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6362字,内容有点长,先点开舒适音乐,边听边看哦!


倒计时最后3天,跟着刘妈妈一起带着真题预测最后的密押题!

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知识的考试题(血液系统最后冲刺20道题)(1)

  1.女性,58 岁。2 型糖尿病 15 年,长期口服格列本脲,10mg/日。查体:血压 145/90mmHg,心、肺和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眼底检查,视网膜病变Ⅲ期。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10.6mmol/L,血尿素氮 6.2mmol/L,血肌酐 92.8μmol/L,尿常规检查尿糖 50mmol/L,蛋白阴性。糖尿病治疗应选择

  [正确答案]E

  题眼解析:糖尿病病史达 15 年,且并发视网膜病变Ⅲ期,为减少高血糖的进一步损害,应尽快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空腹 3.9~7.2mmol/L,非空腹≤10mmol/L)内,改用胰岛素治疗(E 对)。

磺脲类降血糖药(A 错)、双胍类降血糖药(B 错)、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C错)、噻唑烷二酮类(D 错)均为口服降糖药物,对血糖控制效果不如胰岛素。

  2.男,48 岁,糖尿病 12 年,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治,早餐前 30 单位,晚餐前 24 单位,每日进餐规律,主食量 350g。近来查空腹血糖 13.6~14.8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7.6~8.8mmol/L。关于空腹高血糖。最可能的情况是

  [正确答案]A

  题眼解析:患者规律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与饮食治疗后出现空腹高血糖,餐后血糖控制尚可,最可能的原因为夜间出现低血糖继发的反跳性高血糖或由于清晨升糖激素增多引起的高血糖即 Somogyi 效应或黎明现象(A 对)。

患者每日规律饮食且餐后血糖控制尚可,因此晚餐主食过多或较少(B 错)引起空腹高血糖的可能性不大。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尚可,无加用口服降糖药物的必要(C 错)。

患者餐后血糖(D 错)控制在理想范围内(≤10.0mmol/L,P743)。患者使用常规剂量胰岛素后餐后血糖控制佳,说明对于胰岛素敏感,而非抵抗(E错)。

  3.男,48 岁,糖尿病 12 年,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治,早餐前 30 单位,晚餐前 24 单位,每日进餐规律,主食量 350g。近来查空腹血糖 13.6~14.8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7.6~8.8mmol/L。关于空腹高血糖。确定原因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正确答案]C

  题眼解析:患者规律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与饮食治疗后出现空腹高血糖,餐后血糖控制尚可,可能的原因为“黎明现象”或 Somogyi 效应,应予夜间多次血糖测定以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C 对)。

多次测定空腹血糖(A 错)、多次测定餐后血糖(B 错)用于血糖的日常监测,对明确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没有价值。糖化血红蛋白(D 错)用于反映近 2~3 个月来血糖的控制情况。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E 错)主要用于确诊糖尿病。

  4.可升高 2 型糖尿病患者血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B

  题眼解析: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由肠道 L 细胞分泌,可刺激β细胞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GLP-1 在体内迅速被 DPP-Ⅳ降解而失去生物活性(P736),西格列汀可选择性抑制 DPP-IV(二肽基肽酶)活性,保护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不被降解,从而提高内源性 GLP-1 水平而降低血糖(B 对)。

二甲双胍(A 错)、格列美脲(C 错)、阿卡波糖(D 错)、吡格列酮(E 错)对 GLP-1 均无作用。

  5.男,59 岁。2 型糖尿病史 16 年。二甲双胍 0.25 克及格列齐特 80mg 每日三次,糖尿病控制良好。近 2 个月感乏力体重下降 4~5 公斤。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癌拟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糖尿病处理

  [正确答案]C

  题眼解析:糖尿病患者在急性应激时,容易促使代谢紊乱迅速恶化。

此时无论何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原用哪一类药物,均应使用胰岛素治疗以度过急性期(P749)。

