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飞翔最近用了一周时间读完了贾平凹最新长篇小说《暂坐》,就阅读的整体感觉而言,笔者认为这是贾平凹继《浮躁》之后,最能传递时代精神,最能表达现代人生活和情绪,最能揭示人生真相,最能代表贾平凹文学理想和精神追求的一部长篇佳作无论是小说的主题思想还是艺术手法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达到了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一个新高度,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表达日常生活句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表达日常生活句子(日常生活的哲学表达)

表达日常生活句子

作者:史飞翔

最近用了一周时间读完了贾平凹最新长篇小说《暂坐》,就阅读的整体感觉而言,笔者认为这是贾平凹继《浮躁》之后,最能传递时代精神,最能表达现代人生活和情绪,最能揭示人生真相,最能代表贾平凹文学理想和精神追求的一部长篇佳作。无论是小说的主题思想还是艺术手法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达到了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一个新高度。

《暂坐》以西京城为背景,讲述了现代都市里的一群中年女性,在追求经济独立、个性解放、精神自由以及理想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以及困境中所展现出的复杂人性。小说沿用的仍是贾平凹一贯的写作手法——日常生活的哲学表达。小说没有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整部小说采用的是一种写实主义的“人物之间的对话”,真实地还原了泼烦、琐碎、一地鸡毛式的都市日常生活以及这种生活之下的,人的各种情绪和精神状态。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小说就是“讲故事”,基于此,很多作家都挖空心思地“编故事”,靠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读者。贾平凹的小说尽管也不乏故事情节,但并不以情节取胜。在贾平凹这里故事情节只是一个轮廓,是推动小说发展的背景和线索。与情节相比,贾平凹更看重小说整体气氛的营造、场景的设置、日常的再现以及人物情绪、心理及对话的捕捉和呈现。贾平凹小说写的是日常生活,传达出的却是时代气息。贾平凹对于这个急遽变化的时代始终保持着一种极其敏锐的心灵感应,他的小说一直关注着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贾平凹笔下的西京城雾霾弥漫,阴晴不定。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烦躁,憋闷,昏沉,无处可逃。这既是西京城人的生存状态,也是今天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普遍生存状态。一言以蔽之,贾平凹的小说真实地表达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

《暂坐》一书藏有深厚的佛理和禅机。小说伊始写到:“杭州有个山寺,挂着一副门联:南来北往,有多少人忙忙;爬高爬低,何不停下坐坐。坐下做甚?喝茶呀。天下便到处都有了茶庄。西京城也就开着一家,名字叫暂坐。”所谓暂坐,就是暂时停下来坐坐,不长久、不彻底、不究竟。小说取名《暂坐》意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不要因为追逐功名利禄、金钱权位、名闻利养这些“镜中花水中月”而步履匆匆,以至于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另外,小说一开始写海若精心布置了一个佛堂,准备供养西藏活佛。此后,所有人都望眼欲穿地等待活佛的到来,一遍又一遍地问:活佛啥时候来?但是,直到小说结束,活佛始终都没有来。这一切就像西方那个经典戏剧《等待戈多》一样,荒诞、讽刺。“等待活佛”实际上是小说的一条暗线,它象征着现代人物质丰富,思想匮乏,情感困顿,身心焦虑,道德危机,信仰缺失的精神现状。

贾平凹是一个充满人生智慧的人。他勤学好思,经常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寄至味于淡泊,发隐忧于日常。他将自己平日里对于艺术、生活、世相、社会、宇宙、人生所做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包括从别人那听来的故事、段子等,以写景、状物、人物对话、心灵独白等多种形式写进小说。这些零星的语句,貌似“闲笔”,实则不然,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比如小说第三十三章写到海若在得知冯迎意外去世的消息后,伤心地回到茶庄二楼,一个人在佛像前,默默地为冯迎上了一炷香,烧了一厚叠宣纸。就在这时她无意中在冯迎生前读过的一本《妙法莲华经》里,发现书中夹着一页密密麻麻写满文字的纸,那是冯迎的读书笔记。这份读书笔记一共有十五段长短不一的文字,字字珠玑,充满着哲理和智慧。显然,这是作者贾平凹在“有意为之”。《暂坐》一书中类似这样的“闪光的句子”比比皆是。

贾平凹是一个具有自觉理论追求的人。早在1982年,他在散文《卧虎》一文中就旗帜鲜明宣布自己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方法,真实地表达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并且将此主张、追求贯穿于此后自己创作实践的全部过程。《暂坐》再次证明了贾平凹实现了自己的这一理想追求。

贾平凹很快就要步入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自由境界,而他自己也早已修炼成了一个活得通透的人。庾信文章老更成。贾平凹的内心修为以及他在文学上的那种“夸父追日”般的热情和理想追求,注定《暂坐》绝不会是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他还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不信,我们拭目以待。(史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