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大禹分天下为九州,青州为其一。青州不仅包括现在的山东,而且还包括辽宁。现在辽宁辽河以东地区之前称辽东,首府是辽阳。自周分封天下,辽东为汉族燕国属地,秦统一六国时燕国太子丹在辽阳一带抗秦就死于太子河(时称衍水),经两汉时期的辽东郡、三国时期的公孙氏、明朝,期间虽然有多个少数民族东胡、契丹、女真等在此生息,但此地与中原汉族政权联系仍然紧密。明朝,辽东地区以辽阳为中心建立辽东镇——辽东指挥使司,辽东的民政归属山东布政使司(即山东省)。辽东、山东同属一省管理,官方、民间联系更加密切,初见“辽鲁一家亲”。还有,明朝建立后特别是云南平定后,大批远征并驻守云贵的军队人户陆续北上驻防山东沿海、辽东沿海,其中也有先住山东后又移住辽东的,也因两地同属一省民政,两地民众互动迁徙更为畅通便利。

清初,满族入关之后,因恐东北龙兴之地被汉族及其他民族占据,整个东北作为禁封之地,续修边墙,禁止人员进入开垦。不过几十年后的康熙、乾隆年间,不得不开禁允许关内民众迁徙东北,以巩固边防。自此,关内有山东、河北等省大量人口迁往东北,称闯关东、创关东,山东人占其中的60%至70%。据了解,山东民众闯关东大多经海路前往,有的直接往北边的吉林、黑龙江、东内蒙古地区去,也有不少人先在辽东半岛——辽南一带住脚,之后再北边去的。到清末民初闯关东的山东人已遍布整个东北,自然地东北、山东两地就一家亲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美丽的充满着正能量的神话故事,里面也有山东和东北(黑龙江)的一段历史渊源哈,这个故事在山东流传极广,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的版本,但大致如下:

这个秃尾巴老李是山东人,在他出生的那天,据传说是阴云密布,刮风不止,一会儿东风,一会儿刮西风,过会起南风,最后还有北风,总之,就是东西南北风四处刮旋风,刮风不说,这些不正常的风过去之后,又下起瓢泼大雨。就在这种环境下,这个秃尾巴老李出生了,同时这个孩子不像一般的婴儿,不仅是长得浑身黝黑,个头还非常大,而且最不可思议的是,他长了一个特别大的尾巴,这个就比《封神演义》里边的哪吒出生,瞅着还离奇。一个婴儿长大尾巴,你看上面是像人,再看下半身,就像龙。

东北和山东是同一个地方吗(山东和东北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1)

这样一来,直接把他妈当时吓昏过去了,他妈昏过去不说,他爹更来劲。要说这喜得贵子,本来是挺高兴的事,他爹老老李在外面种地都顾不上了,顶着大雨,从地里回来。可回来一看,生了这么个儿子,按照过去人讲,这叫不吉利,在这种又气又急又堵心的情况下,老老李顺手拿起菜刀,奔孩子的尾巴剁去了,结果只砍掉了半截尾巴。但是这婴儿本来就不是一般人,尾巴被剁掉一段之后,他疼得难受,一下子就腾空起飞了,因为孩子少了半截尾巴,又姓李,父母没来得及给他取名,他就直接疼跑了,索性就叫秃尾巴老李了。

东北和山东是同一个地方吗(山东和东北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2)

秃尾巴老李一路上是火花带闪电来到了东北,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但那个时候叫白龙江。那时候的白龙江,就是纯粹是北大荒,管着这条江的白龙,动不动就作妖,就跟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龙王似的,要是不给他祭品,要么不下雨,干旱着当地;要么就下大雨,发洪水祸害人。当地本来没多少人,被这个白龙一折腾,更没有人了。附近只有一个老头勉强活着,因为他也没地方去,也无儿无女无牵挂,索性就开点荒,糊点口。

东北和山东是同一个地方吗(山东和东北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3)

结果就有那么一天,这老头正在开荒种地的时候,秃尾巴老李来了,神通广大的他,早都可以变成人了,所以就变成了一个又黑又粗壮的棒小伙子。反正也没地儿可去,就跟老头商量,借住一宿行不行,这老爷子也是一个人,无所谓,就同意他住下了。等秃尾巴老李住一夜之后,发现这地方不错,土地肥沃,物产丰美,挺适合自己的,他就不想走了,然后跟这位老人说,自己也没有家四处流浪,干脆留在这里,俩人做个伴儿,互相照应点,行不行呢?老爷子孤苦伶仃,一想也挺好,那就留在这儿吧,愿意干点啥就干点啥。

东北和山东是同一个地方吗(山东和东北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4)

