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首必背古诗词绝句杜甫(015每日一诗杜甫烽火连三月)(1)

每日一诗|腹有诗书气自华

家书,自古以来便饱含了中国人最隐秘却又最深沉的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DNA。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是边塞诗人岑参对亲人的浓浓思念,“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旅途诗人王湾度对亲人的亲切问候,“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是诗人袁凯对亲人的情深意长,杜甫一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千古传诵。

家是我们的心灵港湾,家书承载着亲人间深深的依恋和血浓于水的牵挂。今天,我们来赏析杜甫的这首《春望》,堪称句句经典的名篇佳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6首必背古诗词绝句杜甫(015每日一诗杜甫烽火连三月)(2)

唐代诗人杜甫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草木深:草木茂盛,暗指人烟稀少。

溅泪:流泪。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指整个春天。

抵:值,相当。

搔:用手指轻轻地抓着。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不胜:不能承受。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春草也无情地肆意生长。

时局颓势,看到花开也潸然泪下,听到鸟鸣也心惊胆战,徒增离愁和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整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家书可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我的白头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36首必背古诗词绝句杜甫(015每日一诗杜甫烽火连三月)(3)

杜甫|春望

【赏析】

全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将诗人的爱国之情层层推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颔联分别,尾联则

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从国都的萧瑟,到观花而泪流、闻鸟鸣而心惊,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抒发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强烈悲愤之情,饱含着兴衰感慨。

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由对国家命运的深思,过渡到对自身际遇的感慨和对家人的思念上,字词句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在感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余,又多了一层对衰老的焦虑,对仗精巧,声情悲壮。使全诗尽显悲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