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崇德八年(1643年),当时明朝和李自成等正在厮杀,满洲人虎视眈眈,认为目前是他们入主中原的绝佳机会。不巧的是,八月初九那天,清太宗皇太极突然驾崩,让满洲陷入惊慌。因皇太极是猝死,并未立太子,因此引起宗室纷争。皇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十四弟多尔衮为皇位几乎拔刀相向,最后,多尔衮做出妥协,他和庄妃(后来的孝庄文皇后)联合,力推6岁的皇九子福临为帝,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八月二十六日,福临继位,改明年为顺治,史称顺治帝、清世祖。
顺治帝冲龄即位,24岁去世,做了18年皇帝。关于顺治的去世,在史书上很难找到详细的记载。顺治死后,康熙命人编纂《清世祖实录》,据说这本书中对顺治的死亡的语句,是康熙亲自斟酌的,仅仅记录11个字:
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
清朝灭亡后,民国时期的大史学家赵尔巽编撰《清史稿》,对顺治之死的描述也是用了11个字:
丁巳,崩於养心殿,年二十四。
两本史书,都仅仅用11个字来描述一个影响深远的清朝皇帝的死亡,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多年来,顺治到底怎么死的,有很多种说法,有说顺治出家的,有说被郑成功大炮击中而死的,也有说因董鄂妃之死而病逝的。但皆出于野史,顺治的结局,成了清朝历史上又一个未解之谜。
顺治登基的第二年,多尔衮携清军入关,因此,顺治成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因为其父皇太极和其子康熙都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夹在中间的顺治很容易被人忽视。其实,顺治帝对清朝的贡献不容小觑。清军入关后,面临诸多问题,顺治帝为了融合满汉,舍弃了许多满洲的传统悉数,尊重孔子,融入汉文化,这些决定意义很大。(当然,为了达到统治目的,多尔衮等人也制定了许多针对汉人的屠杀和强制政策。)清史稿曾评价顺治:勤政爱民,孜孜求治!
顺治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他也是清朝最任性的皇帝。6岁登基,在皇父多尔衮的阴影下成长,多尔衮为了把持朝政,处处牵制这位皇帝,导致了顺治叛逆的性格。例如,顺治帝11岁时,多尔衮为顺治安排了第一任皇后,等多尔衮一死,顺治立即废除了这位皇后。多尔衮死后,顺治帝迫于多尔衮遗留派系的压力,先是追封他为皇帝(清成宗),随后等自己站稳脚跟,开始展开清算,多尔衮被顺治毁墓掘尸,从这些可以看出,顺治帝隐忍多年,实际上有自己的盘算。
顺治最任性的事情,莫过于对董鄂妃的爱恋。在遇到董鄂妃之前,顺治只知道男女,并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当董鄂妃出现后,顺治几乎疯狂,不仅破纪录一年内将董鄂妃连升四级,甚至连办公的地方也要搬到董鄂妃的寝宫。等董鄂妃生子,顺治竟然说:此乃朕之第一子!在顺治心中,只有董鄂妃生的儿子,才算儿子。可惜,情深不久,董鄂妃病逝,顺治帝一蹶不振。就在董鄂妃去世的半年后,顺治帝“驾崩”。
顺治到底因何而死,清朝的皇家玉牒也仅仅记载顺治帝的死亡时间,对他的死因避而不谈。顺治同时期的诗人吴梅村曾写下《清凉山赞佛诗》,疑似指出,顺治帝并没有死,而是因为爱妃去世,想远离红尘,到五台山出家了。而《起居注》记载,康熙继位后,曾多次前往五台山礼佛。按理说康熙政务繁忙,若想礼佛在京城即可,何必跑到千里之外的五台山呢?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被迫西逃,路过山西时,当地官员为了招待慈禧和光绪,特地从五台山借来一些用具,这些用具十分奢华,像极了宫廷之物。
所以,很多学者都认为,康熙帝在《清世祖实录》中只用11个字描述顺治之死,是典型的欲盖弥彰,顺治帝去五台山出家的可能性最大。但其实,以上的说法,都是猜测,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而关于顺治的死因,另一个说法则比较靠谱。
据顺治时期的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王熙在他的《自撰年谱》中记载: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夜里,他和另一位叫麻勒吉的官员被召到宫中,当时顺治已经病重,不能起身。顺治说自己身患痘疾(天花),恐怕难愈。而第二天,顺治就驾崩了。因此,顺治死于天花更加靠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