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1)

展览“破烂”是种什么感觉?

这个“破烂”可不是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那些早已不辨颜色的保护文物,也不是什么行为艺术,而是平民的贫穷生活中曾历经岁岁年年的真正旧物,满是破损和修补的痕迹,颜色陈旧,光泽暗淡,偶尔还带点污迹。

然而就是这么一种快被生活淘汰的东西,却开始了它的世界各地“巡展之旅”,成为时尚和美学赞美的对象。

至于为什么,我们先来一起看个展览。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2)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3)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4)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5)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6)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7)

法国Domaine deBoisbuchet举办的这个展览叫Boro -The Fabric of Life。

Boro,是日语的罗马音,翻译过来就是“褴褛”“破布”的意思。大家可以脑补日语里“Boro Boro”(破破烂烂)的语气,是非常羞于见人的。

这对于乍起暴富的人们来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这样的破烂衣服也能登大雅之堂?要理解Boro之美,我们先得聊聊它贫寒的出身。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8)

Boro是一种日本民间织物,源于江户时代本州最北,环境严酷的青森县,一个日本降雪量最高的地区,那里的气候只适合种麻,而世代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到了冬天只能穿上一层层粗硬的麻衣御寒。棉花要等到1892年铁路开通了才来到,而且在那时也是一般人家用不起的名贵材料。

贫苦人家衣衫单薄,人们遂把整块麻布、布碎和棉线相互拼凑缝合加强保暖效果,当做被褥、床垫或服装等。而麻不及棉布舒适保暖,当时就有了节省开支购置小块棉布,仔细纳缝在衣物之上的做法,密密层层的布片缝织形成了Boro。要是将Boro裁成睡衣穿用,就叫Boro Yogi;如果缝缀成床单之类的家居用品,便成为Bodoko。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9)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10)

在从前的青森,每当冬天到来,一家人会睡在一幅重十几公斤的麻布被子底下,因为只有一家人围成一团才能保暖,就算大家在白天有什么口角,晚上在被窝里都会忘得一干二净。

他们对麻纤维非常珍惜,连碎得不能纺的麻絮都填充到衣服内,薄布旧了便切剪重新再织成厚布。在物质贫乏的古时,人们会代代相传Boro织物,有破损就用布碎缝补,一针一线都是旧日质朴生活的见证。这些织物可持续使用惠及四代人,最后化灰回到大地。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11)

Boro的破旧有一种特别的时间韵味,有些衣衫的破损位置可透漏前人的生活习惯:前人洗衣用棍棒敲打,才打出这类破损感觉。时间久了,由于破破烂烂又缝缝补补,穿到街上太过失礼,只能用作室内衣物,又叫做“肌着”。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12)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13)

虽说被称为“破烂”,但从袖口等明显位置的鲜艳布料,或是碎布的纵横排布颜色搭配拼接上看,即使在物质受限的情况下,人们在打扮这件事上从来都是费尽心思。更美的是,由于从前大部分布料都用植物染料人手漂染,像今天的蓝染,日子久了,布料渐渐褪色,Boro的新布片和旧布片靛蓝色深浅不一,看上去更加细致淡雅,错落有致。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14)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15)

如果一味追求新鲜和奢华,恐怕很难理解手工旧物的美学价值。那是经年累月的时光感觉,是珍惜、情感和往事的印记。可以传给下一代的Boro是为了自己而作,为了家人而作,不停地在前人的缝补上再创作,代代接续下来,这样的美学非常生活,并且很强大,因为充满了细节、情感和想象,所以有着丰富的感染力。

去看展览,你能感受到Boro特殊的生命联系。想象它经过周而复始的破损和缝补,每纳一根线都与祖先后代相连,仿佛成为拓印在布面上的族谱。岁月将它打磨得柔软细腻,当一个小婴儿呱呱坠地时,就由Boro制作的垫布包裹起来,如同被家族的灵魂拥抱一般。对于迎接全新生命来说,没有布比继承了代代生命的Boro更合适的了。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16)

Boro被广为关注和日本民俗学家田中忠三郎不无关系,本身作为收藏者的他关注到了Boro布的艺术性和生态环保概念,发表了写真集《BORO》,并在日本各美术馆举办他收藏的Boro展览。想了解更多Boro,不妨找《BORO》看看。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17)

现在,这些时光久久浸染的Boro已成为一些收藏家的心头好,它的珍贵,在于时间、技艺、情感打磨出的独特色泽和质地,更在于“采纳万物,不弃纤毫”的朴素观念和“慢工造物”的用心投入,这样的观念和用心在现代已经非常难得。

始终认为,比天才艺术家更令人惊叹和震动的,是来自民间,来自普通人的劳动和生活之美。他们将平素生活化为素朴的艺术,诚诚恳恳地待物待己,那份认真生活的热情,是做人的美学。

最后,我们来瞧瞧运用Boro概念的时尚之物: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18)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19)

KIRIKO秉承Boro这种不浪费的精神,坚持日本传统面料。歪歪扭扭的走线,不规则的毛边,深浅不一的碎布拼出独一无二的夹克外套。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20)

与Levis推出的碎布牛仔裤。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21)

CONVERSE结合拼接手法的“Boro鞋”,有工艺美学感觉。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22)

Kapital的T-shirt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23)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24)

Luddite Original Boro Collection系列中每一单品,从浴衣到西装,都是创始人Rex从日本搜集的旧布,亲自缝纫拼贴上去,每件衣服都无可替代。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25)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26)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27)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28)

拿起针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编辑 | 朱文

图片 |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享独家稿件,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 blake@duxianghui.cn 如果喜欢,欢迎分享。谢谢。

不过是衣带渐宽人消瘦(我偏爱衣衫褴褛)(29)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对话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关注读享微博“i读享”

也欢迎你在今日头条、喜马拉雅和凤凰FM搜索“读享”关注订阅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