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柳

万万没想到,我这个没追过星的人,在居家期间,加入了一个后援群,“粉”上了我们小区一位保安大叔。

有天晚上,小区群里有人问:“有人见到那个有点胖的大叔吗?我好久没见了,每次喊做核酸的都不是他。”配了撇嘴表情。很多人回说,是很久没见到了。

保安大哥大姐分享暖心事(我们给保安大叔建了个后援群)(1)

大家讲起封控前大叔的日常。有人说,每天出门,他会笑着打招呼:“上班去啦?”下班回来,他会跑着刷卡开门:“回来啦!”加班晚了,他会带点心疼地说:“这么晚啊,辛苦哦。”有人说,拿快递超时了,大叔用自己的手机刷开快递柜,帮我省了一块钱。有人说,自己力气小,搬大件快递时,大叔抢着去按电梯门,帮忙送到家门口。

“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觉得大叔人好,又亲切,又温暖啊!”很多人感叹。于是,“xx(小区名)保安大叔后援群”就诞生了。我这样受过关照而夸了大叔的人,都进了群。有人要到大叔的微信,把他拉了进来。

这位大叔,我至今不知道他姓甚名谁,老家在哪。他约摸五十多岁,中等偏胖体型,朴实憨厚的面庞,一双不大的眼睛笑起来弯成一条缝,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热情。

保安大哥大姐分享暖心事(我们给保安大叔建了个后援群)(2)

在一些人眼里,保安工作或许有些“渺小”,他却坚持说着本可以不说的话,露出本可以不露的笑脸,帮着本可以不帮的忙。平时,这种微小的善意,很容易淹没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但大家并没有遗忘,在眼下特殊时期,反而很容易记起、感念。

有人首先在群里发问:“我们团购的肉到楼下了,大叔能帮我们协调下搬运吗?”ta的语气相当客气。不过,还是有人提醒ta:这个在大群问楼长比较好,大叔可能也管不了,还是不要麻烦他了。有人贴上了居委会和楼长联系方式,群主也帮忙打探,问题很快解决了。随后,在很多人的建议下,群公告出来了:本群只跟大叔唠唠嗑,尽量不要麻烦他去做什么事。发问的人赞成。

某些方面看,后援群挺像那么回事。每天大叔发了什么,大家热情回应。很所人关心他吃饭了没有,提醒他多休息。还有人发了从自家窗口拍的大叔照片,有粉丝偶遇偶像那味了。

但它比一般的后援群安静很多。大家各自有事要忙,大叔只能在休息时冒个泡。问的人得不到及时回应,也淡定,知道大叔在忙。

大叔的认真和细心,只言片语也能体现。他会发各种防控通知、团购信息、核酸检测安排——尽管这是个不到40人的小群,粉丝从大群就能获取信息,他还是发了。有人自嘲做饭难吃,他就发各种菜谱。下雨降温了,他提醒大家添衣。要发物资了,他有空就通报进展,附上自己搬运物资的照片。他喜欢用微笑表情,被粉丝调侃“很大叔”。

有天晚上11点多,大叔说有志愿者扭伤了脚,他和同事没药,问群里有没有人有。我正好有膏药,赶紧在群里“接单”,备好药等人上门来拿。很快,另两位粉丝也说有。大叔一再感谢,最后到最近的人家拿了药。原来这小小粉丝群,也有实用功能。

最近一次发物资,轮到大叔给我们这栋楼发。有人说,透过防护镜,发现大叔笑意满满。我想,这或许有粉丝们的功劳,大叔接收到了大家平时埋藏于心的敬意和谢意。有谁不希望自己的真心和付出,被看到、被认可、被回应呢?

歌里唱“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这些天,类似保安大叔和粉丝的故事,还在千千万万个“我”和“平凡的人们”之间上演。这是情感的传递,也是心与心的共振,是我们共渡难关的底气和力量。

越来越多的“我”,正成为“平凡的人们”的粉丝。道一声谢、尽量不添麻烦、加入他们,都是很棒的“追星”方式。

保安大哥大姐分享暖心事(我们给保安大叔建了个后援群)(3)

海报设计 祝碧晨

责任编辑:甘琼芳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