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13时05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因病逝世,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纪念吴孟超院士文章?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纪念吴孟超院士文章(吴孟超院士99周年诞辰之际)

纪念吴孟超院士文章

2021年5月22日13时05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因病逝世。

今天是吴孟超院士百年华诞(虚岁),吴孟超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成员,《肝胆相照——吴孟超传》《吴孟超》作者方鸿辉撰写此文,谨以此缅怀与致敬!


吴老离开我们已经102天了,今天(8月31日)又恰逢吴老百年华诞(虚岁)。

总觉得吴老还健在,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依然在眼前,是那样的爽朗与亲切,甚至觉得我们还能与吴老亲切地交谈,聆听老人家那带点沙哑嗓音的话语……

细细追思,30年前,是命运之神把我推到吴老身边,这是我作为媒体人的荣幸与使命。下面,就从与吴老有关的几本书的故事说起。

(一)

1990年,我策划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的选题,吴老是1991年由吴仲华与李敏华院士夫妇举荐后被评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

书稿收入的对象是截止1993年底前当选的所有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1994年后改称“院士”),吴老的自述当然是书稿应该收录的。当年,编委会决定,凡生活在上海的学部委员的具体联络工作由我直接负责,这就让我有了接触这位肝胆医学泰斗的契机。

那时,我已40多岁了,从事记者与编辑工作也有10多个年头了,但我依然战战兢兢,毕竟要面对的是一位医学大家。但真正见到吴老,却出乎我的意料,老人家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让你觉得吴老很和蔼、亲切、温暖,是挺容易沟通的长者。

1996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正式出版,两个月后又相继推出了该书的青少年版。

1996年10月12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书迷沙龙”栏目计划制作一期节目介绍院士自述系列图书。为此,9月30日下午,我与节目主持人凤鸣女士一起到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院长室对吴老做录音采访。吴老讲得很到位,思维的逻辑性很强,语言又流畅。直播那天,在我俩的对话中将吴老的整段话语嵌入后,受到听众普遍好评。

记得那天,我特意带上了两本青少年版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送吴老。吴老细细翻阅后,连声说“好”,并从办公桌上取来一支水笔,当场题签“方鸿辉同志:感谢你出了一本好书,教育万人。”并赠送给我。接受吴老赠我的题词本,感激之情难于言表。

1997年春天,我社与共青团市委、《青年报》《青少年科技报》等联合开展主题为“学院士精神,走科学道路”的全市青少年演讲与征文活动。活动的开幕式在上海市格致中学的大礼堂举行,吴老与杨雄里院士受邀为出席开幕式的师生作演讲。

开幕式后,学生们簇拥着两位大家久久不愿离去,提问、请教、求合影……甚至不少人拿出青少年版《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让两位院士或签名或留言,等候签名的队伍绕着大礼堂排成一条长龙。但是,吴老和杨雄里院士始终不厌其烦。吴老听了有的学生汇报打算演讲或征文的事情后,还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

作为活动的直接组织者,我的最大感受是:吴老是身挑科研、临床、教学与管理四副重担的大医,工作非常忙,竟然如此舍得花时间关心青少年的成才,这是怎样一种眼界与襟怀?他是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恩师裘法祖教授的“会做会说会写”的人生内涵,坚守科普阵地,坚信育人第一!

(二)

1999年,受《上海画报》社长与总编邀请,让我在画报上开设“名人自述”专栏,每一期介绍在上海生活与工作的两院院士,从当年第3期开栏。开栏首期,我很自然就想到了吴老。老人家讲述了《上海,我真正的故乡》:“我的大家庭成员基本上都在马来西亚。我的弟弟曾多次要我去那里开一家医院,当个百万富翁。但我认为,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的事业在上海,我已77岁了,至今还常常一个上午要做2-3台手术。可以说,我对上海情有独钟。我将继续为养育我的上海人民服务,这也叫肝胆相照吧!”