本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因乙状结肠癌需行手术治疗,应将原口服降糖药物改为胰岛素治疗。由于短效胰岛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相比长效胰岛素更易控制,因此本例患者围手术期应使用短效胰岛素治疗(C 对 B 错)。

仅靠停口服降糖药、减少饮食量(A 错)无法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的正常范围内,故不能选用。胰岛素及胰岛素增敏剂联合治疗(D 错)易引起低血糖反应,一般单用胰岛素即可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知识的考试题(血液系统最后冲刺20道题)(2)

  6.男,45 岁。体检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 7.6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13.6mmol/L,HbA1c7.8%。查体 BP150/100mmHg,BMI28,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该患者首选的降血压药物是

  [正确答案]E

  题眼解析:中年男性患者,空腹血糖 7.6mmol/L(>7.0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13.6mmol/L(>11.1mmol/L),HbA1c7.8%(正常值 4%~6%),考虑诊断为 2 型糖尿病。

ACEI、ARB类降压药物不仅具有降低全身血压的作用,还可降低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高滤过,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因此应作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首选治疗药物。

氯沙坦(E 对)属于 ARB 类,为本例首选降压药物。

氨氯地平(A 错)属钙通道阻滞剂、美托洛尔(B 错)属β受体阻滞剂、哌唑嗪(C 错)属α受体阻滞剂。

  7.女,68 岁。高血压病史 5 年,药物治疗后血压波动于 140~170/50~80mmHg。既往糖尿病史。该患者的收缩压控制目标应低于

  [正确答案]B

  题眼解析:本题考查糖尿病的血压控制目标。高血压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应<140/90mmHg(A 错)。

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Hg(B 对)(P263)。如尿蛋白排泄率>1g/24h,应控制在<125/75mmHg(C 错)。

  8.男,60 岁。2 型糖尿病 6 年,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查体:BP130/50mmHg,心率105 次/分,心律齐,血糖 21mmol/L,血钠 145mmol/L,血钾 4.2mmol/L,血钙 2.0mmol/L,血磷 1.1mmol/L,血碳酸氢盐 12mmol/L,尿糖( ),酮体( )。经静脉补液和滴注胰岛素治疗后,尿糖( ),酮体阴性,但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A

  题眼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渗透性利尿作用使钾大量丢失,导致细胞内失钾,体内严重缺钾,但是由于血液浓缩,肾功能减退以及酸中毒时钾离子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

因此血钾浓度可保持正常(P752),尽管该患者血钾 4.2mmol/L 处于正常范围(正常值 3.5mmol/L~5.5mmol/L),但治疗前的血钾水平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缺钾程度,而在进行静脉补液以及滴注胰岛素治疗后,稀释了血液,并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同时没有及时补钾,最终导致低血钾,低血钾(A 对)引起心肌兴奋性及自律性增高,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9.男,20 岁,神志不清 2 小时入院,既往患 1 型糖尿病 5 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近3天因腹泻而停用。体检:血压 70/50mmHg,皮肤中度失水征,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心率 130 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B

  题眼解析:Ⅰ型糖尿病患者(易自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胰岛素治疗,近 3 天中断使用(诱因)后,呼吸深大(Kussmaul 深大呼吸常提示酸中毒)、有烂苹果味(丙酮有烂苹果味,主要经呼吸道排出,提示血中丙酮含量增多),皮肤中度失水征、休克(BP70/50mmHg、P130 次/分),神志不清 2 小时,最可能的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B 对)。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P755)(A 错)主要见于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老年 T2DM 患者,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征,无明显酮症(即深大呼吸、呼吸有烂苹果味)。

  10.男,20 岁,神志不清 2 小时入院,既往患 1 型糖尿病 5 年,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近3天因腹泻而停用。体检:血压 70/50mmHg,皮肤中度失水征,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心率 130 次/分。最可能与诊断无关的检查是

