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念白技巧大全(怎样掌握好京剧念白的节奏与旋律)(1)

联、慢、快、断。一般来讲,念白上的“联”与“快”,“慢”与“断”,是节奏、语势延续的表现形式:“联”时要“快”,“断”时要“慢”,有停有顿,声断情连。 快而不乱,慢而不断,高而不喧,低而不闪。快的念白,不要像放机关枪似的乱赶节奏;慢的念白,不要念得断断续续、结结巴巴,要字断情不断;高声的念白,要音高不噪,不能喊得声嘶力竭;低声的念白,虽音低字小,但要把字清晰地送出去,不要闪掉某些字,使人听起来模糊不清。 急如竹简倒豆,缓如受更待漏;暴如虎啸山林,文如凤鸣枝头。这则戏谚每句的头一字:“急、缓、暴、文”,很形象地形容了念白的节奏和表现力。戏曲艺术语言的节奏是根据人物内心节奏而决定的,但也有时语言节奏与内心节奏不同,形成内紧外松或外紧内松。《明心鉴》云:“按其文之缓急,查当时之情形,应念急则急,应念缓则缓,方为上乘。”语言的“急、缓、暴、文”是根据不同的规定情境,不同的身份、性格、人物的关系而决定的。

说就是唱,唱就是说。戏曲中的“念”要像“唱”那样有音乐感;而“唱”要像“念”那样吐字清楚准确。大凡有艺术造诣的戏曲演员,能冶“唱”“念”于一炉,使听者感觉:“唱”近乎“说”,“念”近乎“唱”。 唱是音乐化了的语言,念是没有音乐的歌唱。戏曲中一段精彩的念白,必定有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音乐性,是一曲没有音符的音乐。 每字必歌,有动必舞。念白,虽无板无眼,但节奏感要强。尤以念“韵白”时,应念得无板而有板、无腔而有腔,与生活中的语调迥然有别,所以说是“每字必歌”;角色的一举一动都按表演程式舞蹈化了,所以说是“有动必舞”。 念到哪里,做到哪里。“做”功是与“念”功两者相辅相成,既不是独立的朗诵,也不是孤立的舞蹈。所以声调、口气与动作、手势、眼神应互相交流配合。 朗诵中的音乐,音乐中的朗诵。念白也要字正腔圆。咬字发音,以情带声。肖其口吻,有纲有节。川剧名演员张德成用这八个字概括了念功的要领。所谓“肖其口吻”是指说话的神情、语气要符合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有纲有节”是指在讲话的时候既要传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又须在语调、节奏以及吐字符合戏曲的表演规律。 先看一步走,再听一张口。念到情真意切处,顽石点头客座惊。念白平仄分明,做功利落传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