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上,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一直存在。白人动用私刑虐杀黑人的准确数量已经无法精确统计,只能说不计其数。1955年,黑人爱默特·提尔被2名白人动用私刑毁容虐杀,如果不是引起了一场60年代黑人争取自身平等权益运动,爱默特·提尔的死也许就不会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黑人有不少的缺点,其中最招人讨厌的一点是喜欢搭讪,撩逗女性。爱默特·提尔也是如此,虽然行为招人嫌,但是罪不至死。爱默特·提尔1941年7月25日出生于芝加哥的一户普通黑人家庭,父母都是黑人。父亲路易斯·提尔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爱默特·提尔刚出生不久,路易斯·提尔就出轨别的女性,结果被爱默特·提尔的母亲扫地出门。

4年后,路易斯·提尔因为涉嫌强奸一名意大利白人女性,被政府判处绞刑,结束了可悲的一生。爱默特·提尔被外祖母和母亲抚养成人,自幼备受宠爱,却缺少父亲的管教,性格上就显得有些散漫。

韩国枪杀黑人少女(美国14岁黑人对白人少妇吹口哨骚扰)(1)

1955年,14岁的爱默特·提尔身高就达到了1.63米,体重136斤,看上去如同一头小牛一样壮实,母亲玛米的叔叔莫斯·赖特从密西西比州前来看望他们,向爱默特·提尔讲起了密西西比州的旖旎风光,奇闻异事,充满好奇心的爱默特·提尔就提出要到密西西比州看一看,征得家人的同意后,爱默特·提尔就跟着莫斯·赖特出发了。

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成了永别!今天的密西西比州风景如画,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密西西比州却是美国最贫困的州之一,也是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州之一。很不幸的是,莫斯·赖特居住的利福勒县Money镇更是当地最穷的地方。

这里对黑人非常不友好,据不完全统计,从1882年到1950年,南方各州被白人使用私刑杀死的白人有3000多人,而密西西比州就占了六分之一,高达500多人。爱默特·提尔刚到达密西西比州利福勒县的时候,当地一名叫拉马尔·史密斯的黑人在法院门口被白人枪杀,凶手很快被捕,又很快被无罪释放。

韩国枪杀黑人少女(美国14岁黑人对白人少妇吹口哨骚扰)(2)

这些事情,当地人包括黑人都习以为常。莫斯·赖特就告诫爱默特·提尔出门一定要谨言慎行,尤其是不要招惹白人,否则,一不小心就会丧命。爱默特·提尔嘴上答应得好好的,但是毕竟是个孩子,难以做到严格自律。

爱默特·提尔自幼在芝加哥长大,芝加哥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关系相对没有那么紧张。爱默特·提尔在和附近的黑人小孩熟络后,常常以“有白人女性朋友”作为炫耀的资本,别的黑人小孩都以为他是在吹牛、撒谎。因为,在密西西比州,(穷困的)黑人青少年根本不可能和白人女性交朋友。

爱默特·提尔可能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撒谎”,他决定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然而,他忽略了地方的差异性。他通过观察发现当地有一家杂货店,经营杂货店的是一对白人夫妇,男的叫罗伊·布莱恩特(24岁),女的叫卡洛琳·布莱恩特(21岁)。

韩国枪杀黑人少女(美国14岁黑人对白人少妇吹口哨骚扰)(3)

8月24日,爱默特·提尔看到罗伊·布莱恩特外出后,他跑进杂货店买糖果,结账后,他壮起胆子对着卡洛琳·布莱恩特吹起了“狼哨”。“狼哨”又被称为“流氓哨”,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被视为是对女性的“性骚扰”。

没人知道狼哨何时变成了色狼的标志,从最时尚的声音变成了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无礼的声音。在今天的法国,立法者们在考虑将吹狼哨视作试图实施性侵犯,并处以罚款90欧元(警方如何实施这项法律有待进一步研究)。一位英国政治家也在呼吁惩罚吹狼哨和发出嘘声的行为。

正在外面玩跳棋的黑人小孩琼斯听到杂货店传出爱默特·提尔的“狼哨”声,对他不是赞赏和羡慕,而是充满恐惧和担忧。琼斯看到嘻嘻哈哈走出杂货店的爱默特·提尔,一脸惊恐地对他说:“赶快逃命吧!‘黑人’对着白人女性吹‘狼哨’就是找死!”

