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初升高”招生方案出台

赤峰初中学校怎么报名(赤峰初升高)(1)

红山晚报

2022-5-9 16:41 · 来自内蒙古 · 红山晚报官方账号

近日,赤峰市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出台,学生初中毕业标志着人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记者根据学生和家长关心的招生录取方面的有关问题,以及市教育局对“初升高”考生及家长的相关建议和提示,进行了关注报道,希望能对这些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

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

今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已经出炉,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由市中招办统一网上录取。记者注意到,全市41所汉授普通高中学校统招计划为26443人,全市7所蒙授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1542人,全市28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为14520人。其中,在汉授普通高中学校中,赤峰二中统招计划为768人,赤峰四中统招计划为720人,赤峰四中桥北新校统招计划为675人,赤峰实验中学统招计划为540人,赤峰红旗中学统招计划为880人,赤峰新城红旗中学统招计划为960人……

此外,在招生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按照核定招生计划,赤峰二中、赤峰蒙中、赤峰学院附中、赤峰新城红旗中学“国际班”、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松山蒙中)“珍珠班”和“网球班”、赤峰昭乌达中学(民办)、红山区光明学校(民办)、赤峰红山印象中学(民办)、赤峰弘亚学校(民办)、元宝山挚诚学校(民办)、赤峰荷马实验学校(民办)、蒙东演艺学校(民办)、松山外国语学校(民办)及职业学校可面向全市招生。其中,赤峰学院附中主要招收红山区考生。赤峰新城红旗中学“国际班”主要面向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招生,面向旗县招生每个地区不超过3人。松山蒙中“珍珠班”“网球班”面向其他旗县区招生,每个地区招生人数分别不超过学校面向区域外招生人数除以12。松山外国语学校以面向“三区”招生为主,面向其他旗县,招录的高分段学生每个地区不超过3人。

除以上学校外,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其他普通高中按要求招收属地考生,不得跨旗县区招生。招生基本原则是“县域为主,有限流动;自主选择,择优录取;公平公正,阳光招生”。所谓“县域为主,有限流动”,就是普通高中学校(市直属及民办学校除外)招生以旗县区域内招生为主,同时根据考生需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按一定比例面向旗县区域外招生。“自主选择,择优录取”是指根据学生志愿,市中招办按照考生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公平公正,阳光招生”是指从报名、考试、阅卷、查分、填报志愿直到录取,整个过程体现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原则,保障每个学生的合法权益。网上填报志愿、网上阅卷、网上录取,为每一位考生提供公正、公平、均等的选择机会。

试点普职融通班招生

除普通高中招生外,今年赤峰还将探索普职融通教育,试点普职融通班招生。

这个招生模式是按照县域为主的普职融合“1 2”人才培养方式进行的,即高一后职普分流,构建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兼具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体系开放、渠道互通和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普职融通班招生工作与高中招生工作同步,被录取到普职融通班的学生高一学籍注册在中等职业学校。通过高一学年末“分流”考试后,达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的学生,可转变为普通高中学籍。

此外,中等职业学校市级重点专业实施全市范围招生,在此教育部门鼓励考生跨旗县流动,根据成绩和自身爱好特长,报考相对应的中等职业学校市级重点专业。

选择普高还是职高均是成才路径

每年的毕业季,赤峰市教育局均通过一封公开信的形式,把国家、地方的教育政策、总体要求和基本情况向“初升高”的学生和家长进行简明介绍,给学生和家长以相关提示,今年也不例外。

赤峰市教育局在公开信中提到,目前,初中毕业有两条成才路径可供选择,一是读普通高中,二是读职业学校。人生成长发展之路努力固然重要,但选择更为重要。对于考生和家庭而言,选择的总体原则就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建议家长和考生一定要立足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根据时代发展形势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孩子成家立业等人生发展的地域范围(在赤峰发展还是到外地发展),合理规划,理性选择一条适合孩子发展的人生之路。

在此,赤峰市教育局在公开信中也提醒考生及家长,要在初中学校的指导下,及时关注赤峰市中考招生信息网(http://www.cfszk.net/),全面及早地了解有关招生政策。例如:2020年开始,无论就读普高还是职高,都必须网上报名录取;要了解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招生比例、跨区域招生的学校及招生名额、初中校长实名推荐制等有关情况;要了解关于报名、考试、填报志愿的工作流程,记住网上填报志愿的批次、填报时间和考生的重要信息,避免延误填报志愿。

此外,赤峰市教育局在公开信中郑重提醒,对于报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家长和孩子要在初中学校指导下,提前做好新高考有关政策的深入了解,在选课走班总体要求下,做好学业和心理上的双重准备,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很多家长和孩子还是停留在过去的传统认识上,对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和我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办学成果还不太清楚,因此要对此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进而做出理性的选择。

全媒体记者:杨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