动,朝着胜利的旗海,最后微笑了。

炮声隆隆,震撼大地。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同学们,这些场景中革命先烈面对死亡与牺牲的态度,就是对“红岩”精神核心要义的最佳诠释: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为了祖国母亲的解放事业、为了千千万万黎民百姓的幸福生活,毫不犹豫、毫无畏惧,以坚定无畏的态度勇敢迎接各种挑战!这挑战可能是前进路上的各种困难,也可能是个人利益的巨大牺牲,但这都不能改变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的选择!这也是我们将“红岩”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发扬光大的最佳方式!

怎样的红岩精神(我们常说要学习红岩精神)(6)

笑对困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红岩》中的革命者绝不是被苦难与泪水、鲜血与酷刑所折磨而无法自拔的悲观主义者,他们身上永远闪耀着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则更让人敬佩,更值得那些现实生活中消沉与失落的当代人进行反思和学习!

最能体现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场景就是第十六章中“喜迎新年”的精彩场面:

新年大联欢开始了。革命者们先是以高昂的歌声来迎接崭新的一年,虽然是在物质极度短缺的狱中,但他们依然保留了在新年互送礼物的习惯,哪怕是用草纸写成的贺年片,是做工粗糙的五角星、甚至是用袜子拆下的棉线绣成的锦旗,但这些看似简陋的礼物正充分说明了这才是一群真正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们!

最有特色的是各牢房用以装饰的春联:有写“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的,

暗示人们:反动统治正在崩溃,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就要到来!还有写:“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的,横批是:“极乐世界”。告诉大家:在狱中悟的是革命之道,参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禅!而“极乐世界”,更是写出人们掌握了革命真理的喜悦心情!而“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横批是“乐在其中”的这幅对联,则充分体现了革命者不惧困境,乐观、诙谐的态度!

他们甚至还找来了一个破铜盆,镗——镗——地敲响了,预示联欢表演节目就要开始!几个戴着脚镣的同志,在往常放风的地坝中间扭起秧歌。沉重的铁镣,撞击得叮当作响,成了节奏强烈的伴奏。欢乐的歌舞里,充满了对黑暗势力的轻蔑!

同学们,和革命先烈所处的困境相比、和革命先烈所面临的酷刑、死亡的威胁相比,还有什么困难与痛苦值得我们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也像先烈们一样以最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崭新的明天!

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还体现在对新生命的辛勤培育上,先烈们用心血浇灌着在狱中出生和成长的“监狱之花”与小萝卜头,竭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食粮。他们用米汤喂养失去母亲的婴儿,把自己保暖的毯子撕开给孩子做尿布,李青竹烈士在牺牲前还在给孩子的帽子补一朵绒花;他们自己给孩子们编写课本、教小萝卜头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教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即将失去生命的人们从不为自己悲伤,因为他们从新生命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同学们,我们懂得“红岩”精神就是:为了祖国与人民的利益,毫不犹豫、毫无退缩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不伤悲、不气馁、振奋精神迎接挑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铭记“红岩”精神并将它在生活中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