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央广国际广播电台广播节目,什么栏目就别说了。女播音员楞把“图书馆”读成“图书馆儿”,听着挺别扭,一听就知道她不是北京人。其实播音员的普通话挺标准,还是别学北京土话,毕竟是向全国广播。

闲谈北京话里的儿化音(闲谈北京话里的儿化音)(1)

地球人都知道,北京话里儿化音特别多,其实不光北京话有儿化音,北方方言(包括四川话)带儿化音还不少呢。那北京话的儿化音有没有规律呢?咱不是语言学家,说不好,可咱是从小在这儿(二环路以里)长起来的,知道怎么说,也许能说出点儿道道儿。

闲谈北京话里的儿化音(闲谈北京话里的儿化音)(2)

北京话带儿化音主要是名词说的最多,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名词都带儿化音。比如:“王府井”说“王府井儿”、“大栅栏”说“大石栏儿”、“菜市口”说“菜市口儿”,还有像“今天”说成“今儿个儿”、同样“明儿个儿”、“后儿个儿”,或者干脆就说“今儿”、“明儿”、“后儿”,“眼镜”说“眼镜儿”、足球“大门”说“大门儿”、“桃”说“桃儿”等等。

闲谈北京话里的儿化音(闲谈北京话里的儿化音)(3)

表示细小、狭窄的东西有儿化音。比如:“广渠门、东便门、西便门”都说“广渠门儿、东便门儿、西便门儿”,这是因为这三个城门比其它城门要矮小的原因。相反,天安门、前门、永定门等就不能有儿化音,还有:饭馆儿、面条儿、花儿、家雀儿(雀发“巧”的音)、砖缝儿、冰棍儿、鸟儿、虫儿。

或表示轻松、喜爱的心情时也用儿化音。如:玩意儿、小妞儿、宝贝儿、有趣儿、哥们儿等等一大堆。如果您和北京人聊天儿,说话儿化音越多,说明你们关系越亲密。

闲谈北京话里的儿化音(闲谈北京话里的儿化音)(4)

有时候加儿化音也有瞧不起、憎恶的感情色彩。比如:白丁儿、小偷儿、傻帽儿、混球儿、败家子儿、混混儿……。

代词和量词使用儿化音的就少多了,说十个代词或量词也就一两个带儿化音。比如:“一条”,只有“一条儿烟”儿化了。其余很少有儿化音,如“一条鱼”、“两条狗”、“一条毯子”等。

动词、副词就更少了,尤其是动词,加了儿化音可能就变成了名词。再比如:“堆”是动词,“堆儿”就成了名词;“下”是动词,“下儿”也变成名词。最少的要数形容词儿了,您说一百个形容词儿,最多能有一个形容词儿有儿化音。想了半天,“一颠儿一颠儿地跑回家”可能算形容词儿儿化音了吧?

咱今儿个儿就是闲谈、瞎侃,有错儿难免,您别见笑。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