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三郎》1997年上映,从美学的角度讲,它是一部另类的电影。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1)

为什么另类呢?

首先,《南海十三郎》离戏剧的距离更近些,因为影片本身就改编自同名舞台剧。该舞台剧首演于1993年,翻拍成电影时已在香港上演了近三十场。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2)

几十年来,该剧在香港的舞台上长演不衰,很多老一辈香港人都是它的铁杆粉丝。该剧的流传之广远远超过了电影的知名度。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3)

其次,电影主人公是一代粤剧编曲奇才江誉镠。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也因家中排行十三,人称“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4)

导演以江誉镠的真实人生经历为主线,将粤剧的兴衰、精粹、情感立意穿插其中,电影本身就表达了对于粤剧、粤语文化的痴恋与怀念。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5)

最后,电影的时空设置、人物表演上带有明显的舞台剧风格。短短的110分钟演绎了江誉镠的平生。时代的沉浮,历史的演变也皆在其中。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6)

演员谢君豪在“天才”与“疯子”间随意切换,始终保持着宇宙般的能量。而他本身也在舞台剧中饰演这个角色,实现了演员和角色的绑定。电影的内容和情感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形式。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7)

故事建构

江誉镠1909年生,早年就读广州南武中学河南分校,后于香港大学习医时,为爱情而中途离港追随女友到上海,适逢一二八事变而不能回港,无法完成学业。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8)

之后晋身梨园,创作事业如日方中时,却遭逢爱情和事业的打击,生活潦倒,更因神智失常,被送入精神病院,晚年四处流浪,最后在青山医院病逝。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9)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上环一带有一出名的乞丐和疯子,人不知他是南海十三郎,更不知他是二三十年代名震一时的粤剧作家。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10)

影片讲述了粤剧编曲奇才江誉镠坎坷的一生,从大红大紫到流落街头,而这些也与真实历史上的江誉镠基本符合。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11)

电影开篇表现江誉镠幼年富足的生活。祖上是大茶商,家境殷实。父亲在乡里被尊为太史公,终日爱宴客,赛过孟尝,太史蛇羹更是名不虚传。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12)

江誉镠的十二个妈妈大多是青楼女子,因此江从小就生活在浓郁的粤剧氛围里。

之后到香港习医时,江誉镠对同学Lily一见钟情,并偷偷追随Lily到上海。但因家庭境况不同吃了闭门羹,又赶上一二八事变,两年后江誉镠才落魄的回到了香港。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13)

回到家中的江誉镠终日看戏品茗,因为天分和热爱,他偶然所作的《寒江钓雪》引起了粤剧名家薛觉先的赏识,二人开始合作,江誉镠大红于粤剧圈并一发不可收拾。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14)

大火后的江誉镠场场戏宾客坐满,长红数不胜数,成了粤剧圈的众星捧月。同时他还捧红了自己在青楼坐台的侄女梅仙。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15)

电影中为了表现江誉镠的才能,设置了三个打工人以车轮战的方式为其抄谱,但仍然跟不上江誉镠创作的速度。

这里也展现出江誉镠的恃才傲物,三个人忍受不了他的自大于是离开了他,电影中比较重要的人物 唐涤生得以出现,并在之后成为了江誉镠唯一的徒弟。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16)

江誉镠与唐涤生情投意合,但他看出唐的才能远大于他,于是以非常苛刻的方式训练这个徒弟。他告诫徒弟“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应该把学到的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同时面对徒弟的急于出名,他给出”“整天想着成名是写不出好剧本的”的忠告。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17)

尽管江誉镠要求阿唐在外不能叫师父,但他深知“阿唐的前程不可限量,我不配做他的师傅”。于是江誉镠利用激将法让阿唐离开了师门。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18)

电影发展到这里,江誉镠的人生经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战时他到了大后方加入第七战区,在曲江写剧本劳军。在这里,他的爱国情怀与任惜花的“擦边色诱”发生了矛盾,江誉镠认为对方是在扰乱军心,茶毒生灵,于是对任惜花大打出手。此事坏了江誉镠的名声,仗打完了,大家都回戏班了,可是却没有戏班找他去编剧。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19)

江誉镠因为没有工作而生活潦倒,已经有了流浪的倾向,虽然曾经的老对手和侄女梅仙找他写剧本,但因他放不下文人的架子而惨淡收场。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20)

也就在江誉镠最潦倒的时候,他遇到了曾经的女友Lily,而Lily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受不了现实的江誉镠从火车上一跃而下,变成了疯子。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21)

变成疯子的江誉镠时而清醒时而疯癫,正式开始流浪生活。流浪的过程中他遇到了故友薛觉先,之后又遇到了徒弟唐涤生。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22)

