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夫君乃大才,归蝶或与夫君杀父

天文十七年(公元1548年),斋藤道三希望与织田信秀的敌对关系得到缓和,加上其子为“尾张大傻瓜”的织田信长,便暗自计划阴谋,与信秀联姻而达成和解。道三以其女归蝶嫁与信长,并道:“若信长果真如其名,汝可杀之”,但归蝶道:“若夫君乃大才,归蝶或与夫君杀父!”,最终归蝶嫁到了织田家。

织田信长的性格特征(织田信长人生五十年)(1)

归蝶

天文二十二年(公元1553年),道三突然决定与新任家督的织田信长于富田正德寺见面。道三计划如果信长真的是傻瓜,则就地格杀。道三故意早到,并走到附近民家等待信长的到来。不久信长带铁炮队及长枪队各五百人赴会,身穿一贯的奇装异服,道三见后大为开心,并曾道:“呜呼!此子真无用矣!”。但到了正德寺之后,道三大为震惊,信长以端庄礼服等待道三,令道三佩服不已。据说道三在此次会见中,常称信长为“贤婿”、“爱婿”,更在会后与重臣说:“呜呼!我儿只配为上总介(织田信长)拉马为奴矣!”

2.信长简史

织田信长,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战国三英杰之一。

织田信长的性格特征(织田信长人生五十年)(2)

《信野》中的织田信长

少年时期的信长是个倾奇者,有诸多不检点的行为,因此被人嘲弄为尾张大傻瓜

织田信长出身于一个名义上是大名的世袭家族,因为他的父亲织田信秀只是尾张守护代旗下三奉行之一,不过,也有自己的封地。少年时代的织田信长喜欢和农家少年一起玩耍,对外国的东西感兴趣,比如火药,棉花和纺织机。因为长时间接触中下阶层的老百姓,他对战火下日本人的疾苦非常了解,立下了统一日本,结束战乱的志向。

1551年,织田信秀因酒色过度中风而死,织田信长成为城主。织田家重臣林秀贞、林通具、柴田胜家等人,暗中谋划废掉放浪不羁的信长而改立信长亲弟弟信行为织田家主君。织田信长得知后,立即拉拢森可成、佐佐成政、河尻秀隆等人反抗。紧接着,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杀掉了自己的亲弟弟信行,清理掉自己内部的敌对分子。接着又除掉尾张名义上的大名斯波义统和他的家人,以及织田家族的宗主织田信友,最终牢牢控制尾张国。

1560年,信长统一尾张。而此时势力强大的「东海道第一弓取」今川义元打算上洛,途中必经尾张,信长不愿降伏,战争一触即发。

在战前,织田信长命侍童击手鼓,自舞一曲能乐谣曲“幸若舞”中的《敦盛》:

我思此世,居所不久长。

叶上白露,妖胜水中月。

金谷咏花,无常风诱花。

南楼弄月,有为云遮月。

人间五十年,与化天比之,直如梦与幻。

一度受此生,哪有不灭之道理?

无论由谁来看,弱小的织田都不可能战胜强大的今川。但天意弄人,又或许是时代造英雄,信长奇迹似的击败大意的今川义元,从此名动天下。

之后,信长扩充势力并吞美浓、与德川同盟、拥立流亡将军足利义昭以此上洛,击败了三好与六角等强大势力,成功上洛。

义昭恐惧信长的势力,便联合朝仓、浅井、武田、毛利、三好、本愿寺与杂贺众等势力组织第一次信长包围网。

织田信长的性格特征(织田信长人生五十年)(3)

《fate》中的织田信长

信长击败朝仓浅井联军并火烧比叡山而被指为佛敌,但接着遭到武田的猛攻。眼看就要彻底大败时「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突然病逝,武田退出包围网。信长随即流放义昭、讨伐浅井与三好,瓦解包围网。

在这之后,信长修筑安土城,打算以此作为「天下布武」的据点。北陆的上杉组织第二次包围网,却也在「越后之龙」上杉谦信骤逝后瓦解。

此后,信长的势力逐渐增强,甚至足以讨伐武田。在长篠之战中,织田信长将铁炮队分成三队、采用节省装填弹药时间的三段射击战法。利用铁炮加栅栏,大败纵横天下的武田赤备队。从此武田家一蹶不振。

武田氏灭亡后,信长在骏河派德川家康、上野为泷川一益、甲斐是河尻秀隆、北信浓为森长可、南信浓为毛利秀赖以压制北条氏直,并实施如以往信玄、谦信一样的彻底和平外交政策来保持和北条的同盟关系。在此时的信长军团已可说是无人可敌。信长的事业达到了巅峰状态。

1582年6月21日,明智光秀悍然发动叛乱。是夜,明智光秀率领13000余人,将枭雄织田信长包围于本能寺。由于寡不敌众, 织田信长最终绝望地在本能寺自焚,时年49岁。 织田信长统一日本,对外开疆拓土的野心最终中道而止。

织田信长的性格特征(织田信长人生五十年)(4)

本能寺之变

3.我心中的信长公

织田信长,是日本历史上最令人折服的武将,日本战国时期开创统一大局的杰出统帅。

他,幼年时粗狂莽撞、我行我素,不修边幅的外表下,隐藏着匡正天下的勃勃野心。然而燕雀不知鸿鹄之志,众人皆认为他是缺乏才智、难当大任的“尾张大呆瓜”。

他,二十七岁在桶狭间之战以寡敌众,从此名震天下。后以“天下布武”为职志,在乱世中所向披靡,短短数十年间就横扫了整个日本,无人敢捋其锋。

他,是最复杂的个体。狂放不羁却思虑缜密;懂得忍让雌伏,也敢于大胆行事;积极引进西方器械和宗教,也保留着日本武士极重名誉的特质;有人说他“先破坏再建设”,是“风云儿“、“革命家”;也有人因他“烧庙杀僧”而称他为“第六天魔王”

织田信长的性格特征(织田信长人生五十年)(5)

《织田信奈的野望》中的信长

信长作为统治者对西方文明和知识不但不排斥,反而积极推广学习,他的部队领先时代,眼界领先同辈。当其他人还憋着为日本那一亩三分地绞尽脑汁,他都已经想到统一日本之后的海外扩张去了。跟世界各国广通商,接纳传教士,积极学习推广海外传入的新知识。当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通过大航海大搞殖民和文化扩张的时代,西班牙葡萄牙由于殖民地的红利都从所谓小国弱国一朝暴富变成威震世界的强国,而信长无疑是想把日本变成东方的西班牙

在当时的日本乃至于东亚,像信长这样既位高权重,又敢于这样开眼看世界的人才,可谓是凤毛麟角。 如果信长不死,日本很可能就会借着大航海时代的东风而崛起。 信长所建立的高度集权的政权,以及他崇尚的实力主义、重商主义以及对外开放的政策,都将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温床。若持续这样发展数十年,日本未必就不能提前进入近代化,成为大航海时代第一波新兴强国。

织田信长的性格特征(织田信长人生五十年)(6)

《fate》中的织田信长

然而信长死了,在他之后,日本再没有出现像他这样敢于破坏旧体制,锐意创造新国家的人杰。即使是胜海舟、坂本龙马、木户孝允这样的维新志士,也很难与之相提并论。在信长之后, 他的继任者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又将日本带回了封建时代的老路。 特别是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后,一纸“锁国令”将日本排除于世界大市场之外。虽然德川幕府是日本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幕府,但是却难以改变日本最终落后于世界潮流的现实。可以说信长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日本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