  [正确答案]E

  题眼解析:Ⅰ型糖尿病患者(易自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胰岛素治疗,近 3 天中断使用(诱因)后,呼吸深大(Kussmaul 深大呼吸常提示酸中毒)、有烂苹果味(丙酮主要经呼吸道排出,提示血中丙酮含量增多),皮肤中度失水征、休克(BP70/50mmHg、P130 次/分),神志不清 2 小时,最可能的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时,应立即查尿糖、尿酮(D 对),同时抽血查血糖(C 对)、血酮以初步诊断。

还应检查血电解质(B 对)、血气分析(A 对)等进一步明确本病的发生,尚可评估病情,判断脱水与酸中毒的程度。


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知识的考试题(血液系统最后冲刺20道题)(3)

  11.女,20 岁。1 型糖尿病病史 10 年,平时每日 4 次胰岛素强化治疗。近 2 日发热、咽痛,食欲不佳,摄食少,自行停用胰岛素。晨起家属发现患者答非所问,急诊就诊。查体:T 38.5℃,精神差,轻度脱水貌。实验室检查:血钾 4.8mmol/L,血钠 142 mmol/L,血糖 19.1 mmol/L,尿酮体( ),血 pH 7.25,尿量 40~50ml/h。目前该患者合理的胰岛素使用方案是

  [正确答案]C

  题眼解析:1 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好发人群),自行停用胰岛素(诱因)后出现意识障碍、轻度脱水,血糖 18.1 mmol/L(血糖正常值 3.9~6.0mmol/L),尿酮体( ),血pH 7.25(pH 正常值 7.35~7.45,<7.35 提示酸中毒),可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给予足量胰岛素治疗,一般采用静脉注射小剂量(短效)胰岛素治疗方案(C对),即每小时给予每公斤体重 0.1U 胰岛素,使血清胰岛素浓度恒定到 100~200μU/ml,这已有抑制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的最大效应以及相当强的降低血糖效应。

  12.女,20 岁。1 型糖尿病病史 10 年,平时每日 4 次胰岛素强化治疗。近 2 日发热、咽痛,食欲不佳,摄食少,自行停用胰岛素。晨起家属发现患者答非所问,急诊就诊。查体:T 38.5℃,精神差,轻度脱水貌。实验室检查:血钾 4.8mmol/L,血钠 142 mmol/L,血糖 19.1 mmol/L,尿酮体( ),血 pH 7.25,尿量 40~50ml/h。关于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应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正确答案]B

  题眼解析:1 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好发人群),自行停用胰岛素(诱因)后出现意识障碍、轻度脱水,血糖 18.1 mmol/L(血糖正常值 3.9~6.0mmol/L),尿酮体( ),血pH 7.25((pH 正常值 7.35~7.45,<7.35 提示酸中毒),可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患者常表现为尿量过多,以致脱水、钠和钾丢失过多,治疗前的血钾水平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缺钾程度,患者血钾在正常范围内,尿量>40ml/h,应立即开始补钾,综上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为补钠、补钾治疗(B 对 D 错)。

  13.男,70 岁,软弱无力,进食减少,口渴、多尿 2 周,近 2 天嗜睡。急诊检查:BP70/50mmHg,神志朦胧,皮肤干燥失水,呼吸 34 次/分,心率 108 次/分,尿糖( ),尿酮(±)。既往无糖尿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E

  题眼解析:血糖高,但尿酮阴性,不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用胰岛素治疗。

  14.7902.男,48 岁,糖尿病 12 年,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治,早餐前 30 单位,晚餐前 24 单位,每日进餐规律,主食量350g。近来查空腹血糖 13.6~14.8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7.6~8.8mmol/L。关于空腹高血糖。较为合适的处理是

  [正确答案]E

  题眼解析:患者规律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与饮食治疗后出现空腹高血糖,餐后血糖控制尚可,最可能的原因为夜间出现低血糖继发的反跳性高血糖或由于清晨升糖激素增多引起的高血糖即 Somogyi 效应或黎明现象。

