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尽头再也没人值得你流泪 爱到尽头传说中(1)

一个长吻

足以过一生

一封情书

足以照心明

谁是你梦里

高悬的纸月亮?

【瞧瞧说】我永远讲不好爱情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灵魂。对于别人的爱情,他人因不了解个中缘由而没有发言权;当事人也因身在其中不自知,多数只享有伤心权。

2

爱情也有公式

不知为何,今年和故去许久的才女林徽因缘分匪浅,不止一次自我或通过他人提到她。

珺姐姐说,人家就是漂亮,人家就是有才,人家就是能让千万人喜欢!

也好任性!

不禁想起王坤讲的故事和得出的结论:“女人啊,只要长得漂亮,再大的错误也能够被原谅。”

我说之所以林徽因与金岳霖能成为佳话,其实在于梁思成的大度宽容。就像肖老师讲的一样,娶个美女加才女不容易,你要有更宽广的胸襟更超脱的情怀,才能容忍她的多情她的浪漫在你以外的世界里泛滥。

要是我们村里的大男人,敢把老金打成残废,然后把小林的腿打断看她还敢不敢在老公出差回来时公然声称爱上别人还说自己痛苦!你那叫痛苦?你老公比你痛苦一百倍!打死你你就不会痛苦了!

那天珺姐还念朋友圈经典语录:“爱在时,让爱自由;爱不在时,让他(她)自由。”这是多么高尚多么唯美多么梦幻的名言啊!

事实上,“爱在时,让爱自私;爱不在时,把他(她)囚禁起来,情愿让爱死,也不能放爱跑!”这才是现实!

后来我讲起看过的一篇短文,一个女孩接到班里才子的情书,个中情谊绵绵,受宠若惊,于是恋爱之。

后来男孩当兵,女孩数次不远千里探访。后因工作去向一事,男孩果断提出分手,很快另恋他人,竟是当年班里的另一个女生。

数年后,女孩接到男孩去世的通知,前去参加葬礼。当然,这时女孩已年过半百,早已不是女孩了。

葬礼上人手一本新书,其中是男孩(男孩也早不是男孩了)写给妻子的数封情书。女孩打开看,扉页书:“如此动人的情书,只为我一个平凡的女子而写,我是多么幸福……”,而内容,竟全是当年写给自己的,换了个名字,又寄给妻子了。

女孩心中颇为伤感,正自迷惘,听到旁边一优雅的女人掩卷而笑。

她投以诧异的目光,那女人边笑边解释:“实在是太可笑了。你猜怎么着?这些情书,竟和他当年寄给我的一模一样,只不过换了个名字!敢情他一封信不知送给多少女生啊。”

女人笑着离去。女孩也瞬间释然。

珺姐姐说,情书这东西,是可以一稿多用。能打动一个人的东西,自然可以打动数人。文学的力量,不可低估啊。哪像数学,别管用什么公式,结果只可能是一个,生硬地放在那里。

甜言蜜语,是一种可复制可重复使用的东西。何况书信,本就私密,很少有人会把收到的情书公诸于众,所以更使这种复制成为可能。

如此看来,林徽因青春年少时,同时向几位不同的男士发相同内容的信叙说烦忧,并声称:“我想,这世上只有你可以安慰我了。”似乎也可以原谅。

至少她不是公开群发,而是通过很私密的方式,若非几位男士同时赴电报馆寄“安慰”,是不太可能被拆穿的。

即使拆穿,徐志摩不一样痴心不悔吗?

痴情者自贱,他人忧什么呢?

珺姐姐说,她儿子告诉她:“语文也有公式。”

忽觉有志不在年高!如此哲理,出自小儿之口,所谓石破天惊也!

纵观天下事,都是有规律的,这规律,可以统称为公式。一切的一切,不过如此,没什么高深的。

3

这就是现实

不禁想起嫂子的一个女同学,频频接到匿名情书,以为是心仪的校草所写,每每收到,就公开在宿舍念之,甚为陶醉。

忽一日,男生现身,却原来是一肤色甚黑的彪形壮汉。

女孩惧之,遂拒之:“别让你的黑伞挡住了我的太阳”。

男生也颇有勇气:“黑伞虽然能避太阳,但也能够遮风挡雨。”

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因为女孩早已心属那位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校草,实在无法接受如此心理落差。

看来见光死,并不只存在于网友。想象太美好时,容易被现实打碎。

好吧,就来谈谈爱情这回事吧。

还是嫂子的同学,叫田利竹,喜欢班里一个男生,暂称其为文吧。田利竹主动追求,文却一直回避,并暗地里称其为“田里猪”。吩咐室友,若田里猪来找,就说他不在。

一个雪天,田利竹又来宿舍找文。舍友正要出去,就告诉她说文不在,说完便走了。

这文在宿舍睡了一大觉,醒来发觉肚子饿,开门欲去食堂。结果一出门,就看见已在雪地里站了几个小时,早成个雪人的田利竹。

文震惊至极,飞跑过去,把田利竹抱在怀里。

从此,琴瑟和合。

看来执著,还是会收到奇效的。不知他们现在是否幸福如初。

爱到尽头再也没人值得你流泪 爱到尽头传说中(2)

4

一吻定终生

最近在书里看到一个故事,题目很长,只取其重点“纸月亮”。

富家公子谢看上了世交家的小姐琳,本以为可以顺理成章结为伉俪,谁成想,家里给订了婚。为了逃婚,谢响应号召参加了革命军,发誓回来娶琳。

但是战争是一场又一场,打了日本打共党,似乎永无尽头。

有一天,琳在街上碰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国军小兵,竟是当年的同学金,于是带金回家。沐浴更衣后的金,又回复了一个世家子弟的英俊模样,出来就激动地抱住了琳。

然后两人相恋了。婚礼上,谢竟然戎装威武地出现,脸上竟然还带着笑。情知无法挽回,却能体现出席。

席间,谢提出了一个要求:“琳是我让给你的,所以,我要求吻新娘。”

金说只要琳同意,但是只能吻一下。

琳只低头垂泪。谢说不说话即是默认了。

金只限定了次数,却没有限定时间。所以痛失所爱的谢,抱住琳吻了足足有三分钟。他似乎要在这一吻里,把一生的爱都倾注进去。

从此,各不相扰。

谢终生未娶,一直保存着琳的照片,并且写了多封书信给琳却从未寄出。每逢中秋,他就把已写好的信剪成一轮满月,贴在窗上,照亮他靠一个吻坚持到底的人生。

几十年后,两岸互通往来,三人得以相会。

原来金去了台湾,琳还在故地,除了谢,他们均已另组家庭。

谢与琳,原来相距并不遥远,却也隔了那么深那么长的岁月。

都已垂垂老矣,青春不再,话题了了。

谢死后,亲人整理遗物,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琳的照片和书信,便打包寄给了琳。

已子孙满堂的琳,痛哭流涕,大呼对不起谢。

然斯人已去,生命不可重来。

自古以来,多情总被无情负。

传说中,心与心能相逢。

现实中,太多的是错过。

谁为你折千纸鹤?

谁为你剪纸月亮?

谁在黑夜里寂寞独享?

谁在单恋中黯然神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