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上的摩西可以称作是我2021年读的书中的年度最佳了。
本书是由10个短篇小说组成。最让我感到惊艳的便是首章《平原的摩西》。《平原的摩西》借一起跨越数十年的出租车连环杀人案展开。在写作形式上采取了多线叙述,从多个角色的角度展现了案件的全貌,巧妙的掩去了时间的变化,但这一点双雪涛也在本书提到他是借鉴了春上春树。通过对一刑事案件的描述,展现了上世纪80年代,国有制改革带来大量民工下岗的社会萧条,计划生育后独生子女出现以及东北矿产小城的落败萧条。
有人说第一篇的叙述方法让人摸不着头脑,时间跨度大,事件发展跨度大,人物关系复杂。但我认为认为这是恰到好处,作家没有义务去把事件像广播新闻一样把事件告诉读者。双雪涛用这种写作模式把读者拉入到故事事件中,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让读者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故事发展的合理性,又在恰到好处时将文本戛然而止。只有读者自我代入到故事中才能达到作者预期的效果——进入思维的误区,对案件的错误判断。只有在读到小说结尾才会称赞一声“哦,原来是这样啊”。但我认为,对于看不懂这种叙述结构的原因是来源于当下的碎片化阅读形式以及对短篇小说的快餐式阅读,作者双雪涛使用这种写作结构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对于小说中大量使用“她/他说”这让看多了直接引用或是习惯了华丽形式的读者甚是苦恼。这也确实是本书的一大缺点,看多了“说”和大量的间接引用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但是我们是否还记得文学的初衷,高尔基认为“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们中间的鄙俗作斗争,并善于在人们中间找到美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的心灵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那么在我们过度追求文学的展现形式时是否已经忘记了这一初衷呢?或许这是双雪涛的不足,但这一形式倒也表现出东北文学所特有的萧条、颓败。
“平原上的摩西”这一标题是来源于《圣经.出埃及篇》,作者双雪涛对基督教历史有一定了解,在后面的《大师》《长眠》等篇也均有体现。在圣经中这一故事讲述的是神为了从埃及军队中拯救出以色列民而将红海分开并淹没了尾随追赶的埃及士兵和马匹。而在本篇中也同样讲述的是一个救赎的故事,一对青梅竹马的救赎,男主从了女主的信仰。
其实从全书的角度来看,第一篇是最出彩的,而后面几篇则有点像我高中自学编导时的练习文了。但也是各有特点,后几篇大多都是双雪涛对少年时的怀念,在笔调上带有着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和双雪涛本人独特的沧桑感。我们可以从这十篇小说中看到阿城,阿乙,王小波等一众作家的样子,但这些都在“跋:我的师承”中说明了,有人在抨击这部书的后半段都是中年男性对青年时期的一种臆想,但我们又如何得知这些文章是否就是双雪涛学生时期的习作呢?我们在谈写作时说“我们要做的是表现现实而不是书写现实”。
双雪涛这样做何尝不是真实的表现出东北呢,或许这就是这个80后对东北独有的浪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