唐涤生的出现让江誉镠有了变成正常人的想法, 但唐涤生在自己的新剧首演时病发脑溢血,不幸离世。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23)

江誉镠终于大声喊着“这是我徒弟,这是我徒弟”,但他再也不能见到自己的徒弟了,于是再次开始了流浪生活。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24)

最后,江誉镠去了精神病院,又去了寺庙给外国人做导游,在知道自己的父亲在斗争中去世后,江誉镠最后冷死街头。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25)

电影感

《南海十三郎》改编自同名舞台剧,虽然戏剧风格浓厚,但仍能看到导演为增加电影感所作的努力。

首先在叙事上,影片中设置了“说书人”的存在,江誉镠的故事借现代的说书人之口展现,因此现代与过去两条线交织并行。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26)

而又因说书人在幼年时期与流浪的江誉镠有一段奇妙的缘分,过去与现在两条线得以融为一体。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27)

影片中的说书人虽然以江湖卖艺的姿态出现,但十分贴合“一长袍,一醒木”的设定,因此说书人口中的故事能面面俱到同时又带有传奇色彩。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28)

在江誉镠的主线故事之外,导演以现代人物的反应为观众进行了先入为主的铺垫。

说书人违反了法则被捕入狱,因为故事精彩吸引了小混混共同入狱,在警局又吸引了警察们聆听并参与到故事的讲述,如此和谐的氛围是对观众的心理暗示。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29)

其次在镜头上,导演在表现江誉镠与唐涤生“博弈”的桥段时别有用心。

前一场戏还在表现三个打工人跟不上十三哥创作的速度;这一场戏就表现唐涤生和就十三哥棋逢对手,抄谱变成你追我赶的共同创作。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30)

导演将大量的近景和恰到好处的特写连贯性剪接组织起来,表现灵感在二人之间不断流动,天才遇天才的紧张和压力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31)

十三哥从高位到地位的落于下风,唐涤生从低位到高位的反客为主,同时二人表演中又自带造作的喜感,因此这一场戏就远远超过舞台的表现形式,充分发挥了镜头的语言功能。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32)

最后就是导演的个人想象。疯癫后的十三哥终日抱着一张画,名为“雪山白凰凰”。这幅画在十三哥眼中异常精美珍贵,但其实就是一张白纸。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33)

导演利用这张白纸表达了世界终究是一场讽刺,人终究会了无牵挂,一无所有,同时这张白纸也代表了十三哥的一身才情、一腔正气不被理解和发现,最后只得变成世人看不到的一张白纸。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34)

而当年幼的说书人能够看到白纸上的画时,则表达了十三哥这个疯子与说书人这个赤子的所见略同,谁疯谁清醒就一目了然了。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35)

电影的结尾,出狱的说书人仿佛置身于异度空间的香港,满街都是疯癫潦倒之人。恍惚的他与年轻模样的南海十三郎擦肩而过,并转身追随而去。这一段落是整部影片中最具电影感的片段。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36)

献给全港编剧互勉

当影片结束播放字幕,“献给全港编剧互勉”几个大字赫然出现在了屏幕上,这是那个年代电影人对市场现状的唏嘘,同时也是对电影行业未来的忠告。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37)

97年香港回归,香港电影中的“末日狂欢”也好,寻找“身份认同”也罢,其实都代表着“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香港电影即将落幕。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38)

虽然香港电影一直以类型化、刺激感、高概念闻名于世,但这种商业价值的实现大部分靠的还是故事的传奇性,这里也就提高了编剧的作用。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39)

在电影《南海十三郎》中,我们可以看到编剧为了提高影片深度,深化影片立意所做出的努力。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40)

关于“天才”的讨论、十三哥到底是真疯还是假疯的扑朔迷离,甚至在电影的台词上——“偷我左脚鞋的是英国人,偷我右脚鞋的是日本人,中国人的鞋让他们偷光了,无路可走,哪儿也去不了”。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41)

这些都是电影人在追求商业化的同时丰富影片深度的手段和思考。可能这样的方式在今天看来十分常见,但在1997年的香港也许是另外一番状况。那么影片结束的呼吁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价值连城。

南海十三郎电视剧大结局(一个潦倒编剧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42)

《南海十三郎》从“粤剧”的角度入手,以塑造“传奇”的方式呈现,吸引了大批的影迷和观众。或许是其中的戏剧因素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或许是其中涉及的家国情怀引起了无数人的共情,我们必须承认,这部另类的电影确实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非专业影评,不喜勿喷

感谢阅读,欢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