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故事讲到一半,在等待和观看时竟然有了一种胆怯,不敢看,担心看到的剧情是沉重的,木材厂倒闭工人失业、军工厂改制工人反对卖厂、金属扒丝厂改制要做电子元器件、产煤大省老百姓买不到过冬取暖的优质煤,这就是八十年代末的“真实”吗?我们慢慢聊。
差点丢了命,周秉义为什么要留下?三千多人的军工厂,厂工大多是转业的军人,周秉义算是临危受命,他带着理想上任,但现实给了他一计闷棍,他想跟工人们讲道理,但是大道理工人不爱听,就连老书记都说“说具体的”,周秉义想用弟弟的经历鼓励工人,面对改革要克服困难,白手起家自己创业,但是工人们根本不信。
剧中出现了惊险一幕,老工人抱着炸药找领导,这段情节很震撼,要自杀的老工人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去争抢,而是不想再给组织添麻烦,他想要一种轰轰烈烈的方式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
老同志的那番话也振聋发聩:
作为一个有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想说的第一句心里话是:转产我赞成,合资我也赞成,但是坚决反对卖厂!我要说的第二句心里话是:对改革开放我坚决拥护,对我们党和我们厂的领导我没有任何不满,我爱厂。
但是为了我的病厂里花了不少钱,我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怀,可是我听说厂里的干部都带头每月只拿半个月工资,可我为了治病已经花了公家一万四千多块钱,明知道治不好,就不该再添这个无底洞!
谁也没想到是因为这种原因老工人不想活了,也没想到周秉义能这么豁出去陪着老工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弟弟周秉昆在所有人都后退的时候,他为了哥哥的安全往前冲,成了逆行者,这份兄弟情我们也非常感动,这件事危机生命,这件事同样也给周秉义生动地上了一节课,作为一把手,他该如何对这些工人,如何承担这份责任。
岳母是如何做女婿的坚实后盾的?
我欣赏金主任的睿智,女儿回家找她闹她理解,她也担心女婿的安危,要不要换工作?老太太跟女婿之间这段交流非常生动,实实在在让观众感受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改革的痛感和难度,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一环套着一环,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做领导需要勇气和智慧,所谓机遇是与挑战并存的。
向大家推荐29集的这段剧情,真的感觉宋春丽老师扮演的角色充满了魅力。
没想到会有生命危险吧?我也没想到,我没想到他们让你去军工厂,更没想到他们那儿还有人敢动军火,想不想走啊?要是想走的话,我来想办法,你不用管,就当不知道,不想干也别勉强自己,勉强也干不好,不如让想干的人去干。因为,我也吓坏了。
其实这番话,话里有话,可进可退,确实也担心周秉义的人身安全,人活着才能做事业,命没了还谈什么理想?如果他怕了,哪怕会失望但是也愿意保全女婿的性命,但是老太太用的都是期待的语气,明明是想让女婿坚持、拼搏、克服困难,但是这些话不是逼着他说出来的,要看他的主观意愿。
但是她确实没有看错人,周秉义不是容易被困难吓倒的人,他有自己做事的思路:
第一步提振精神、稳定队伍,第二步因地制宜,找到改革的路子。但是第一步中还要优先解决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困难很多,当务之急是解决取暖用煤,我还是想继续试一试。
剧中比较让我惊讶的是金主任对形势的分析:江辽省是产煤大省,原来不存在没有煤烧的问题,当年郝省长要解决的是煤太多,家里太热的问题,然而牵一发则动全身,终究没有解决。
然而当下产煤大省,煤越来越少,优质煤少之又少,就连劣质煤都需要放在全国范围统一调配,为什么?全国大力发展钢铁,必须优先保证钢铁厂、发电厂用煤,否则工业和国民经济就会瘫,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解决工人的生活用煤,如何解决?老太太既给了粮草也给了锦囊,她拿出了自己的老本儿,老太太和老伴补发的三万块钱工资,厂里没有闲钱去给三千多工人去买煤,这些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是可以解燃眉之急。
下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去买优质煤?无巧不成书,马院长原来的手下就有一个管煤的,马院长和曲书记非常喜欢周秉昆,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对秉昆的喜爱和帮助,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这事儿虽然有些巧,巧在老太太手里有这些钱,也巧在马院长夫妻正好想感谢周秉义的弟弟,用私人的钱笼络人心,不行吗?有啥不行的?
