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诗妙联讽贪官

清海禅师开悟诗(破迷开悟侃烦恼)(1)

贪官向来声名狼藉,世人无不深恶痛绝。古今皆然。

贪官缘何屡打不绝?诚然,监督制度的缺失为他们提供了滋生贪腐的温床,另外,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亦为他们撑起一把保护伞。

以奇诗妙联开涮贪官,不失为与之抗衡的有效手段。

其高明之处在于:微言讥讪,入木三分且不露痕迹;令对方如坐针毡,而且难言其痛;欲打击报复,却又抓不到把柄;气急败坏,还无可奈何。讽者毫发无损,岂不妙哉!

直士之死的警示

老虎屁股摸不得,贪官“奶酪”动不得。历史上许多正直之士为民鼓与呼,愤慨直言,不惜与贪官污吏作殊死一搏,然而,吃亏的往往是自己。

《旧唐书◎李实传》载,唐德宗年代,京兆尹李实是个酷吏兼贪官双料角色,他肆意搜刮,百姓穷得几乎揭不锅。

贞元二十年,关中大旱,庄稼歉收,李实依旧逼迫农民缴纳苛税。德宗帝召他进宫问收成和农民生活状况,他竟谎报说:“今年虽大旱,但谷物丰收。”这样,属地租税一点也没减免。

老百姓为了缴纳赋税,只能拆屋卖木料,又卖田里麦苗,当然都是贱卖。

耿直文人成辅端见真实灾情无法奏告皇帝,便在演戏时编了一些台词诉说这件事,其中四句台词是:“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一顷麦苗五硕米,三间堂屋二千钱。”

李实便来个恶人先告状,奏告德宗帝,诬栽成辅端诽谤朝廷。德宗不问青红皂白,下旨将成辅端斩首示众。

后来,谏官上奏德宗灾情真相,认为“成辅端不可加罪”,德宗深悔不已,那个酷吏李实遂被千夫所指。

血的教训给后来人提个醒,冲冠一怒,匹夫之勇,就如飞蛾扑火,自寻死路。与奸官智斗方为上策也。

藏字联讽贪官

藏字联是指作联时,有意空出某个字,让别人去猜测填补,而联意的重心则正在空出的字上。

清人《南亭联话》载有这样一则故事。清朝宗室双富,别号士卿,任地方按察使时,盘剥百姓,敲骨吸髓,全然不知收敛,民间怨声载道。

有人看不过眼,年关写了一副对联赠他:“士为知己,卿本佳人”。两句起首嵌入其号“士卿”二字。

上联是出自《战国策》名句,“士为知己者死”。这里隐去“死”者,实为诅咒双富的死期已到,命不久矣!

下联取自《北史》中“卿本佳人,奈何作贼”的典句,而隐去“作贼”二字。这里隐讽双富为独夫民贼,不得好死。

此联妙就妙在嘲弄贪官,明褒暗贬,幽默风趣,令人遐思,回味无穷。

折字联讽贪官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叫吴省钦的人任直隶学政,握权受贿,贪婪成性,士人恨之入骨。

一年乡试,朝廷派他为主考官,他乘机从中大捞一把。揭榜之日,凡送了厚礼的权门富豪子弟,多名列金榜。一般贫寒子弟皆名落孙山。

有人愤然在试场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少目焉能评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横批“大口吞天”。

