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的作品深受二次元粉们的喜爱。精美的画质(真·帧帧壁纸),贴近生活却又不平凡的人设,伤感的气氛。暂且先总结这三点。其作品的故事情节和结局不可以用一两个结局笼统概之。但也不难发现其中的新海诚式操作。看完《秒速五厘米》,《言叶之庭》,《你的名字》,《天气之子》等的直观感受就是 难受 。因为十分现实,那种依旧纠结于心的难过的感觉,作为观众我就十分不想面对如此残酷的结局,多想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乌托邦,理想乡中啊。

秒速五厘米刻在我心里的名字(心痛与失去的感觉)(1)

秒速五厘米刻在我心里的名字(心痛与失去的感觉)(2)

秒速五厘米刻在我心里的名字(心痛与失去的感觉)(3)

秒速五厘米刻在我心里的名字(心痛与失去的感觉)(4)

但残酷无情的现实,不,这样讲又未免对"现实"太残酷了,应该说是人与时间不可思议的混合太残酷了。

秒速五厘米刻在我心里的名字(心痛与失去的感觉)(5)

拿《秒速五厘米》来讲,看完后的直感就是真实,总共三集,每集仿佛主线都不同,它的明暗线交替出现,每一集可以独立成事,结合起来却又是一个人从童年到青春到成年的心路历程(侧重于爱情)。假设你让三个未观看过该番的朋友分别看不同的一集,再来讲述观后感,你会意外感叹"果然男主没变",也许打的比方不恰当,但该作就是想表达初恋难舍,爱情复杂。人们总是渴求爱,贪婪的要很多,殊不知物极必反。久隔异地名为时间的旅者,终会把那时青梅竹马希望在一起的誓言消磨殆尽;终会把那时青春青涩的恋情种下苦果,留给人的是无尽的悔恨,无尽的怀念,无尽的喜悦······还是回首一下,放在心中,我要将这美好的情感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秒速五厘米刻在我心里的名字(心痛与失去的感觉)(6)

秒速五厘米刻在我心里的名字(心痛与失去的感觉)(7)

秒速五厘米刻在我心里的名字(心痛与失去的感觉)(8)

青春的你我长大成人,若是再次相遇,可各自身边已有另一个人待我你好,你我这次相遇究竟是幸运还是捉弄?那不如悄然擦肩而过吧。

秒速五厘米刻在我心里的名字(心痛与失去的感觉)(9)

人们往往只顾向前追求前方一直所希冀的那个人的爱,就像戴望舒所追求的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悄然爱上她,我要不断地追求,仿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许灯火阑珊处,有那么一个人,是你一直没有过多关注的,可她却倾尽半生精力在默默关注你,前面的人不知何时才会像你一样回首,越前的人往往回首的几率越低,是回应身后之人的期待,还是义无反顾地向前。虽然人与人不同,不论境遇,才能,努力,背景,但在这个选择上人往往会犯错,或是后悔,因为没有最佳。秒五所给出的答案未必是所有人认同的,童鞋们可以在评论区写写你的感慨,或是其他对新海诚作品的触动。

少男少女儿时陪伴,青年男女异地牵挂,愿守护儿时纯真的友谊,又更想走进对方的世界,想与对方多待一会,多坐一会,多看一眼,多聊一句......但波峰下面就是波谷,函数的定义域不可能总是R,往往是个开区间,而非闭区间,也许是永远的单调递减。

秒速五厘米刻在我心里的名字(心痛与失去的感觉)(10)

秒速五厘米刻在我心里的名字(心痛与失去的感觉)(11)

另一方面,暗恋的女孩迟迟不愿羞涩地说出那句"喜欢你",明知有爱的人,依旧认为即使这样,我仍旧会喜欢你一辈子,然后与他相伴,谈天,藏在心中的情感几次欲迸发,但在最后分别也只是藏在心中,留下的是回忆,还是炽热,还是悔恨?······

秒速五厘米刻在我心里的名字(心痛与失去的感觉)(12)

我觉得很多人都不该斥责批判,因为我们可能都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长大后的三人并未再次相遇,每个人都在某个时段怀揣真挚的情感,只不过陪伴的角色形形色色,只不过是人与时间的融合罢了。

每个人得有自己的爱情观,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也许这样你才会不后悔。

(小编推荐:《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她与她的猫》,《追逐繁星的孩子》,《薄暮》,《声之形》,《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