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剥离地域民族历史界限,不再与其对外扩张的殖民主义和个人野心等国家制度发展性质诸多过往对接,而单就其对于人类生存之环境内各个物种之发掘、存现以及保留的意义来讲,意大利确实是为世界博物学的历史上贡献了其不可抹杀浓重的一笔!

由中国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博物学家神秘的动植物图鉴》,作者是斯特凡诺•马佐蒂,他是意大利费拉拉市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其深研动物相关学科,还曾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实地动物学考察。而费拉拉则是座通过不停地自省、改造和建设来创建统一城镇系统的历史城市,“许多在传统经验上角色模糊的城市元素开始显示出其独特的联接价值”。所以,意大利在骨子里流淌的不仅是对外在事物的好奇、求知欲和探索欲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更是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下,在这种浓厚的历史文化的惯性推动下,前仆后继,为世界博物学文化历史留下了至臻宝贵的各种神秘的物种文档资料!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日拱一卒无有尽)(1)

作者以时间为轴线,始自19世纪中叶,直至20世纪中叶,将有的和无确切记载的被称之为“博物学家”一一跃然纸上。作者遴选的诸多旅行、经历、寻找、探究、整理、制作、运送回国等一系列的过程,这些具有奉献的无私的博物学们,在其经历着未知、神秘以及愚昧和及其恶劣的大自然状态下,铭记着他们在前行中愈发彰显出来的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这是人类为着自己心中执着地追求所进行的一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代表。他们在个体的精神上不是在追求享受各种荣誉,而是以一种精神之光,激励着他们,无论是专业的教授,动物学家,亦或是探险者,还是王室王子,他们基本并不是以一次作为结束,而是数次的义无反顾的与亲人挥手告别!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日拱一卒无有尽)(2)

其中我们也看到了著名的查尔斯·达尔文在火地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身影,这里“点燃了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兴趣”,正是这种科研真理追求至上的精神,也让华莱士“设定了物种分布规律的基本参数”,为“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意大利博物学的无数辉煌也得益于意大利船业技术的发展,由意大利海军派遣的皇家护卫舰开始,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1865~1868年取得极大成功,“分属2000多个物种的数千件动物标本”荣归意大利,之后再到风光无限的蒸汽护卫舰等等,为意大利的博物学的科学发展进行了有效的保驾护航!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海外探险已然具备了各种专业的人员,从动物学、古人类学、考古学、植物学家、地质学、古生物学,同时他们的技术装备已经有了很好的改进,在本书中,我们看到,照片的留存逐步取代了对于标本的猎取、制作,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缩影!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日拱一卒无有尽)(3)

意大利统一后,探索未知的文明以及作为资本主义商业探知的结合,推动着这个人口不足亿的国家走上了对外的扩张道路。可以说,《博物学家神秘的动植物图鉴》只是其国家的冰山一角,通过这本书的历史上溯推演,我们不仅看到的是一个个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困阻执着的去坚持的身影,无不为之喟叹,这是其对于人类发展的“踏雪留痕、抓铁留印”的巨大贡献,当跋山涉水的个人行为集腋成裘,“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而无论政府行为还是个人行为,作为欧洲民族及文化的摇篮,这都极大力推动该国的博物学在19世纪前后达到发展至辉煌!

在《博物学家神秘的动植物图鉴》描述博物学家的亲身经历中,我们可以一窥那些未被现代文明侵袭过的自然人文世界!我们在喟叹自然原始状态的同时,难道也不应该反思人类文明在进步的同时,如何能够在对比曾经的“昙花一现”自然遗产里,人类自身该怎样更好地延续自然的“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