选择吴老作栏目的开篇,给“名人自述”后来的成功开了个好头,达到了“良好的开端乃成功之一半”的效果。后来,这个专栏受到了中宣部的好评与重视。专栏持续了15年,讲述了100多位在上科研与实践的两院院士温暖人心的故事,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

2012年1月,《上海画报》创刊30周年时,编辑部破纪录地花了五个版面刊登了由我撰文并拍摄的深度报道——《肝胆相照——吴孟超院士的人生选择与事业追求》。

2013年5月,我完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吴孟超项目的结题报告《肝胆相照——吴孟超传》后,因耳鸣眩晕不得不住院治疗,无法每月将大段时间投入到《上海画报》“名人自述”专栏中,专栏只能告一段落了。

吴老曾说:记得1999年,方鸿辉在《上海画报》上创设“院士”专栏,开栏首篇就来采访我,所拍摄的那张大特写已成了我的“经典”图片。事隔13年的2012年,他又在《上海画报》上跟踪报道我这位90岁外科大夫做手术的实况。其实,写我个人是小事,让公众理解科学才是大事。我很感谢他,也感谢众多媒体朋友对医学事业的理解与支持。

吴老曾说:记得1999年,方鸿辉在《上海画报》上创设“院士”专栏,开栏首篇就来采访我,所拍摄的那张大特写已成了我的“经典”图片。事隔13年的2012年,他又在《上海画报》上跟踪报道我这位90岁外科大夫做手术的实况。其实,写我个人是小事,让公众理解科学才是大事。我很感谢他,也感谢众多媒体朋友对医学事业的理解与支持。

(三)

2010年,我与其他创作者基于采访笔记和摄影图片整理了16位院士的图文深度报道,完成了《院士怎样做人与做事》。

2015年4月16日,吴老还亲自为这本书写下了以下评述:

《院士怎样做人与做事》我是仔仔细细读了几遍的。因为我也想了解其他科学家究竟在干什么。当然,我还是被作者细致入微的描述所吸引,也被全书不少具有文献价值的图片所吸引。科普书要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并不容易,这本书做到了,这是它的一个很大的创新特色。

要在这样一本书的容量中介绍16位各具科研特色的科学家,这是很考验作者写作技巧的。现在看来,本书的创作视角确实是抓住了每一位院士的个性的,譬如讲王梓坤的数学人生,就从他嗜书如命,业余研究人才学的特色入手;撰写物理学家李政道,则从他将科学与艺术相贯通的视角入手;描写桥梁学家林元培,则从他“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哲理思考出发,一步步变天堑为通途;写生物化学家龚岳亭,则从他治学与处世之“五C”箴言出发,怎样取得人工全合成蛋白质的大成就的……总之,作者能高明地抓住了每一位院士的做人与做事的特色,这就如同抓住数理学上的“特征不变量”,使每一位科学家的形象能栩栩如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客观效果,使院士们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由此也可见,作者的采访与创作是花了很大精力的。

客观地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其做人的成功,诚可谓“事在人为”。我相信,院士“怎样做人”会给每一位读者有所启迪,本书将科学与人文很好地贯通了。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或者说是写作的创新点了。

本书所留下的院士怎样做人与做事的心路历程和思想风貌的图文资料,也是很有价值的文化积累,相信对提高整个社会培育“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好风气,是很有益的,尤其对青少年的成长会起到人生路标的导向作用。

在创作这本书期间,我们多次与吴老接触,当时吴老已年届九旬,依然操刀不停、创新不已。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人家是怎样带着“医本仁术”的执著,作出人生一次次正确的抉择,展现了“医本人学”的风采,他为“尽早把我国肝癌大国的帽子甩进太平洋”而忘龄地拼搏,让读者对希波克拉底的医学誓言有了真真切切的感悟,也真实看到了“精诚大医”的形象。

为了写好吴老仁者大医的形象,我们曾多次与吴老对话并现场拍摄。吴老再忙,都能够很好地配合,他深知这是为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尊重科学 尊重人才”氛围出力,这也是作为医学家的本分。

(四)

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11家部委共同实施的一项科技历史人文工程——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正式启动。吴老属于第一批采集对象,而且是上海地区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得主,属重点采集对象。上海市科协成立了吴孟超采集小组,我被点名进入该小组,这项工作整整花了两年多时间,跟随吴老查房、门诊、手术、学术报告会,并多次访谈吴老及熟悉他的同事、学生、家属和病人……最终完成了近40万字的《肝胆相照——吴孟超传》。

