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神秘古道,满载历史奇闻。

迷失在甘南香巴拉的“洛克”之路

它到底隐藏了多少人间奇景?和我们无处安放的情怀?

撰文/图:行人

进入甘南洮河流域,你会感到那种处处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碧草接云的高原湖泊湿地,蓝天白云,牛羊遍地,花簇如锦……这一切景象突然消失了。

其实,在甘南,自古而来,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几乎都是遵循着“逐水草而居”的自然生存法则选择他们的家园。而“一江三河”——白龙江、黄河、洮河与大夏河的地理构成孕育了这里的千古文明。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1)

麻路洮河风光 行人/摄

今天,我们的行程就带着大家走进洮河流域的车巴沟,从麻路小镇开始,溯车巴河而上,向南越光盖山、穿扎尕那石峡,寻踪迷失甘南香巴拉的“洮迭古道”,体验洛克之路,一探那里的瑰丽山河、古老民情风物及历史人文。

洮州的麻路和人文遗迹

在这片古老沧桑的甘南地域,怎么也脱不开一个古洮州。在历史上,它几乎包含了今天甘南全境的大部分以及岷县(岷州)、临夏(河州)的一部分,分布区域广泛,而历代都有辖制上的变化。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2)

洮迭古道/麻路一带自然人文遗迹分布图

麻路小镇,即现今的扎古录镇,位于洮河之畔,车巴河在这里汇入,境内地理环境生态原始、自然风光秀美诱人,素有"金盘宝地"之称。车巴、碌竹、塔乍三沟原始森林密布,有九龙饮水的传说之地-“九眼泉”、有适宜休闲度假的“九龙山”胜地。另有千年神潭白地漩,以及神奇的药水泉—什巴温泉,据说可治百病,被周边村民奉为“圣水”,但凡身体有恙者,必远道而来汲取饮服。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3)

流经麻路小镇的洮河 行人/摄

在麻路周边,还有历史著名的唐代神策军营堡——跌当什古城遗址,有明代长城边墙的起点峪古儿墩;有发掘的集寺洼文化和齐家文化特征的录日岔台子遗址。还有车巴沟内传统的吊脚式木板楼房藏族村寨(尤以尼巴藏寨为典型)、历史名刹贡巴寺院等人文古迹,串起这条久远神秘的茶马古道。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4)

车巴沟古道-车巴河风光 行人/摄

车巴河两岸青松叠翠,河谷里汊河交织如练,在乔灌木丛中肆意穿流,田地间若隐若现的小村落,更给这条古道增添了无穷魅力。

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道古人情怀,似乎在洮迭古道的途中,方被四周的景致得以深切地再现,令人无不动容。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5)

散落车巴沟古道上的诗意村居 行人/摄

也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麻路小镇曾经是繁华热闹的木材转运地。在我小时候,曾经乘坐去洮河南岸森林里砍柴的马车一道进山,来回总会在麻路小镇上饱餐一顿。记忆里的麻路洮水风光比如今更加旖旎迷人,那一碗面食的鲜美味道,从此也成了遗留骨子里的怀念。……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6)

车巴沟-洮迭古道风光 行人/摄

迭当什古城:位于麻路附近的迭当什村,也是这条洮迭古道上的重要历史人文遗址,系唐代大将军、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创立的神策军重镇,即为防御吐蕃而设置的戍边要塞。它处在三面环水的“U”形台地上,依山势而建,城堡由夯土板筑而成,今城墙遗迹犹存,城堡外有护城壕清晰可见,周围有数座烽火台。相距不远还有一处迭当什古城唐墓葬。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7)

麻路/迭当什古堡遗址

据史考,神策军在此戍守边关约5年,后因安史之乱发生,由当时的神策军将领卫伯玉统率军营将士驰援相州(今河南安阳一带)参与平乱,而跌当什营堡也难以自保,随又被吐蕃侵占。后来神策军在洮州出身的李晟将军率领之下又剪灭朱泚叛乱,从此被朝廷擢升为禁军,前后历经150年方被废止。

然而,空遗旷野的古堡穿过历史长河,孤寞的沉寂于山河间,不为后人所知。

在李白的《胡无人》歌咏中,只留下:“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空余陇头水,呜咽向人悲。”的无限凄凉。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8)

洮河流域/历史上的古战场 行人/摄

洮水流珠,洮河在流入扎古录塔乍地段,便脱开草原川地,渐入峡谷区,每到三九严寒时节,河水在两岸峡壁间激荡、水花飞溅,因气温和水温的物理差异,凝结形成无数冰珠漂浮河面、随波而流,成为洮河上的一大奇观,是为“洮州八景”之一。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9)

洮河奇观-洮水流珠

有旧洮州遗本《洮水流珠论》中这样描述:“当临冬寒岁,霜坚冰至之日,常见随流而轻浮者,似珠非珠,如倾万斛之珠玑,随波滚滚,玉润珠圆,疑来仙人之掌上……何川流而不息者,有此珠玑之珍,而流连以赞,以为洮地之一大观也。”

