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刺会鼓起来的鱼,一种小时候小溪里的鱼(1)

黄刺鱼,(英语: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又名黄骨鱼、黄昂、黄牙鱼、昂刺鱼,湖南称之为黄鸭叫,并且成为一道著名的湘菜,是一种野生鱼类,通身呈现黄色,身体含有黏液,背鳍和腹鳍各有一根刺,一共3根刺,它是黄颡鱼的一种。背上有单刺,容易扎手并带有麻痹作用,刺激皮肤,疼痛难忍。

有毒有刺会鼓起来的鱼,一种小时候小溪里的鱼(2)

形态特征

黄刺鱼体型小,最大约长15-20公分(6寸)。一些生活在淡水中;一些生活在海水中;还有一些在淡水或海水中都有。其特征是背部在背鳍鳍部前方有一行棘。腹鳍各具一锐棘;尾柄细长,尾鳍方形。无鳞,体侧有数目不定的硬甲片。刺鱼以其生殖行为而闻名。黄刺鱼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小虾、小型鱼类等为主要物,喜栖居于水沟的底层,生长速度较慢。

黄刺鱼做法

注:黄刺鱼可能感染颚口线虫等寄生虫病,故食用时应彻底煮熟。

有毒有刺会鼓起来的鱼,一种小时候小溪里的鱼(3)

第一种做法

先要煎一下,干燥的锅用刚切片的姜片擦一下,烧热,放油,把鱼放到里面煎(鱼要控干水,最好用厨房纸巾或纱布把水吸干净)

我用的是热锅凉油的方法,为了避免粘锅。也有朋友说用热油的,但是我觉得热锅凉油的也挺好。

鱼放到锅里后,先不要动它,中小火多煎一会,煎到鱼皮发金黄色了,再翻面。

两面都煎一下,转到有开水的沙锅里,水要多(中间不能再加水,要一次放足),而且要是开水,也可以直接往锅里加开水。

大火烧5~10分钟,换最小火煨着就可以了,时间最好长一点,我一般是半小时到一小时,若炖到一小时,鱼就基本碎了,但汤很鲜,如果想吃鱼,半小时就差不多了水也要少放一点。

不要放盐,水里放点葱姜就可以了,别的都不要加,等出锅的时候再按照你自己的口味来调味。

反正这3个步骤很重要:煎,加开水,中途不要开盖。这样的鱼汤比较浓,白,也不腥。

有毒有刺会鼓起来的鱼,一种小时候小溪里的鱼(4)

第二种做法

1、备萝卜,黄刺鱼。

2、汤锅加水加姜片煮开。

3、将黄刺鱼洗净,下锅。

4、大火煮至黄刺鱼出味。

5、沥去泡沫。

6、将萝卜丝下锅煮至出味。

7、汤底出味食材熟透时,将芹菜下锅提鲜提色。

8、最后关火加入适量细盐即可。

9、一份简单清爽的银丝黄刺鱼汤完成[2]

有毒有刺会鼓起来的鱼,一种小时候小溪里的鱼(5)

第三种做法

竹笋雪菜昂刺鱼(江浙口味)[3]

材料:昂刺鱼 雪菜 春笋

做法:

1、雪菜洗净切小粒,春笋切片。锅中少量热油,放入雪菜春笋煸炒出味,盛放一旁备用。

2、昂刺鱼洗净,稍抹盐收水,起油锅两面轻煎。

3、砂锅中(或铸铁锅)中放少量水煮开,放入2/的鱼入砂锅大火煮开,小火炖至汤白,倒入1/的雪菜笋片,继续滚煮至入味,连砂锅上桌。

心得:

1、这菜需要些汤汁,但不是汤,不宜放多水,否则味道会淡。

2、先把鱼汤煮出味、煮白,再放雪菜笋片,太早下咸味儿,鱼鲜味儿出不来,汤也不会白。

3、有雪菜,控制放盐。淡淡的鲜味道,笋的鱼的.

4、这菜越煮越入味儿,越吃越有味,有条件的话,边加热边吃 --- 明炉。

有毒有刺会鼓起来的鱼,一种小时候小溪里的鱼(6)

黄刺鱼的营养价值

每100克黄颡鱼含蛋白质16.1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2.3克,钙154毫克,磷504毫克,铁1.2毫克,钙、磷含量居淡水鱼之首。此外,还有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中医认为,黄颡鱼有治恶疮的功效,将其烧灸成灰后,外敷皮肤恶疮表面,有良好的消炎收敛的功效。

有毒有刺会鼓起来的鱼,一种小时候小溪里的鱼(7)

有毒有刺会鼓起来的鱼,一种小时候小溪里的鱼(8)

有毒有刺会鼓起来的鱼,一种小时候小溪里的鱼(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