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

文人爱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清旷耐寒,格高品幽。北宋文人林,才情模溢,终身隐居西湖孤山,不娶不仕,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时人谓之“梅妻鹤子”。其实,在文学家苏轼心中,也有深深“梅妻”情结。苏子人生坎坷,仕途屡遭挫折,饱尝世态炎凉,深味宦海凶险。妻子王弗容貌秀丽、知书达理,夫妻二人情谊深厚,恩爱有加。一起生活了十一年,不料王弗因病去世,留给苏轼无尽悲痛。苏子在王弗坟地遍植松柏,纪念妻子,表达哀思。

冰竹梅花西江月(西江月梅花知音如此)(1)

后来,王弗堂妹王闰之,小苏轼十一岁,仰慕苏子才情人品,嫁给苏子。两人相守相依,风雨同舟,长达二十五年。这期间,苏子经历了官场颠簸、人生磨难,均是闰之相伴左右,鼎力相助。后来,王闰之仙逝,抛下苦命的苏轼。苏轼人生情感之中,还有一位奇女子,就是诗人的红颜知己、待妾朝云。在苏轼遭遇困顿的时候,其他侍妾纷纷离去,唯有朝云不离不弃,相伴终生。

冰竹梅花西江月(西江月梅花知音如此)(2)

特别是,苏轼贬官岭南,寄居惠州的那段日子里,朝云更是克服了许多困难,悉心照料诗人生活,安慰诗人心灵,表现出一个心性刚烈、情感炽热、品节高洁的女子特有的侠骨柔情,苏子谓之“梅花风韵”。其词《西江月》字字句句咏赞寒梅,其实,字里行间全是对心爱侍妾朝云的深情赞美。天下梅花一般美,或是洁白如雪,风姿凛凛;或是清香淡远,暗香浮动;或是玉树琼枝,冰清玉洁;或是铜枝铁干,风骨做然。

冰竹梅花西江月(西江月梅花知音如此)(3)

可是,南北有别,东西有异。苏子贬官惠州,惠州穷山恶水,气冲天,苏子自然对惠州梅花优念有加。实地一看,却又大为惊讶,原来自己的担优纯属多余。一树树梅花,迎风绽放,凌寒不凋。一株株梅树,冰枝玉骨,风霜不改。词人甚至还想到,寒梅清雅高洁、素艳芳香、风姿绰约、俏丽迷人,自然会引来海上神仙羡慕、欣赏。她屡屡派遣神秘使者,来到梅花丛中,搜寻探望,流连赏玩。梅花之美,沁人心脾,动人魂魄。就连神仙也俯身屈就,大加赞叹。这位使者是谁呢?原来是岭南有名的奇珍异鸟“么凤”。

冰竹梅花西江月(西江月梅花知音如此)(4)

这种鸟,当地人叫它“倒挂子”,绿毛红嚎,鹦鹉大小,据传,来自东海,非尘埃中物。如此神奇,如此缥缈,又是如此青睐惠州寒梅,自然也就为惠州梅花增加了神奇色彩。词人将梅摔上了云天仙界,高蹈尘外,俊朗疏放,风神卓异,不同凡响。可以推断,“此梅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词人心中绝非等闲咏梅,梅花之身暗含诗心所系。联系苏子谪居惠州苦难岁月来看,他心中,应该也有一株如此清寒不凋,如此风华绝世的寒梅,自然就是朝云姑娘了。

冰竹梅花西江月(西江月梅花知音如此)(5)

姑娘有美丽的外貌,更有迷人的神韵,正如惠州寒梅,外表冰肌玉骨,神姿仙态,内质高情远致,风骨凛然。词人热烈颂扬,深情描绘。正如唐朝诗人张枯诗咏琥国夫人:“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摒弃脂粉,留得天姿国色,留得天生丽质,这才是真正的美、自然之美、本色之美。苏子心中,最为欣赏,最是怜爱。这似乎让人隐隐想到朝云姑娘,本色不改,心性坚强,善良随心,柔情随性。朝云姑娘就是一株惠州寒梅,不慕荣华富责,不求红粉浓艳,留得真情,恪守真性,用自己的似水柔情滋润词人心灵,用自己的冰雪风骨砥砺词人精神。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身逢乱世,有红袖添香,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冰竹梅花西江月(西江月梅花知音如此)(6)

苏子想起自己多灾多难的人生,感慨无限。都说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朝云就是陪伴自己、抚慰自己,一生不变的知音啊。还记得那首《蝶恋花》吗?虽然是词人为情所困,心系秋千女子,心系墙里佳人,朝云也心知肚明,但是并不吵闹,并不吃醋,怀抱琵琶,玉指轻弹,红唇轻唱,唱至“枝上柳绵吹又少”时,不胜伤悲,泪满衣襟,唱不完“天涯何处无芳草”,唱不尽词人心中万千情缘。知音如此,真情如此,宽宏如此,苏子感动良久,半晌不语。是啊,还要说什么呢?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

冰竹梅花西江月(西江月梅花知音如此)(7)

如今,心中的寒梅已经远去,先我而去,留下无尽思念和忧伤。不再像王昌龄那样梦见梨花云,不再像以前那样,两情依依,相亲相爱。甜蜜和美好永远消失,回忆和忧伤永存心间。哪里能忘记?哪能不做梦?在遥远的地方,寒梅绽放,朵朵迷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