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港交所将修改上市条例,以尽快招揽硬科技企业前来交易。
港交所(00388)计划放宽对硬科技公司来港上市的收入要求,最快本月内公众咨询,目标在年底前敲定计划。有传港交所将再次修改上市条例,引入第18C章,让人工智能、晶片、自动驾驶及智能制造等“硬科技”企业在港上市,但这些企业也需要符合特定条件,包括商业化前公司的IPO市值要求最少达20亿美元(约156亿港元),已商业化公司的营收门槛,则由现时5亿港元降至介乎2亿至3亿港元,市值要求则需达到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
港交所发言人回应称,将继续推进各项措施,以确保市场和上市制度具有足够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会不断完善监管。目前正在研究在上市规则中新增一个章节,以满足产品商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的大型科技公司上市融资需求。最快本月内咨询,年底前落实。
商业化企业营收门槛降至2亿
事实上,港交所为了提高香港市场竞争力,在2018年4月已放宽了上市条例,容许同股不同权公司在港上市,其后小米集团(01810)便成为第一家以同股不同权形式在港上市企业,以及吸引到阿里巴巴(09988)自2012年私有化,再度在港上市集资。
同年港交所又修订了《上市规则》,新增了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为未盈利和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创设了上市条件,降低了上市门槛,为初创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平台。而事实也证明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后已取得一定成果,至今香港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
提升金融中心国际竞争力
此外,有见中概股于美国的上市风波持续,不少中概股被美国有关部门多次发出通牒要求退市,港交所于去年11月又放宽第二上市的产业及市值要求,为中概股回流做准备,包括毋须证明属“创新产业公司”及最低市值规定将降低至30亿元等,因而吸引了大量的中概股回流本港上市。
近年硬科技企业已成为创投资金的新宠儿,故此今年2月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公布财政预算案期间已表示,证监会及港交所正检视上市规则,考虑容许“从事先进技术且具规模”但未有盈利和业绩支持的科企来港集资,以配合有关研发的集资需要。
当时业界便表示,监管机构需清晰厘定何谓“先进技术”,而且普遍认为放宽上市门槛最终能为本港带来更多上市选择,有利资本多元化发展,而且能配合本港成为创新科技中心的定位。
话你知 | 硬科技——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
硬科技英文为Key & Core Technology,早在2010年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提出,意思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以及持续累积技术的关键原创科技。
“硬”的意思就是指这些技术有极高的技术壁垒,但同时这些技术也具备明确的应用范围,有能力引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目前硬科技泛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科技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变革,但不同阶段的科技发展也有不同的阐释,硬科技是指未来5至10年内能实现的尖端科技,而且已普及应用在人们生活中,最初有关的技术只有少数人掌握,但当技术开始被全球广泛使用,逐渐会被改称为“高科技”,而蒸汽机的发明至普及化的过程便是最佳例子。
从2019年A股科创板成立开始,硬科技已成为不少投资者间的热门名词,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已有不少硬科技企业,而且早已成为创投资金的宠儿。
不过,一般投资者常会把硬科技与“黑科技”混淆,后者其实是动漫术语,意思是指超出人类知识范围的科技,以及具突破性及难以想像的科技产品,黑科技一般仅能提供实验数据及测试设备等,通常需要20至3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才能实现商业应用。但近年电子钱包、人脸辨识及指纹解锁等由于也属难以想像的新科技产品,因而被称为“黑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