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说了斜王旁的字为什么都是和玉相关,并且指出,在古代,王和玉是一样的,只是上面两横位置不同。

《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时期,尽管许慎也引用了孔子等人的话,但即便是孔子,也已经是春秋晚期的人了,所以他们所说的"王"字,都不是最早的王字。

王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古人称呼上级为)(1)

说文解字 (和刻本)

在甲骨文中,王的字形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大字(或夫字)下面加一横;一类是斧钺之形;一类如后世的王字。

王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古人称呼上级为)(2)

王的甲骨文字形

但在这三类中,以第一类最早。

仔细看,大字加横,是不是很像一个人站在地上?而且这个"人",不管是四肢还是头,都极长,整体形象就像一个很大的人。

到后期,王字变形,上面也加了一横,王就成了真正顶天立地的大人。

早期社会,在争夺资源和地盘的过程中,计谋还没有多重要(甚至还没有),战争双方都是真刀真枪的干。力量崇拜的时代,首领必然是身高马大的壮汉,至少比普通人要高大健壮,否则他肯定做不了王。

历史记载中,周文王身长十尺,汤九尺;殷纣王才力过人,能手格猛兽;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这些首领都是身高马大。

王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古人称呼上级为)(3)

霸王扛鼎

其实看那些游牧民族也能发现,他们的首领都很强悍。

在一些古老的壁画中,也出现过"大人"的形象,可以作为佐证。

在距今三千多年的云南沧源岩画上,就有许多打猎的人物。在这些人物中,有一个特别大,不仅身躯粗壮,手臂很长,头上甚至还有个光环。

王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古人称呼上级为)(4)

云南沧源岩画

实际上,直到明清实际,这种表现还有,可以从画中一窥。

王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古人称呼上级为)(5)

《出警入跸图》(局部)

王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古人称呼上级为)(6)

《乾隆南巡图》(局部)

明代的《出警入跸图》中和清代的《乾隆南巡图》中,皇帝的身躯都比普通人大上一圈,也是"大人"的表现。

所以,到了后世,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普通百姓都会称他们一声"大人"。

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把这个字形转过来看,你就会发现,它和斧钺极为相似。

王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古人称呼上级为)(7)

斧钺本是兵器,钺与斧很像,但比斧更大更精美,能使用钺的人自然也是力大之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周武王战斗的情形:(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髦以麾。

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可以发现,斧钺还是代表指挥权利的权杖,引申意即为最高统帅,首领。

所以,王不仅有统帅、君主的意思,还有大的意思。实际上,即便是皇,也是从王而来,故而皇也有大之意,富丽堂皇的皇,便是大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