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1)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2)

戳音频,让全国最好的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

高中《语文》第三册 2000年版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3)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4)

作者简介

徐志摩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5)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学习经济,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6)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7)

本周话题:那些插图我忘不了

从小学到中学,上过无数堂语文课。

现在回想起来,相比课文,

关于插图的印象其实更深刻。

那些熟悉的图画,就像一个记忆的开关。

帮助我们一次又一次回到童年,

走近那个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少年时光。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8)

一起聊聊,

你印象最深刻的课文插图是哪一幅?

这背后,还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同时,如果有难忘的课本插图照片,也可以通过中国之声微信留言发给我们,或者发邮件到征集信箱zhengji@cnr.cn

周五,“本周话题”的精彩留言会集锦“上墙”,并有机会获得64G优盘,期待你的故事!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9)

想重温童年时光吗?

每周一到周五晚八点一起听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让全中国最好的声音

演绎那些曾伴你成长的课文

与你一起入眠吧~

想听更多课文?

直接戳文末“阅读原文”,或进入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最精彩-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推出全新目录,所有精彩内容一览无余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10)

声明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系列朗诵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转载须完整转载,并署名来自“中国之声(zgzs001)微信公众号”。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文集 再别康桥徐志摩(11)

戳“阅读原文”,听更多精彩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