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令下战鼓急,万里疆场风雷动。
新年伊始,三军统帅深入练兵场,在沙场向全军发布训令。高原丛林之间,碧海长空之上,百万将士闻令而动,迅速掀起实战化军事训练热潮。
那么,实战化训练如何破题、开局?“第一枪”从哪里打响?
“要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全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做备战打仗带头人”,多次强调练兵备战中领导带头的作用。
军之大事,命在于将。指挥员的能力素质,历来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面对新时代使命任务,关乎“疆场之安危,三军之死生”的各级指挥员,都要自觉再来一次触及灵魂的使命追问。
军人的专业是打仗,对专业精通吗?打起仗来敢说是真正的内行吗?有没有带兵打仗、指挥打仗的底气?
二战期间,在一次战斗中,苏联元帅朱可夫突然接到报告,几十辆坦克专用炮弹打完了。他不假思索地说:“可以换用野战炮兵用的炮弹!”坦克起死回生。朱可夫的果断决策,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他多年的本领储备。
作为一名指挥员,如果没有平时的本领储备,战时就很难履行好指挥作战这个第一职责。“一些指挥员离开了机关就不会判断形势、不会理解上级意图、不会定下作战决心、不会摆兵布阵、不会处置突发情况”,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的问题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胜利,从来偏爱千锤百炼的军队和军人。井冈山时期,毛主席曾说:“我们的兵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简直无所谓训练。”但就是这些兵,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从胜利走向胜利,很多走上了指挥岗位。战争年代指挥员可以从战争中学习提高,和平年代则要在训练演习中学会打仗。只有在平时刻苦训练,磨砺提升本领,方可成良将,带出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部队。
这二、三十年,世界上打过什么仗?未来我们应该打什么仗?我们的对手打什么仗?
20世纪50年代,52名兵团级以上的指挥员进入南京军事学院,进行了3年的学习。是因为他们不会打仗么?不是!受训的都是杨得志、陈锡联、韩先楚这样的百胜战将。时任院长的刘伯承元帅是这么说的:“世界是发展的,军队是发展的,军队的战略技术也是发展的,因此要不断学习。”
“要着力创新战争和作战筹划,紧跟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演变,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大兴作战问题研究之风。”的指示为我们清晰地指明了方向。
作战问题研究,就要拿出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开国大将许光达,就特别善于研究战争、跟进战争。1939年7月,他发表《闪电战的历史命运》,对战争结果作出了准确的预见。建国后,他醉心我军当时空白的装甲兵作战研究,50岁仍带头学习坦克技术和操作技能,所带部队排以上军官,无一不是合格的坦克驾驶员。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能否挂帅出征、决胜疆场?在关键时刻,有没有人“跟我上”?
“战争年代跟着能打仗的领导,那是福气。东南西北,跟着甩开膀子打就是了,打胜仗、少流血。”一名百战老兵的生死之悟,说出了一个道理:指挥员是部队中坚,更是士兵的主心骨。
新年开训后,各地火热的演兵场上,很多单位党委一班人带头打响“第一枪”,各级指挥员冲锋在前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但也能看见,个别部队组织首长机关训练只训机关不训首长,机关训得严、首长训得松等问题也有存在。
先有指挥员训练场上的身先士卒,才有官兵战场上的生死相随。“跟我上、看我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各级指挥员带头参加训练、带头研究战争、带头冲锋陷阵。如今,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号角吹响,同样需要“跟我上”的责任担当,需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各级指挥员唯有怀揣强军梦想,真想打仗、真谋打仗、真抓打仗,全身心投入练兵备战热潮,在“巅峰对决”中锻造制胜本领、带出胜战之师,才能不负党和人民、不负这个时代!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作者:阿福,作者单位:军委联合参谋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