韩国枪杀黑人少女(美国14岁黑人对白人少妇吹口哨骚扰)(4)

韩国枪杀黑人少女(美国14岁黑人对白人少妇吹口哨骚扰)(5)

话没说完,卡洛琳·布莱恩特就提着一把枪,骂骂咧咧地追了出来,吓得琼斯和提尔吓得魂飞魄散,一溜烟地撒腿就跑,背后响起了枪声。两人回到家后,谁也没敢把这件事告诉家里的大人,都以为“跑掉”就没啥事了。

然而,他们想错了!8月27日,罗伊·布莱恩特回到了家,卡洛琳·布莱恩特哭着将8月24日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丈夫。罗伊·布莱恩特听后火冒三丈,经过一番打听,他知道了爱默特·提尔的住处,8月28日,罗伊·布莱恩特和异父母兄弟米拉姆带着枪驱车赶到莫斯·赖特的家,将爱默特·提尔强制带走。罗伊·布莱恩特兄弟俩个将爱默特·提尔带到一个谷仓内,将其虐杀。

三天后,提尔被泡得肿胀的遗体在河道内被人发现。他面部被严重毁容,一只眼珠不知去向。后背到臀部几乎没有完整的皮肤。他身上挂着一个扇形刀片,刀片用带刺的铁丝固定在他的脖子上。右耳上方有一个枪眼,是提尔的致命伤。

韩国枪杀黑人少女(美国14岁黑人对白人少妇吹口哨骚扰)(6)

由于被毁容,爱默特·提尔的亲人认尸的时候,只能通过提尔手上戴的特殊银戒指才敢确认死者就是爱默特·提尔。爱默特·提尔的尸体运回芝加哥,其惨不忍睹的尸身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愤慨,成千上万的人自发前来祭奠,最终引起了一场60年代黑人争取自身平等权益运动。

然而,纵使黑人们千呼万唤,正义也没有到来。警方虽然逮捕了罗伊·布莱恩特兄弟,但是审判却十分不公平。卡洛琳·布莱恩特出庭作证,她在法庭上声泪俱地哭诉:

卡洛琳·布莱恩声称遭遇性骚扰的卡洛琳绘声绘色地在法庭上作证,说提尔当时在店里抓着她的胳膊,还搂着她的腰,要跟自己约会,还要与她上床。卡洛琳甚至说,当时提尔还吹嘘自己已经跟好几个白人姑娘上过床了。

韩国枪杀黑人少女(美国14岁黑人对白人少妇吹口哨骚扰)(7)

韩国枪杀黑人少女(美国14岁黑人对白人少妇吹口哨骚扰)(8)

由于,当时杂货店内只有爱默特·提尔和卡洛琳·布莱恩特两人,爱默特·提尔已死,卡洛琳·布莱恩特所属是否属实难以证明。最终,白人陪审团采纳了卡洛琳·布莱恩特的证言。凶手最后被无罪释放。

之后在双重风险(被释者不得再受审)的保护下他们向杂志表明自己确实杀了提尔。Milam于1980年病死,而罗伊于1985年矢口否认罪行,又说"如果提尔不干出格的事就不会发生那样的事了。"他在隐居中生活,最后1994年死于癌症。

2008年,卡洛琳·布莱恩病危,躺在床上的她不愿意带着遗憾离世,她终于承认:“(当年法庭上供述)提尔抓住自己的胳膊,并用下流言语攻击自己的部分证词是谎言,提尔从未说过那些污言秽语,只是笑着冲自己吹过‘狼哨’而已。”

韩国枪杀黑人少女(美国14岁黑人对白人少妇吹口哨骚扰)(9)

演员丹妮尔·戴德怀勒、乌比·戈德堡、导演池娜叶·楚库(由左至右)

根据爱默特·提尔真实历史事件被改编成电影《提尔》上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只有14岁的孩子,罪不至死,更不应该被私刑酷刑虐待至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