我们常说格局,岗位分工不同,考虑的事情也不同,冬梅想到的是丈夫的安全,但是老太太想的更多,她希望女婿是一个优秀的干部,能像自己的丈夫一样,做点大事。
故事进行到九十年代,木材厂确实倒闭了,国庆和赶超失业后,只能去趴活,搬家、掏粪、力工,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总好过没有收入。
下岗工人的日子不好过,甚至是艰难的,吴倩请周秉昆帮忙给国庆找工作,但是军工厂本身也已经入不敷出,根本帮不上忙,从周秉昆饭店的状态看,也变得冷清了。
金属厂转产,总有人可以摸准时代的脉搏
剧中对骆士宾的事业也做了不少铺陈,特别是对彭心生和黎万全这两个角色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活力和动力,同样是工厂,同样面对困难,深圳的工厂在做什么?彭心生建议暂停生产拔丝,上线电子元器件。
剧中这个年轻人职高毕业,24岁,仅仅是一个入厂一年多的销售员,但他对形势和市场有自己的分析,结合特区的政策讲到电子企业和电子行业的未来,甚至提出在电子配件厂找铺面入驻,这些得到了骆士宾的欣赏,处于转型关键期,他选择了这个小伙子做厂长。
而剧中的年轻人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他没有推辞,机会来了就应该当仁不让,没有人会手把手告诉你一个百分之百会成功的方法,停产转产都会有危机,小金属厂和大军工厂一样都处于变革转型的关键时期,浪潮来了,勇气和智慧都不应缺席。
出国读书,对周楠的诱惑有多大?
骆士宾对周楠的势在必得,打乱了周秉昆和郑娟的生活,当周秉昆终于腾出时间想要跟孩子聊聊的时候,孩子其实早就准备好了,其实周楠的问题很简单,为什么要生下我?为什么不告诉我?
生下的主要原因是郑娟的养母觉得孩子是生命,不要放弃,生下之后是郑娟舍不得,想要仅仅作为自己的孩子养大,这种身世确实不光彩,但是就像周秉昆说的,你之所以这么优秀,全是你妈妈做得好,永远都要感谢她。
但15岁的周楠是很成熟的,他说自己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来面对自己人生的变故。
骆士宾出现在周楠面前时,他们彼此都没有惊讶。
骆士宾:是不是觉得我来找你,有点冒昧了?我的情况还有我的想法,水叔叔都说了,我就不再重复了,我来,想听听你的想法。出国,要提前做很多准备。
周楠:我听我妈的。
骆士宾:好好劝劝她,怕她伤心啊?
周楠:我妈听我爸的。
骆士宾:理解,这样我去找你大爷,他是北大毕业的,他看问题的格局还有高度要比你爸强得多,他出面比我们出面有质的不一样,你爸接受起来也会容易一些。你觉得呢?
周楠没有抵触,也没有拒绝,骆士宾也没有跟他说什么父子亲情,就是问他出国的事情怎么样,周楠的态度也很暧昧:我听我妈的,我妈听我爸的,但是我爸或许真的是听大爷的,骆士宾要他边走边说,他也没有拒绝。
水自流认为,谁不想要个有钱的爹呢?周楠曾经跟冯玥说过自己在北大和清华之间犹豫,说明他有自信,他是出国读书的,他好像没有什么理由拒绝,我们不能说这样想就不高尚,就对不起养育之恩,这是命运交给他的权利。
九十年代,三十几年前,孙赶超一家住在郑娟的老屋子里,肖国庆吴倩一家住在周志刚的老房子里,周秉昆郑娟因为要帮光明解决生活困难打算卖掉房子搬回老屋,周蓉还住在筒子楼,冯化成为了诗歌得奖找关系送礼很丢脸,冯玥的成绩一落千丈......好像生活并没有厚待某个人,时代并没有疼惜某些人。
听,《人世间》中时代敲出过重锤,人人都要在洪流中摸爬滚打,在自己的轨道上浑然不知却尽全力走下去。作为观众,我渐渐不敢去打开更新,我在期待更好的人间、更圆满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