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故事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匈奴的习俗,是月圆则进,月亏则退,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狼山之战电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狼山之战电影(狼山故事2)

狼山之战电影

狼山故事2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匈奴的习俗,是月圆则进,月亏则退。

今夜皎皎空中月将圆,适合开战。冒顿带着早已藏好的弯刀、奶疙瘩以及一段木棍。他起身,一脸痛苦的样子走出这些士兵们包围着他的圈子,带着满脸的歉意,对哨兵说:肚子疼,拉粑粑。

他的狼头金柄弯刀早被月氏人没收了。现在他腰间这把弯刀,是两天前随手从其他牧民的货堆里顺手牵羊来的。奶疙瘩,是他连日来偷偷节省下的。他赤裸上身,其他的物品包括他最珍贵的雪豹皮大衣,也全部留在原地了。

哨兵发了一句牢骚,懒人屎尿多。便转过身再不理睬他了。

另一名哨兵也转过身去,似乎怕臭味会熏到自己。

冒顿几步走到他早就巡查看好的一丛芨芨草后,将棍子插进沙地,将他的皮帽子戴在木棍顶部,假装他蹲在草丛里。

冒顿知道,他人生中又一次灾难来了。化解灾难的唯一机会就是快!快!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逃命也是一样!

他扔掉鹿皮皮靴,弯腰跳下身边的一处干沟,光着脚拼命的跑往距离最近的一处马群。他一眼扫过去,看中一匹浑身雪白的高头大马。翻身上马,抱紧马头,身子紧贴在马背上,双腿一夹,驱使着马儿小跑起来。

匈奴人都是天生的骑手,他们从出生到死亡,包括吃饭聊天等,几乎每天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马,成为他们最顺手的工具。

初秋的风,充满了自由的气息,吹在他光秃的头顶和赤裸的上身,是那样凉爽,似乎全身被堵的太久,顿然间有全身透气的感觉,一如冲破牢笼的虎豹鱼鳄,要任性的跳跃畅游。

待得身后传出纷纷扰扰的混乱声音后,冒顿已经骑离牧民们的驻地。他的前方,是猛虎生活的山林,是雄狮狩猎的草原,是雄鹰翱翔的蓝天。他不再犹豫,双腿夹紧马肚子,大喊一声:飞吧!我要飞得更高!

这一次,是冒顿的第二次逃命。10多年前那次,年仅15岁的他作为后卫军指挥官,担任全族人的掩护任务,要抵挡和躲避30万秦军的追杀。最终,他只身逃入沙漠,九死一生,才得以回到父亲身边。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冒顿是不死之鹰。我绝不会死在大月氏,我绝不会死在后妈的阴谋里。绝不! 冒顿纵马狂奔,把追兵的喧嚣和耳边呼呼的风声都甩在了身后。他咬着牙,望着这无尽头的夜幕发誓:我要复仇!!!

老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人对外界的反应,都是对等的,总是推己及人的。冒顿作为太子,却被父亲抛弃,甚至父亲还要设计除掉他。他从父亲和家庭中得到的教育,就是你死我活,就是对敌人的毫不留情。

报仇是未来!

眼下,他从哪里逃回匈奴?

在做人质的转移期间,他通过和大月氏人有意无意的聊天,早已探听清楚,他回到匈奴的路,有三条~~

南路,一路上要经过无数大月氏人的游牧地,再穿越数百公里的黑戈壁。这里是无人区,自然无水。他可以不喝水,但马儿数天不喝水是要死的。没有了马匹,他也难逃一死。 这条路,必须要有强大的后勤和辎重保障,才敢于穿越。于他来说,是一条死路。

东路,是北塔山,是他从匈奴来月氏时的旧路。他熟悉这条路线,距离上也最近。但他这条路上,匈奴和月氏正在排兵布阵,一场大战即将开始。面对千军万马,他自然没有偷越边境的信心。

但,他现在逃跑的方向正是此路。为什么这样呢?

冒顿的想法是要虚晃一枪,路上故意落下一两处破绽,把追兵引去北塔山。而他,实际要从第三条路逃走。

下午,冒顿来到一处山口,在山口外的山凹草地,他用草编了一段绳子栓住马前腿,由它在这里吃草。他自己爬上山口的一块巨石,等着追兵的到来。

天色近黄昏,他终于看到远方有一片移动的黑点。黑点越来越近,不出他意料,是大约200名月氏骑兵。他们从巨石下飞奔而过,风声中飘来他们的谈话~~

抓住这匈奴崽子,我要剥他的皮……

我要砍断他的腿……

我要用他的人头做酒杯……

直到追兵们过去很久,冒顿跳下巨石,找到已经吃饱喝足的白马,迎着满天繁星,往东,一路绝尘而去。

往东的这第三条路,是穿越准噶尔盆地到乌伦古河;沿河而上,到达其支流小青格里河;再沿河到源头;翻越金山,进入匈奴。

这条路,穿越准噶尔盆地是700里,快马加鞭的话大概需要2天时间。

从乌伦古河到金山分水岭,大约400里。由于在山谷中骑行,速度慢,估计也需要2天时间。

而后,他就能回到家里,再寻机手刃仇人,实现人生抱负。

他能吗?

