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自己的“思考能力”怎样?

这里所说的“思考能力”,并不是指你能不能聪明地解决原子弹发明这种程度的思考,而是指,你能不能理智地对待和处理那些发生在你身上问题的思考。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尽管都具备不错的思考能力,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效地用好自己这种思考能力。这就很容易导致我们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那怎么样才能够改善这种情况,让我们更好地发挥出自身思考能力的潜能,培养出深度思考和明智思考的能力呢?

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人类大脑的思考机制。

12个有意思的心理学小窍门(如何拥有深度和明智的思考能力)(1)

大脑的思考特性

有一本书叫做《思考的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是行为经济学的经典书籍。

这本本对投资、市场学、经济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作者相关的研究更令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中书中的一些对于思考的论述,我觉得很有价值。作者说到,人类在思考时,都会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们思考时“不理智”。

是哪三种呢?

第一,人倾向做容易作出的决定,而不是最佳的决定

当人要作出决定时,通常使用两套系统的其中一套。

系统一主要根据当下的感觉,作出快速的判断,简而言之就是对事物的直觉。而且系统一使用起上来,毫不费力,比如说“5 5=几”,你一看就知道等于10;看见他人表情不满,你不需要分析就知道他处于生气状态中。

而系统二,则牵涉刻意地使用理智分析、考量、计算相关资料。例如计算“55x55”就需要用到系统二。如果你不控制自己刻意计算,根本就不会知道答案。

也就是说,系统一是自动反应的,而系统二则需要刻意思考。

所以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为了保存精神能量,能不运用系统二就运用;就算去运用,能简便思考就简便思考。

这就导致,我们面对困难的决定时,我们很容易做出一个看似合理的决定便放弃继续思索其他可能性,以节省系统二的能量。

想一想,网上这么多虚假信息,你有没有在不经思考的情况下,就接受了这些信息传达给你的观点,然后做出有情绪的判断?

12个有意思的心理学小窍门(如何拥有深度和明智的思考能力)(2)

第二,把熟悉的东西当做是思考清晰的东西

我们很容易把那些已经存在且熟悉的东西,当成已经是自己思考后的东西。

好比别人跟你说:“不要经常忙着工作了,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听完之后,你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心想生活就应该如此。

但这句话,真的是你已经思考过后的结论吗?没错,生活确实不止苟且,也存在诗和远方。可是这些“诗和远方”,轮得到你选择吗?

这就是这句话的问题所在。因为这句话,是建立在一个“生活能够被我们选择”的前提下而得出来的结论。

问题就在于,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轮不到自己去选择。生活能不能被我们自由选择,还需要建立在我们有没有足够的钱,以及当下的环境和其他情况允许等条件上的。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的允许,我们的生活只有且只能苟且了。

当这些句子的熟悉感和巧妙的韵律感,让我们念起来有一种相当舒服的感觉,那根据上面的讨论,这种认知放松的状态,就很容易令我们不假思索地认同句子的内容。

当然用这些句子作为自我激励,或者辅助思维也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本末倒置,以口号代替我们的思考就不太好了。

下次看到这些句子时,试一试启动一下系统二,思考一下他们实际上指什么?

这会让你思考的时候,更加清醒和深入。

12个有意思的心理学小窍门(如何拥有深度和明智的思考能力)(3)

第三,在做重要的决定时,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思考状态

人在做决定时,会分析相关的资料。

可是,在决策过程中,人们甚少会把“自己的决策过程”纳入考虑因素。我们很容易有种“客观的错觉”,以为自己所见之事,就是在反映现实。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无时无刻都受到不理智的因素而影响抉择,这点相信你和我都不是例外。

有一种谬误叫自我服务谬误(Self-Serving Bias),就是指人普遍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包括高估我们免受上文所述的现象影响的能力:多数人都会以为这些现象只适用于其他人,但不适用于自己。

虽然了解到这些认知谬误之后,我们未必能够立刻消除它们,但至少能让自己意识到,自己眼看的未必为真。

当带着这个意识做决定时。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状态:自己在什么心情下做思考的?还有其他没有被考虑到的可能性吗?我是不是执着一种想法,看不到其他信息呢?

养成做决定时检视自己的习惯,相信对理智抉择相当有帮助。

12个有意思的心理学小窍门(如何拥有深度和明智的思考能力)(4)

提升思考能力的三个建议

现在我们对于大脑的思考机制,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我们至少能够做到理智思考了,但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呢?