就这样,老头继续开荒,秃尾巴老李在家里帮着收拾屋子做饭,爷俩挺对脾气,突然有一天,老李问老人,你这一天能开多少荒地呢?老人很无奈,说环境恶劣,自己身体也不好,干不了多少活。秃尾巴老李当即表态,自己更有力气,在家收拾屋子有点对不住老人,干脆就替老人干活去。其实老人早就有这想法,但毕竟孩子算是“客人”,朴实的东北人也不好意思指使客人干活,可是小伙子主动提出来了,那就顺水推舟答应了。

于是,等到第二天吃完早饭,秃尾巴老李就去开荒了,正常来讲,上午干活,中午得回来吃饭,但是老李没回来,老头儿就着急了,想出门去看看,别是这孩子太诚实,光吃饭不干活,累坏就不好了。可是,老人还没等走到开荒的地里,就听见呼呼刮飓风,然后就看见地里的砂石土块,杂草树木全被大风卷走了,地上哪有什么小伙子?明明是一条黑龙在上空打转,黑龙所到之处,地面瞬间平整,荒地旁边有个树堆儿,拔起的大树已经堆得像小山那么高。

东北和山东是同一个地方吗(山东和东北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5)

老人在惊讶之余,没敢多说直接回家了,到了晚上,秃尾巴老李打又变成了小伙子模样,老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问他累不累。老李说自己最近很长时间没干活了,适应一下就好,老人接着话茬夸了老李,一身劲儿不得了,挺厉害。秃尾巴老李听他这么说,就猜个八九不离十,索性直接问老人,是不是看着自己干活了。话到这份上,谁也别藏着掖着了,老李最后介绍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承认自己确实是龙,但挺不容易,让父亲给尾巴砍掉了,只能流浪在外,无家可归。

这一老一少敞开心扉后,更加没有芥蒂,老李担心老人害怕,老人说这么个神奇的小伙子在自己身边,求之不得。但秃尾巴老李又说道,如果要长期生活在这里,必须到水里去,毕竟自己是龙,离开水太久也不行,所以得住在白龙江。听到这话,老人提醒小伙子,这江既然叫白龙江,主人就是小白龙,你这黑龙住进去,恐怕不容易,如果那白龙是个好说话的主儿,也不至于经常作妖,害得这里没什么人了。

东北和山东是同一个地方吗(山东和东北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6)

老李一听这话,立刻来了精神,正好自己也没地儿可去,收拾了白龙,为民除害,还能给自己找个家,两全其美。不过他也考虑到白龙神通广大,自己可能无法单独对付,便请求老人帮忙,等看到他跟白龙打起来的时候,老人守在江边就行,江里冒出黑沫,就往里扔馒头,江里要是冒出白沫,就往里撇石头,只要坚持这么干,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帮助。因为冒黑沫,就是秃尾巴老李浮出水面,需要补充体能了,这时有馒头就等于“加血”,反过来说,白沫是小白龙需要补充营养,给他砸石头,轻者伤他一下,重者可能就硌坏牙,大大降低他的攻击力。

东北和山东是同一个地方吗(山东和东北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7)

作战计划就这样定下来了,两人接着就开始准备物资,白天捡石头,晚上蒸馒头,跟平时开荒差不多,也没有吸引白龙更多的注意,等到物资储备充足了,秃尾巴老李显出真身,冲向白龙。两条龙一斗,当然非常热闹,江水也是一个浪头接一个浪头,掀起数丈高,老人守在江边,看得有些害怕,但更不敢走,只能不错眼珠低在江边盯着,不一会儿,黑沫从江里涌上来,老人就扔几个馒头进去,再过一会儿,白沫儿上来,老人开始往里撇石头。应该说,秃尾巴老李斗了一天,非常疲惫,老人扔馒头和石头,更是腰酸背痛。

东北和山东是同一个地方吗(山东和东北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8)

好在他们都没有白白付出,经过一整天的打斗,黑龙打跑了白龙,秃尾巴老李成为了江里的新主人,更不像当年的白龙一样,要吃要喝祸害当地人,不仅下雨及时,当有渔民来打渔捕捞的时候,他更保证江面风平浪静,使得所有人出入平安又满载而归。当地人呢,都得到了秃尾巴老李的照顾,北大荒也慢慢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物产,为了纪念秃尾巴老李,这条大江就正式改名为黑龙江了。

民国和新中国建立初期山东人口仍在向东北小规模迁徙。解放战争初期,为争夺控制东北,山东八路军、解放军在罗荣桓等率领下有6万多主力或渡渤海或经陆路山海关来到东北加入东北民主联军,占来东北部队11万中的大部分。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资源丰富,工业水平为全国最高,山东又有各类工人、学生进入东北各个工业部门和各类学校,其中以煤矿、林业、重矿、冶金部门为多。直到1970年代的文革期间,山东仍有一些农民为逃避计划生育或政治压力而“盲流”东北。在这之前,两地之间的人户流动只要是山东流向东北,不过现今人户流动方向发生逆转。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来,山东经济发展迅速,正吸引着不少祖籍山东的东北人返回山东祖居地打工、就业。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