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9月25日,陶峙岳将军排除阻力,率驻新疆的10万国民党军官兵通电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26日,包尔汗领衔国民党新疆省政府通电起义;9月28日,王震将军受命领兵进疆;12月17日,新疆军区和新疆省人民政府成立。不到三个月,就宣告和平解放。

部队当时不会想到,等待他们的还有更加艰巨、更加神圣的历史使命——铸剑为犁,屯垦戍边,他们将成为新疆这块占中国版图六分之一土地的最忠诚的建设者和守护者。

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

新疆兵团成立时,也和部队的建制一样,也有团、营、连。当时的兵团连队,人员住得很集中,可能一嗓子喊过去,全连的人都能知道。哨子声、钟声是当时最主要的通知信号,当然,也会有人亲自通知,本身就住得不远。

当时的人员上班、开会、吃饭、休息,也和部队的作息时间一样,都是统一的行动,不一样的主要是生产劳动。哨子声和钟声一响,根据时间,人们就知道是该上班还是该吃饭了。钟声和哨子声当年伴随了连队很长时间,也为连队信息传递起了重要的作用。

兵团旧照(兵团记忆哨子声)(1)

哨子声和钟声一响,人们不知道干什么时,一般都会到连部,这时有连队的干部或者班组长告诉你该干什么。这也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我记得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还主要是以钟声、哨子声为主要传递信息。连部有一部座机,也是团、营通知信息的唯一渠道。团到连到了80年代中后期,团场通过团到营到各连队,安装了有线广播,可以通过团广播站,把国家的新闻、政策,及时传达到连队,通过高音喇叭让每个职工都听到。连队的高音喇叭,也可以为连队生活、工作服务。通知开会、哪些人在哪工作、重要事情的通知等,广播上一说,大家都清楚了。连队广播也早晚转播中央新闻联播,也播报本团的新闻,团场最近的工作进度、主要工作。由各连队通信员投的新闻稿,通过团广播站编辑播报,让各连队知道连队的生产情况和好人好事、政策等,促进连队各项工作进程。

兵团旧照(兵团记忆哨子声)(2)

人们下班后,吃着饭或纳凉或散步,听着优美的歌声或听着轻音乐,劳累之余也是一种享受。广播也给人提供了娱乐。

可能也是工作节奏的加快,广播在80年代、90年代甚至在200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一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开会、在哪干义务工、重要事情的通知等,广播上一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在90年代后期的时候, BB机实行过一段时间,但一个BB机要花2000多元钱,能够带的人很少,更不要说使用大哥大了。团到营,营到连队重要的通知还是以单位唯一的座机通知为主,连队工作安排还是以广播为主。

兵团旧照(兵团记忆哨子声)(3)

科技发展很快,随着家庭安装的座机、手机普及到每家每个人,连队通知职工的事情就方便多了。刚开始是利用晚上时间,通过座机挨家挨户打电话通知,干部也分工,他通知这些人家,你通知那些人家,或开会、或在哪干义务工等,因为使用座机通知,多数人家有座机,多数人晚上应该在家。此时的广播就很少用了。

手机微信的使用,连队成立一个群,有什么事,微信群里一发,全连职工什么就知道了。包括账目、政策等,都可以在群里发送。在手机不离手的年代,你不可能说,你没有看到群里发的微信吧!

通信工具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进步,也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更加完善。连队居住的人少了:兵团城镇化建设,多数职工住进了团部的楼房;人人都有手机了:谁敢说谁还没有手机?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分分秒秒就可以找到,能有什么事还通知不到本人?(图片来源网络,侵权立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