在现代社会,学习思考方法可能和过去很不一样。因为当今是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几乎任何议题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大量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发表信息。

举个例子,二十年前你要买一部相机,你可能会找一个可信的朋友,听取他意见后再作决定。但现在我们想买什么,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就能找到不同相机的评测,信息变得越来越廉价。

当然,要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到有用的却非常困难。所以思考能力,就是让我们更好处理纷杂的信息,同时让信息去芜存菁的能力。

这里分享三个建议:

12个有意思的心理学小窍门(如何拥有深度和明智的思考能力)(5)

第一,博览群书,而且要读对的书

早前去听一个讲座,有个嘉宾说现在任何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所以其实没必要看太多的书,只集中训练批判思维就好。

这个说法有点像对厨师说,因为所有食材都能够在市场上买到,所以我们只要专注练习控制火候去练习厨艺就行了。

这是不是很荒谬?这个说法最大的问题就是,思考很难脱离背景脉络,而且人类整合、思考新信息的能力是网上那些搜索引擎无法企及的。

例如我曾经看到一个例子,有个医生处理甲醇中毒个案,他果断狂灌病人5公升啤酒最终脱险。原理是肝脏会优先代谢啤酒中的乙醇,以致有毒的甲醇不会被身体吸收。这个决定背后显示医生对酒精的化学性质、人类的身体结构有透彻的了解,方能当机立断。

所以说,要提升思考能力,必须阅读相当份量的书本,或者能系统讲述某方面知识的书本,以此为大脑提供思考的素材。

这时就要转到要读什么书的话题了。

如果你想通过看书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最好找一本你对书籍内容有朦胧认识的书,或者说有一定了解,但不是完全看得懂的书。为什么呢?

因为当我们学习新信息时,其中一个极为重要消化新信息的方式,就是思考新信息和已有信息的关系。当新旧信息互相连结,再想起旧信息时,就会立刻联系到新信息,从而更好地让我们获得理解。

如果新信息无法和已知的信息建立关联关系,那么新信息便会好像一个和外界无联系的孤岛,渐渐被隔绝,然后就被我们忘记了。

所以说,一本对你而言的好书应让你吸收到新信息,也可以重构你对已知信息的看法。

当我们脑海中一些核心的信息、信念经不同的书本洗涮、冲击,自然就能成为我们思考的基石。

12个有意思的心理学小窍门(如何拥有深度和明智的思考能力)(6)

第二,学一点逻辑和思考方法基础

如果要说和思考能力最相关的学科,莫过于逻辑和思考方法。

学习逻辑和思考方法,有助于辨别为什么有些论点站不着脚。举个例子,有些人随地丢垃圾,你批评他们,他们就会反驳说:

为什么不能随地扔垃圾?不随地扔垃圾,地面上就没垃圾,没垃圾,环卫工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难道你想让环卫工人都失去饭碗吗?这便是经典的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种类的谬误。而提升深度思考能力,可以让我们在接触有谬误的论点时立刻反应过来,并明确指出问题出现在哪里。

例如上面的例子,是不是我们不随地丢垃圾,环卫工人就失去饭碗呢?肯定不是了,因为地上的很多“垃圾”,不一定都是由“人”丢的,可能是落叶,可能是台风过后的脏乱,甚至长期积聚的尘土等,这些都需要环卫工人去处理。

我们不随地丢垃圾,只是减轻他们的辛苦而已,跟他们的失不失业关系不大,没必要夸大其中的因果强度。

所以,掌握一些逻辑思考知识,就可以针对这些谬误做出思考。

第三,扩展自己的社交圈,接触持有不同观点的人

第三个建议可能有点出乎意料。为什么拓展社交圈有助提升深度思考能力呢?

在说明之前,我先分享一个著名心理学实验:路西法效应。在实验中,一群心理正常的大学生被随机分成两组,在一个模拟的监狱扮演囚犯和狱警。

结果令人非常惊讶:狱警在数天以后就化身为令人害怕的魔鬼,对囚犯诸多欺压、侮辱。囚犯也似乎忘记了他们只是实验的参加者,大部分对狱警唯命是从。实验最终趋近失控,不得不中途腰斩。

实验中的大学生理应有基本的独立思考能力,可是在社会情境的巨力下,他们大部份都会作出违背常识的行为。这个实验说明,其实身处的群体对我们的影响远超想象。

如果某人社交圈子狭窄,及所属团体不鼓励理性讨论,或者经常传播一些负面、灰暗、社会不公的信息,那他的思维就很容易受群体思维(Group thinking)的影响。

群体思维说明,人都会有和群体行为趋同的倾向。当中原因可能是因为希望被群体接纳。有时群体思维足以蒙蔽认知能力(注意:不等如思考能力)非常强的人。这就为什么一些被捉去从事传销的人,会被洗脑成为其中的一份子的原因。

所以如果要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和不同观点的人交流很重要,其一是可以避免自己过分着迷某种观点;其二和不同的人交流,可以学习观看世界的不同方法,以及从他人的意见中修饰自己的观点。

只有这样做,我们的思考能力才会变得更有深度,眼界也更开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