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皇城”,大约明朝中晚期,与外禁垣区分开来,即宫城叫“紫禁城”,外禁垣为“皇城”,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北京故宫的历史资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北京故宫的历史资料(关于北京故宫的历史资料)

北京故宫的历史资料

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皇城”,大约明朝中晚期,与外禁垣区分开来,即宫城叫“紫禁城”,外禁垣为“皇城”。

1416年(永乐十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440年(正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459年(天顺三年),营建西苑。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溥仪。

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

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

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部分运往台湾。

1949年1月,北平稳定后,故宫得到了修养。

五六十年代,陆续有人提出故宫改建计划,后因种种原因搁置。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 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其结构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