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查病高的基本方法有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噢诊。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对任何病畜在任何场所均可实施,并且多可直接地、较为准确地判断病理变化,所以是临床诊断疾病最基本的方法。

(一)问诊、问诊即向畜主了解畜群和病畜的生 活史与患病史,可在检查病畜之前施行,也可穿插于其他检查之中。问诊在畜群发病原因的诊断上,特别是猪病、羊病、禽病及经济动物疾病的诊断上尤为重要,通过问诊可把握进一步检查的方向和重点,在某些疾病的诊断上可提供重要依据。

病畜登记的基本内容和目的(病畜的基本检查方法)(1)

(二)视诊、视诊是用眼或借助器械观察病畜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识别疾病不可缺少的方法,特别对在大群家畜中发现病畜更为重要。视诊时,检查者站在距离病畜适当的地方,观察全貌,如精神、营养、姿势等,然后由前向后边走边看,即从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臀部及四肢等处,注意观察体表有无创伤、肿胀等现象。如发现异常,可稍接近病畜,进一步观察。最后让病畜运动,观察步行的状态。对体型较小的经济动物视诊时,可将被检动物放进笼内或小室内,最好在饲喂时观察。

病畜登记的基本内容和目的(病畜的基本检查方法)(2)

(三)触诊、触诊是利用手的感觉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通过触诊可以了解被检组织和器官的温度、硬度、敏感性及内容物的性质等。根据病变的深浅和触诊的目的又可分为浅部触诊和深部触诊。浅部触诊的方法是检查者的手放在被检部位上轻轻滑动触摸,可以了解被检部位的温度、湿度和疼痛等;深部触诊是用不同的力量对病畜进行按压,以了解病变的性质。在触诊胃肠内容物的性状,感觉腹水的波动时,常用冲击式触诊法,即以一手放在动物的背腰部为支点,另一手的4指伸直并拢或弯曲第二指节,垂直地放在被检部位,指端不离体表,用力行短而急的触压,以了解内容物的性状。借助器械进行触诊的,称为间接触诊,如用食道探管、导尿管等进行探诊。由触诊所感到病变的硬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1.捏粉样柔软如面团,指压留痕,除去压迫后缓慢恢复,见于组织间浆液浸润,如水肿

2.坚实硬度如肝,见于组织间细胞浸润,如蜂窝织炎。

3.坚硬硬度似骨,如骨瘤。

4.波动性柔软有弹性,指压不留痕,有液体移动感,见于组织间液体潴留而周围组织弹性减退时,如血肿、脓肿等。

5.气肿性压迫柔软稍有弹性,有捻发音,并有气体窜动感,见于组织间积聚气体时,如皮下气肿、恶性水肿等。

病畜登记的基本内容和目的(病畜的基本检查方法)(3)

(四)叩诊、叩诊就是叩打动物体表某部,使之振动发生声音,按其声音的性质以推断被叩组织、器官有无病理改变的一种诊断方法,多用于胸部、头窦、胃肠等的检查。小动物常用指叩诊,大动物使用叩诊器叩诊。根据被叩组织是否含有气体,以及含气量的多少,可出现清音浊音、半浊音和鼓音

1.清音是一种音调低、音响强而清晰、振动时间较长的声音。叩打健康动物的肺呈清音

2.浊音是一种音调高、音响弱而钝浊、振动时间较短的声音。叩打不含气体的组织、器官时呈浊音。

3.半浊音介于清音和浊音之间的声音,其音响较弱,稍带清音调,叩打肺缘时呈半浊音

4.鼓音较清音高,音响较长,振动有规则,类似敲鼓的声音。叩打含有多量气体而组织弹性稍松弛的空腔,即产生鼓音。健康牛、羊的瘤胃及马的盲肠基底部呈鼓音。

病畜登记的基本内容和目的(病畜的基本检查方法)(4)

(五)听诊、听诊就是听取病畜发出的和体内器官活动时产生的各种音响,根据音响的性质以推断发病器官的病理变化。直接用耳听取音响的,称为直接听诊,主要用于听取病畜的呻吟、喘息、咳嗽、喷嚏暖气、磨牙及高朗的肠音等。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称为间接听诊,主要用于心肺及胃肠检查。

病畜登记的基本内容和目的(病畜的基本检查方法)(5)

(六)嗅诊、嗅诊就是借嗅觉器官嗅闻病畜的排泄物、分泌物、呼出气、口腔气味以及深入畜舍了解卫生状况,检查饲料是否霉败等的一种方法。嗅诊在诊断某些疾病时有重要意义。如牛酮病时,呼出气带有丙酮味;肺坏疽时,鼻液及呼出气具有难闻的腐败臭味;胃肠炎时粪便恶臭;尿毒症时,皮肤或汗液带有尿臭气味。

病畜登记的基本内容和目的(病畜的基本检查方法)(6)

以上多为理论性知识,要运用到实操,还要多结合病畜、病情、环境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