总结历史人物,就能得到一个结论:“死”过一次的人,其人生成就也更大。

比如韩信发迹前,曾跪在刑场等待斩首。他排12号,前11人已被砍头。萧何恰好路过,将他救下。

比如岳飞,因为不服从命令被押赴刑场等待午后待斩。巧的是宗泽午饭后散步于此,救他一命。

类似的还有在刑场等死的李靖,是李世民无意中路过才使他逃离一劫。

至于成吉思汗,小小年纪就被多次追杀,一次次的大难不死,终于造就他的“必有后福”。

为什么这些人会有更大成就呢?

和常人相比,他们都经历过死亡的炼狱折磨,他们的意志由此极度强硬,以至于在人生的任何时刻,他们在遇到任何困难时候,都能从容应对。这钢铁般的意志,让他们远胜过对手。

冒顿更是再胜一筹,因为他“死”过两次了。所以,他是合金钢,是超级钢。

后人做总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再借助时代的东风,扶摇直上九万里,成为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冒顿放慢速度,任由胯下的白马小跑着一路往前。他掏出奶疙瘩塞了一块在嘴里,充作吃饭。

奶疙瘩,是草原牧民的一道食品,是牛奶发酵后,用锅煮,然后装入布袋,滴尽水分,晾干后的固体部分。这是牛奶的精华,可以长期保养,又具有高营养。因此还还是游牧国家里最好的军粮。有了它,游牧士兵不需要后勤保障就能持续骑行数百上千里路,强大的机动性和突然性,往往就能赢得一场场战争的胜利。

天苍苍野茫茫。在冒顿的正前方,天空泛出鱼肚白,一会儿,一轮耀眼的朝阳喷薄而出,将金色的光芒撒满准噶尔盆地。在亘古不变的灰褐色戈壁滩上,稀稀疏疏的长着一丛丛的芨芨草、梭梭柴等灌木植物。除此,放眼所望就是满地的大小石子、石头了。因为这里经常都是大风,历经千万年的大风肆虐后,地表的沙土早被吹得不见踪影。没水,也就没有了人,除了偶尔游牧至此的牧民。

也因此,这里是一些耐旱动物的乐园,如野兔、野鸡、鼠类、黄羊、野马、野驴、马鹿、北山羊、盘羊等,以及以他们为食的肉食动物,包括狐狸、虎、狼、棕熊、雪豹和鹰、雕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夕阳西下时候的太阳更大更圆,一如燃烧的巨轮,淡红色霞光把天空装扮的犹如染坊,赤橙黄绿蓝靛紫,无所不有。地平线上或隐或现的山脉,天地一色,缠绕以浓淡不一的云雾,如诗如画!

日升日落,白天就这样过去了。

又一个黑夜来了。

咻咻咻--

咻咻咻--

正坐在马背上打盹的冒顿,只听到白马儿发出惊恐的一连顿长嘶。他一激灵就醒了--要坏事!

果然,在他的右前方站立着一群野狼,一声短促的嗷叫后,仿佛是听到冲锋命令似的,群狼撒开四脚就向他扑来。

前有狼群后有追兵,怎么办?冒顿没有丝毫犹豫,他连续站起身子,用双腿撞击马肚子,又猛拍马屁股。白马往前一跃,疯一样往前冲去。生死关头,它也拼命了。

这是一场无声的拼搏,马在逃,狼在追。没有围观者,只有双方无言的较量。无言,说明两方都在集中全部的神经和体力,都在用尽了全部的能量。这场较量,拼的就是速度。赤裸裸的速度!谁慢,谁就会被淘汰。

月亮已然升起,照耀着惨白的大地。时间,一秒秒过去了,马儿的步子逐渐慢下来。狼群显然察觉到了,嗷嗷叫着,互相鼓励着同伴。

冒顿能感觉到自己头皮上已经满是汗珠,冰凉透骨,凉意由头顶渗入胸腹,再传到双腿,脚底。

他下意识的回头看去,一只灰白相间的大狼已经追至马尾处,更多的狼也追到大概十米外。难道天要亡我于这戈壁野外吗?不!我大仇未报,我绝不能就这样死去!

在生死关头,冒顿对着马儿猛拍几下,接着他在马背上一个180度的急转身,脸朝向了追赶的狼群。他左手抓着马背,右手中握紧了弯刀。

灰白狼跃起的瞬间,冒顿手中的弯刀也完成了出刀、收刀的动作。嗷的一声悲叫,灰白狼如同被抽气了的玩偶,顿然摔在地上。

这声音,惊醒了前方的一群黄羊,它们惊慌逃窜着。狼群先是被同伴的惨叫惊得愣了一下,当它们继而看到黄羊群时候,就果断舍弃冒顿,把森白的牙齿咬进了掉队的黄羊身上。

天助我也!冒顿心中一阵狂喜,他脱离危险了。因为吃饱的狼不会再狩猎了。他拍拍马头,对他柔声说道:哥儿,辛苦你了!

天亮时分,冒顿终于走出准噶尔盆地,眼前,一条大河由南向北奔腾而去。他知道,乌伦古河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