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总结(小学教师考试重点总结)(1)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试卷结构

模块

比例

题型

教育基础

20%

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学生指导

班级管理

30%

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学科知识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

50%

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合计

100%

单项选择题:约27%

非选择题:约73%

第一章-教育基础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简答题五星级重要知识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重点掌握)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重点掌握)

✎教师劳动特点

✎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二章-学生指导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简答、材料分析题五星级重要知识点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学习的分类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方法

第三章-班级管理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简单题、材料分析题五星级重要知识点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班集体建设的条件(重点关注)

第四章-学科知识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五星级重要知识点

✎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教学设计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五星级重要知识点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9个)

第六章-教学实施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五星级重要知识点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重点掌握)

✎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

✎小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第七章-教学评价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教学设计题五星级重要知识点

✎教学评价的原则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指标

强化练习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课堂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但实际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

问题:

(1)请对材料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析。(10分)

(2)谈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方式的转变。(10分)

材料二: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它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问题: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以评述。

教学设计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写得那么生动逼真?(10分)

(2)以高年段小学生为对象,拟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重难点,设计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教学过程。(20分)

【参考答案】

材料分析题

一、(1)小组合作学习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也只有有效的小组合作,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

材料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贴近学习实际的、有选择性、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思考价值的任务。并不是如材料中老师或学生随意制订的一个问题或任务。

其次.材料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前后座位的同学组合,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三,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冷场或过热场面的时候,要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学习合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第四,讨论结束后请固定学生发言,也未曾注意让小组学习中的每个成员机会均等地参与,许多学生知识处于“旁观”“旁听”的地位,并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学生发言用“我认为”“我觉得”,表明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了合作意识。

(2)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二、优点:上述片段中,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搭起了意义对话的桥梁。师生对文本的作用是积极的,获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学生反复接触课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和同学对话,实现了多元对话的过程。

缺点:片段中教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是大力赞赏,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以上片段中,后三位学生的回答明显已经偏离了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这些只是乌鸦的几个小缺点,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是非不分。

教学设计题

(1)①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②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③用词准确,表达合理。

(2)教学重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掌握生动准确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3)教学过程如下:

一、学生自读课文.交待学习方法、任务

出示自学提纲:

1.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二、点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

1.点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板书:变化多、变化快)

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点名读.提问:

(1)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只回答出“傍晚时的火烧云”不确切,应根据“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时的火烧云”。

(2)课文哪里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

(3)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

不强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书:五光十色、变化异常)

(4)有感情地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

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先讲了什么?(先讲火烧云从西烧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

出示句子、推敲词语: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里的“烧”可以换成什么字?比较一下为什么在这里用“烧”字?

可以用“红”字代替,但用“烧”字更为准确。原因:(1)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彤彤”重复;(4)和后面“着了火”呼应。

有感情地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写了什么?(再讲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学生通过对“这地方的火烧云……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表示颜色词语的推敲,知道准确地写出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最后讲了什么?

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色彩斑斓,变幻莫测)

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语调的轻快流畅。

4.引导学生领悟写“形状”变化的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各种动物,先写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读:(边引读边投影演示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

生:一匹马。

师:马的样子——

生:……

写狗和狮子的段也如此引读,读中体会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5.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体会作者写出的逼真的观察火烧云时的真实感受。

能用一个词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无比。

6.总结、扩展。

(1)点名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

(2)背诵课文。

(3)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

小学《综合素质》

试卷结构

模块

比例

题型

职业理念

15%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教育法律法规

10%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5%

文化素养

12%

基本能力

48%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写作题

合计

100%

单项选择题:约39%

非选择题:约61%

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题五星级重要知识点

✎素质教育的内涵(此知识点非常重要,结合历年真题复习)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非常重要,结合历年真题复习)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对教师行为的要求

✎现代教师观(非常重要,结合历年真题复习)

✎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题五星级重要知识点

✎重要法条提示:教师权利与义务

✎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第五条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题五星级重要知识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第四章-文化素养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题五星级重要知识点

✎传统文化知识

✎西方美术发展史

第五章-基本能力

出题方向:单项选择、材料分析,写作题五星级重要知识点

✎材料审读

✎答题步骤

✎答题技巧

✎联言命题、选言命题

✎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

✎文章的构成要素

✎议论文写作

✎记叙文写作

材料一: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订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评价标准。(14分)

材料二:

某小学教师陈某,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为了更好地教学,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此,他攻读了在职研究生,开始了他的因教促学、以学促教的在职进修。坚持三载,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从此,刘老师立下誓言“学习、学习、再学习”,每天的业余时间和节假日都被他合理地安排为书香生活。正因如此,工作十多年来,他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均做出了突出成绩,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教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一、教师的评价标准比较恰当,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观的具体要求。

首先,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材料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将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其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教师一方面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强调全面发展,针对只有特长而其他学科成绩不良的适当降格评价,对于文化课成绩好,没有特长的学生,也鼓励他们全面发展。

再次,素质教育关注全体学生,保证教育公平。材料中,教师对学生个性评价的方式,让很多以前的“差生”也找到了自己成才的合适途径,获得了更多的自信,促进了所有学生的发展。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一方面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以个性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二、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值得广大教师学习。

首先,陈老师的做法践行了终身学习、不断进取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要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勇于探索教育科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材料中,教师攻读研究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他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均做出了突出成绩。体现了其终身学习的师德规范。

其次,陈老师的做法践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教师兢兢业业,认真研究,认真教学,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体现了其爱岗敬业的师德规范。

因此,作为教师,要尊重教师职业道德,认真负责,不断提升自己知识和教学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更多详情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青年人教师资格考试网(qnrcnteacher )”第一时间获取教师资格考试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