2013年12月23日,吴老为《肝胆相照——吴孟超传》题词:“实事求是,科学求真;医本仁术,人文尚善;信文达雅,图文皆美。感谢方鸿辉老师著述的辛劳。”

(五)

2016年夏天,受吴老及其家人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吴老同事、学生们的信任,我接受了为吴老重新写一部全传的重任。

为此,我求教于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多位专家教授,并采访了吴老周边的同事、学生、家属和患者共40多位,积累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宝贵素材。在采访过程中,我更加明白了吴老的“五叶四段”“六字三会”“院所合一”“哑铃模式”“一体两翼”等学术思想与策略;理解了吴老为什么要奋力事业上的“四次腾飞”;尤其是吴老侃侃而谈的“与疾病共生存”“寻找医学的上帝粒子”“肿瘤的超早期发现”……创新思考与实践。那种兴奋劲,令我难以置信,一位年过九旬的大医,除了在手术台上能如此游刃有余的娴熟操作,还在基础理论阐述上会如此通透与“时髦”,真的是一位忘龄地站在学术潮头上叱咤凤云的“英雄”和“猛士”。

吴老的形象在我脑海里也日趋丰满……

更令我感动的是,吴老出于对笔者的信任,竟让我阅读他多年珍藏的日记,这给我提供了最权威的其思想轨迹的演进时序与最可靠的学术发展的资料。

藉此,我既洞悉了老人家的心路历程与真实想法,又能从日常工作的“流水账”中,寻找到老人家不懈的学术步履和育人思考的痕迹,有助我较准确地把握并核准相关事件的时间、地点、背景与来龙去脉。这实在让我握到了一把不可多得的“准尺”,让吴老科学人生的履程变得更清晰、更踏实,也更准确。

经过整整三年努力,2019年5月,139万字、上下两卷特别精装的《吴孟超》出版了。

图书正式开印前,我还将印前的打样书呈吴老核准,倾听老人家还有什么要修改的意见。两天后去病房请教,吴老连声说:“我真的要谢谢你,写得这么好,许多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比我讲得清楚,写得这么细,真的要好好谢谢你……”“不,不,不要谢我,我从你身上学到太多太多。等你身体好了,来年您若招收肝胆医学史博士生,我很想投到您门下。”“开玩笑,你已经是二级教授了,还要什么博士学位?”

图书正式出版后,我要去国外看望女儿,也想在解压后能短暂休整一下。2019年6月5日下午,我与夫人去医院向吴老告别。

那三个月,人虽在海外,但心里一直牵挂着吴老,经常通过与李副校长与吴老秘书的微信了解吴老近况。2019年8月31日,吴老98岁生日时,举行了吴老学术思想研讨会,虽然不能赶到现场,但我录了一段5分钟的视频,向吴老贺寿。

2020年除夕上午,宗晓娜老师为我送来吴老为《吴孟超》一书的题字本。看到吴老的亲笔题词,我的心里充溢着感激和幸福,真的不可言传。这份题词已成了吴老的绝笔

(六)

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吴老在长海医院逝世,享年99岁。其实,那天上午9点多,我就接到吴老秘书的电话,说吴老已处弥留之际,我说:“我马上赶来!”刘秘书不让我赶去,但给我分配了拟写挽联的任务。第二天下午,刘秘书还让我协助撰写报送中办国办的470个字标准格式的“讣告”……一切都在悲痛中默默地完成。

5月26日清晨6点,我赶去龙华殡仪馆参加追悼会,去见吴老最后一面。追悼会奏响庄严的《国际歌》。

万众楷模 披肝沥胆勇攀医学高峰

一代宗师 培桃育李铸就精诚大医

虽然吴老已离去,但头顶上的“吴孟超星”一直相伴着我们,不停地在告诫我们:医本人学,医本仁术。医生要做充满爱心的好医生,编辑也要做教人有真善美之心的好编辑。

​文:方鸿辉:出版人,二级编审,《肝胆相照——吴孟超传》《吴孟超》作者,吴孟超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成员(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