对此折字联细加分析,除了对仗工整,还构思巧妙。“少目”即为“省”;“欠金”即为“钦”;“大口吞天”即为“吴”。连起来即为“吴省钦”。

此联切人切事,极为自然,一时广为传诵,弄得吴主考焦头烂额,狠狈不堪。

与此类似,清代长沙有个叫陈本钦的巡抚,在任期间为自己修建书院和楼房,手头银两又不夠,于是募捐纳税,大肆搜刮百姓。

待到竣工那一天,有人在书院门旁贴了一副对联,左联为“一木焉能支大厦”,右联为“欠金何必起高楼”。对联中“一本”“欠金”连起来则是“本钦”二字。

全联辛辣地讽刺了陈氏白手捞鱼,贪贿虐民的卑鄙伎俩。

嵌字诗讽贪官

宋时,福建泉州大旱,饿殍遍野,太守王十朋前往城外视察灾情。

王十朋为南宋著名政治家、爱国名臣,又是诗人。南戏《荆钗记》,讲述的就是他和妻子钱玉莲破镜重圆的故事。

据传,王十朋路过一座古寺,只见秦桧亲戚秦兴正在寺内为老太君过生日,鱼肉满案,酒香滿殿。

秦兴得知太守到来,便到厢房求王十朋题词讨彩,并愿敬送纹银十两作为润笔费。

王十朋知道秦兴为人,依仗秦桧靠山,狮字大张口。还是个胸无点墨之徒,官职也是买来的。于是,王十朋提出诗成之后,一定要回市舶司宣读。

市舶司,当时设在海港管理海上贸易的官府,相当现在的海关。

王十朋答应秦兴的要求,前提是纹银十两则捐给法石寺作求雨香资,大殿上的供品全部留下,让古寺周围受灾村民分享,秦兴满口答应。

秦兴随即出题:“秦百兴升”。王十朋将四个字作为每句诗的头一个字,通常称嵌字法。

王十朋大笔一挥而就:“秦家鱼肉满箩筐,百姓糠菜填饥肠;兴福毋忘造福众,升官莫作殃民郎。”

秦兴不知其意,兴高采烈与家仆阿山回城了。秦兴把诗拿到市舶司宣读,本想炫耀一番,不料却传为笑柄。

王十朋智讽秦兴,釆用的嵌字法,隐晦含蓄,恰似裹着橡胶的钢丝鞭抽人,痛在骨里,表面却不留伤痕。

联边诗讽贪官

清代,有位侍郎名叫毕际,他邀请小说家蒲松龄和尚书王焕祥到家里作客。

为活跃酒场气氛,毕际提出饮酒对诗,韵脚不限,但要三字同头,三字同旁,

作为东道主毕际,首先咏道:“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

宴席上,蒲松龄和王焕祥恰好分坐在左右,毕际巧妙地将宴上的座位咏入诗中。沽清酒,即买米酿的酒水。

尚书王焕祥是一个贪官,平日里目中无人,欺压百姓,贪得无厌。他接着咏道:“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绸缎纱;若非朝廷官宦家,谁人能穿绸缎纱。”其诗大有唯我独尊,盛气凌人之势。

蒲松龄沉思片刻,高声吟道:“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狐狗;山野声声哭骂咒,只因条条狼狐狗。”

蒲松龄用偏旁相同的联边诗,以“哭骂咒”反映了劳苦大众的一片怨言,以“狼狐狗”来影射像尚书这类贪官。

猜酒令讽贪官

酒席宴上猜酒令,古已有之。然而,以酒令嘲讽贪官,就是一门学问了。

南宋咸亨年间,奸臣贾似道权倾天下。他还是大贪官,元军兵临城下,贾贼乘船逃离,由于所载金银财宝太多,以致大船搁了浅。

这一天,贾似道为了施政畅行无阻,特意邀请马廷鸾和江万里两位丞相来府上宴饮。马、江两人皆知贾贼用意,但出于礼节,还是如约而至。

席间,贾似道提议大家以酒令助兴。他先起令吟道:“我有一局棋,寄与洞中仙。洞中人不受,云:`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洞中仙》是曲名。“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贾似道借用此句古诗作酒令,实际在敲打两位丞相,我的权势最大,你们应该识相,别给我添堵。

马丞相想了想,说:“我有一渔竿,寄与渔家傲。渔家傲不受,云:`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马丞相作这首酒令的暗示是,你贾贼总有失去靠山的一天,等待你的只能是两手空空,孤立无援。

江丞相接着说:“我有一犁锄,寄与使牛子。使牛子不受,云:`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江丞相这首酒令用意是,你贾贼办事还是要讲点良心,给子孙留着点德性吧!

贾贼的下场,不料被马、江两位丞相酒令所言中。不久,元军逼近建邺(今南京),贾似道被弹劾,贬谪高州团练使,在途中被监送的县尉杀死。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对贪官污吏的嘲弄从未停息过。在抗争过程中所彰显的策略与才学,不是短短几个典故所能尽述的,这里仅作抛砖引玉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