对于 Somogyi 效应可适度减少胰岛素剂量,对于黎明现象可适当增加胰岛素剂量,因此对于患者较为合适的处理为调整胰岛素剂量(E 对)。减少晚餐进餐量(A 错)、加磺脲类降糖药物(C 错)、双胍类药物(D 错)可使早晨空腹血糖降低但也会使夜间血糖降低,由于夜间血糖不明,不宜采取。

  15.问:2 型糖尿病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E

  题眼解析:2 型糖尿病患者症状较轻,半数以上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此并非所有患者都有“三多一少”表现(A 错),少数病人在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时才诊断出糖尿病,因此少数病人酮症酸中毒可为首发表现(E 对)。

肥胖病人一般摄入热量多,其胰岛 B 细胞负担加重,易发生糖尿病,但 2 型糖尿病并非都体型肥胖,有的患者因葡萄糖的利用障碍,会出现体重下降、体型消瘦(B 错)。

糖尿病诊断标准为:

①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

②空腹血糖(FPG)≥7.0;

③OGTT2 小时血糖≥11.1mmol/L(P741);

三者满足其中一条即可。

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知识的考试题(血液系统最后冲刺20道题)(4)

  16.Somogyi 效应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B

  题眼解析:采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后,有时早晨空腹血糖仍然较高,Somogyi 效应为其常见原因之一。

Somogyi 效应是指在夜间曾有低血糖(B 对),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

清晨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E错)为黎明现象的原因。

  17.黎明现象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E

  题眼解析: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平稳,亦无低血糖的情况下,在清晨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E 对)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夜间曾发生过低血糖(B错)为 Somogyi 效应的原因。

  18.糖尿病病人出现糖尿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D

  题眼解析:糖尿病病人血糖升高,若超出了近曲小管对糖的重吸收能力(D 对),则尿中可出现葡萄糖,尿糖呈现阳性反应。血糖浓度增加(A 错)不一定超出近曲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不一定出现尿糖阳性。髓质中渗透压增高(B 错)为尿液浓缩的形成机制,与糖尿病人尿糖阳性无关。滤过率下降(C 错)时,肾糖阈升高,尿糖阴性。肾脏病变时,肾小球滤过膜面积(E 错)不会出现增加的情况。

  19.女,65 岁。多食多尿 20 天体重由 55kg 降为 45kg。血糖 7.8,餐后血糖 12.4,尿糖( ),尿酮(-)。怎样治疗

  [正确答案]E

  题眼解析:新发瘦子,胰岛素。

  20.患者,女,20 岁。多饮、多尿、纳差伴体重下降半年就诊。体检:身高 161cm,体重 55kg。血糖 19.2mmol/L,尿酮( )。在治疗 1 个月后空腹血糖为 14mmol/L, 中、晚餐前血糖控制较满意。此时何种措施为最佳选择

  [正确答案]E

  题眼解析:该患者多饮、多尿、纳差伴体重下降半年(糖尿病主要临床表现),血糖 19.2 mmol/L(≥11.1 mmol/L),综合该患者的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可诊断为糖尿病。

该患者血糖升高明显的症状符合胰岛素的适应症,由于该患者中、晚餐前血糖控制较满意,中晚餐前不需要使用胰岛素(A 错)。

该患者在治疗 1 个月后空腹血糖 14mmol/L(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标为 3.9~7.7),应该调整胰岛素用量,夜间和凌晨患者血糖控制不清楚,应该加强午夜及凌晨血糖监测,然后调整胰岛素用量(E 对)。增加缩减。判断空腹血糖增高的原因。


临床执业/助理呼吸、神经精神、运动外科三大板块考前最后冲刺课


往期真题预测推荐

临床笔试精准提分预测最后20道题:甲状腺、甲亢诊断和治疗考点

21年临床执业/助理药物治疗系列笔试考点最后精准预测20道题

临床血液内分泌系统最后精准预测20道题:甲状腺的功能和临床检查

临床基础系统生理学最后预测10道题:机体内环境、人体条件反射

20年临床执业/助理各科各单元真题预测20道题,做完后快速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