有人观察说,因其河水清澈透亮,河底卵石白日吸收光照热量、夜间释放热气,涌出水面的气泡在上下气温、水温的综合作用下凝结为水珠。这一解释也仅为推测,其形成原因至今不解,仍是一大奇闻。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10)

麻路一段的洮水流珠

当地人俗称其为“麻浮子”。每年冬季,有观赏流珠的习俗,或有人拿来勺子捞起河中冰珠,在自己身上关节部位来回揉搓,直至发红发热,听说可治淤寒之伤。

车巴沟-洮迭古道

车巴沟古道。驱车从岷合公路(现316国道)行至临潭进入江迭公路,约15公里就到了麻路(扎古录镇),这里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洮州南下叠州(迭部)古道的起点。

由此溯经车巴河而上,翻越光盖山及扎尕那石门进入益哇沟古道,连通白龙江流域,这就是历史上的“洮迭古道”。而后再顺白龙江而下在卡坝村进入达拉沟南下、经四川求吉出包座河谷到达松州(今松潘),形成勾通四川的“松洮古道”。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11)

洮迭古道的今生 行人/摄

或在达拉河口往东、穿过腊子口到达岷县,继而又可衔通洮岷-长安古道。南下,可通至历史上的“踏中”地区(今舟曲县境内)。

红军长征时,出了若尔盖大草地,正是走的这条古道,在过包座河然后北上求吉,沿达拉河谷进入高吉(今迭部俄界)、次日那,夺取天险腊子口到达岷县哈达铺的。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12)

麻路小镇边的桥 行人/摄

在悠长的历史年间,这条洮迭古道在联系叠州、洮州、河州(临夏),沟通南北交通、衔接唐蕃古道上的历史地理作用十分重要。麻路,一度成为通往这些多条古道上的重要茶马交易互市。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13)

麻路一带的洮水 行人/摄

三国时期,沿麻路至卓尼卡车沟一带,以洮水南岸的迭山为界——以北属魏国边防,以南属于蜀国辖地,两国之间常于此展开拉锯战。

蜀国大将姜维避祸踏中时,曾率兵越过扎尕那石门,经车巴沟古道出麻路、再经卡车沟一带渡过洮水,攻占魏国临洮郡治(疑今阳坝古城)、洮阳(疑今牛头城)二城,与魏国将领邓艾在候和城一带数番交战,久不能取胜,姜维只好原路退兵至沓中(姜维屯田营地)。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14)

穿越洮迭古道的一段 行人/摄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邓艾也是军事才能出众之将,曾领兵冒险取道阴平小道、翻越秦岭,致使蜀国迅速灭亡。

碌竹沟。从麻路沿着洮河溯流而上,约十余公里路程便进入碌竹沟,沟内碌竹河徜徉而下,道路平整如新,两岸青山相对,林木郁葱,鸟语花香,一路上人烟稀少。偶尔见到小村寨,掩映在一片荞灌木林荫间,河谷也开阔了许多。耸立于小路边和屋舍旁的架杆,在寂寥中静静等待着秋收的庄稼晾晒。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15)

矗立路旁的青稞架杆 行人/摄

历史上,在进入碌竹沟,可过洮河经双岔、拉仁关,直通黄河九曲的玛曲、北上青海藏区,连通历史上有名的“唐蕃古道”。如今谁也很难得知,这里曾经是出入四川、青海的一条古道,只是它早已寂默地淹没于岁月的荒芜中。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16)

隐藏于古道里的牧场 行人/摄

贡巴寺,洮迭古道上的一座藏传佛教古刹。我们从麻路出发,沿古道行进约20公里,就到了这座寺院。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17)

洮迭古道上的古刹-贡巴寺 行人/摄

贡巴寺的创建者为车巴沟村人贡噶坚赞,他曾在新疆镇守伊利边关期间,率兵抗击沙俄侵略而为大清朝立下卓越战功。后于光绪年间为向慈禧太后庆祝60大寿而修建了延寿寺,连同车巴沟内12座禅院一起举行祝寿法事。光绪皇帝心悦,颁赐寺院匾额、金册及白银赏赐,并赐名为“万寿寺”,这就是贡巴寺的前身,也是当时规模仅次于卓尼禅定寺的第二大禅院。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18)

贡巴寺对面的草地 行人/摄

寺院座落于刀告乡的群芳绿茵中,一处山水钟秀、世外清修之地,清澈透亮的车巴河绕经贡巴寺院,经堂佛殿气势雄伟,寺内收藏有许多奇珍异宝。

尼巴藏寨,离开贡巴寺院继续前行,大约六七公里就会遇见传说中的尼巴百年藏寨。这个从前雪藏在古道深处、安宁中静谧了二百多年的古老村寨,却是充满一派鲜活气息的新农村气象。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19)

