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翻开长久未曾动过的书时,可能会发现里面有书虫。

书虫学名为衣鱼虫,又叫白鱼、 蠹鱼和壁鱼。

它的身形扁长,一般只有1厘米左右,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灰色鳞片,头前方和侧下部位有银白色长毛。

衣鱼虫躲在书籍里面是因为爱学习、爱读书吗?

当然不是。

衣鱼虫喜欢黑暗无光的环境,它白天隐蔽在书堆、书页、书的缝隙里,晚上才会出来活动,而且一旦受到亮光刺激,就会迅速逃离,躲进暗处。

那么,它生活在书页里都吃些什么呢?

衣鱼虫当然主要是吃纸,用来装订图书的糨糊、棉线也会成为它啮食的对象。

实际上,衣鱼虫嗜好充满淀粉质或多糖的食物,棉花、亚麻布、丝织品和人造纤维也是它的食材,饥饿时甚至连皮革制品也吃,所以它也常出没于衣柜,蛀食衣物,因此得名——衣鱼虫。

美食系列虫虫真的香(书虫的美味大餐)(1)

纸张真的有那么好吃吗?

我们看到的简简单单的一张纸,里面到底包含着哪些成分呢?

纸里面是有水分的,只不过成品纸的含水率极低,但衣鱼虫本身非常耐旱,所以无须担心它会渴死。

古代造纸技术水平不高,书籍更容易受潮或遭虫蛀,古人因此有晒书的传统。

晒书,又称曝书,此习俗至少从汉、晋就开始了。到了宋代,在官方的引导下还形成了“曝书会”。

我国大多数地区将七月七日定为晒书节,但也有根据其他典故传说定在六月六日的地方习俗。

其实,书籍即便没有受潮,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用到大量的水。

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过程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传说就是,他偶然在河道里看见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因为被水长时间浸泡形成了一层漂浮物,捞起晒干后发现可以在上面写字,从而启发了他带着手下的工匠们反复试验,成功发明了造纸术。

美食系列虫虫真的香(书虫的美味大餐)(2)

可见,造纸离不开水。现代造纸因纸张种类不同,所以需水量有很大差异。

仅就白纸系列来说,消耗的水量也不同,如书写纸、拷贝纸、复印纸等,而1吨纸耗水20立方米左右就是很高的了。

纸里面也有淀粉。

纸的生产工艺中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施胶和填料”,“料”包括很多东西,淀粉是其中很关键的原料之一,这也是衣鱼虫特别喜欢吃纸的原因。

淀粉在造纸工业中被使用多年,事实上它已经成为纸张生产中用量第二大的原料。为什么要加淀粉呢?

主要是因为淀粉能起到三个重要作用:改进强度、改善纤维和填料的留着,以及增加滤水速率。

淀粉在造纸中用作胶料,还可以使纸张光滑、易印、更耐磨和耐油脂,并且具有一定的干燥强度。

美食系列虫虫真的香(书虫的美味大餐)(3)

现代造纸技术会加入淀粉酶,厂方能够根据用量的多少控制纸浆黏度。

纸张里的淀粉大多是黄豆淀粉,这当然是最吸引衣鱼虫的食物了,因为黄豆中的营养成分实在太多了。

不过,黄豆的营养成分会随地区、品种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豆的蛋白质含量达35%至45%,是鸡蛋的2.5倍,是牛奶的12倍;黄豆的卵磷脂含量比鸡蛋高,钙含量也比牛奶高,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大豆磷脂;黄豆还富含皂角苷、蛋白酶抑制剂、异黄酮、钼、硒等抗癌物质。

书籍里面的纸张含水,可以作为食物,有营养,还能避光,难怪衣鱼虫喜欢待在书里面。假如衣鱼虫把一本书都蛀空吃光,它会饿死吗?

不会的。

衣鱼虫即使挨饿数个月,身体机能也不会受到任何损害。

实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它还会把自己蜕下来的皮当作美餐。

知识窗作者:魏子剑

美食系列虫虫真的香(书虫的美味大餐)(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不同意分享,请联系小编删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