尼巴藏寨 行人/摄

车巴河从古寨中穿流奔涌,一座拱桥飞架两岸。过了桥对岸的山上,还保留了少部分木结构民居,这些依山而建的藏式院落,在古朴沧桑中落满历史的风尘。也只有这处散落山间的孤独的寨居,些许还能窥见百年藏寨遗留的影子。......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20)

尼巴藏寨仅有的几处古寨村落 行人/摄

走进河川里的藏寨,曲曲绕绕的村巷里,几乎每户人家都已翻修了居所——在现代文明、甚或今天旅游文化的催动中,或改建成了藏族文化气息浓厚的藏家民宿、藏家乐,俨然一幅布满藏族风情的新农村。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21)

即将消失的百年藏寨/如今的尼巴村落 行人/摄

然而百年藏寨的原始风貌几乎荡然无存,仅有那一抹久远的传说,尚可引人饶有兴致的听闻一番,而我们跋山涉水前来追寻的那一浅情怀,又将真正于何处安放呢?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22)

数年前的尼巴藏寨

甘南的“洛克之路”

约一百年前、上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地理杂志》记者约瑟夫·洛克一行到中国西部考察,从云南北上四川至甘肃,进而到达甘南卓尼,暂住在禅定寺内。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23)

古道风光/远方的光盖山 行人/摄

他的地理考察探险得到了当时卓尼杨吐司的援助,在接下来的近两年时间里,他从卓尼沿洮水逆上麻路(今扎古录镇),再经车巴沟、或者经博峪的大峪沟这两条线穿越迭山的崇山峻岭,进入迭部扎尕那一带,前后往返多次,考察采集了大量植物样本。因而,这条神秘的古道也成为西方人心中的甘南“洛克之路”。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24)

光盖山下的草原牧场 行人/摄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25)

光盖山上的奇峰 行人/摄

他的考察游记在欧美盛传一时,曾吸引一批西方学者和探险爱好者到中国寻踪探秘。在今天看来,所谓的“洛克之路”,无非是他在当地的山地向导引路下,重走了一遍洮迭古道而已。

这千年的古道岂是他能踩出的,我们又何必推崇其人?况且,这个“洛克”顶着植物学家、记者等众多头衔,而骨子里就是一个文化大盗,在他深入中国一路采集大量植物样本的同时,还攫取了无数历史文献运出海外。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26)

清晨云雾里的扎尕那 行人/摄

扎尕那,这个“洮迭古道”上的小山村,却因洛克笔下被上帝遗忘了的“伊甸园”之梦,成为近年来国内迅速走红的热点景区,令游人趋之若鹜。而现代生活的冲击、过度的商业化开发,才几年的光阴,使这个百年藏寨,再无法找回曾经的原始古朴的韵味了。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27)

仅余不多的扎尕那藏寨 行人/摄

我们开始陷入迷茫:到底一处彰显人文底蕴的历史情怀重要,还是填充人们欲望的金钱重要?

当远方不再有诗,那么我们还张望远方的世界什么?而你放飞的心灵,无疑也是苍白的。

“石匣子”大峡谷

穿越洮迭古道、翻上光盖山垭口,豁然进入气势恢宏的“石匣子”大峡谷,这才是真正的扎尕那秘境的精髓。

当地人俗称的“石匣子”,其实就是一道绝境般的大峡谷。洮迭古道沿峡谷蜿蜒穿行,出扎尕那石门便进入白龙江谷地。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28)

扎尕那石匣子-大峡谷 行人/摄

大峡谷两岸绝壁千仞,万峰耸峙,犹被刀削斧斫、直指云天,恍然是人间仙界吗?但它又俨若一座阎罗地府,令人心生畏惧!

面对满目大自然的钟灵造化,我们已经无法擅长语言描述。在这里,任何多余的语言是苍白的。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29)

光盖山垭口的天然石城 行人/摄

八月的季节,这里依然降落大雪,覆盖于白色嶙峋的奇峰间,在山谷一片绿色草地的衬托下,犹如佛陀手中举起的万朵莲峰,肆意般绽放于天际。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30)

翻越光盖山石城的一段 行人/摄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31)

光盖山最高处的垭口 行人/摄

而这条穿越车巴沟的古道,尽管一路是坎坷畏途,惊险连连,还是有不少自驾游人涉入其中,尽情领略它的原始沧桑之美。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32)

扎尕那的秋收之季 行人/摄

当我们走出峡谷,已近黄昏,扎尕那近在眼底。然,那一腔涌满叹奇、惊喜的澎湃之心,却久久难以平息。

甘南一生必须去一次的藏地(迷失甘南香巴拉的神秘古道)(33)

扎尕那藏寨一角 行人/摄

扎尕那,我们只是来过,这就足矣。

而我们需要审视一回内心,那些曾经潦草的诗与远方,到底有多少是旅行的真实意义?

文章系作者原创,期待你的关注、转发!未经本人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