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教练,我以前有200斤,现在瘦到150斤,我该怎么跑步?”

“教练,我的膝盖受过伤,现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练,我每次做间歇训练,跑两组就被拉爆了,该怎么办?”

过去一个多月,自从PUMA启动跑步私教计划并创建跑团私域社群平台以来,关于训练、备战和营养补给的类似对话和交流,在微信群里出现了许多次。

这正是疫情常态化后,中国跑圈呈现出的一种新状态——过去一年,当比赛因疫情延期或取消,当跑团训练无法正常进行的时候,跑圈逐渐形成了一种新模式:通过网络进行分享交流,然后再回归线下。

而当这种社群模式在跑圈里被越来越广泛地推崇之后,它也成为了中国跑者集体提速的一份助力。

有哪些跑步社群(跑步社群打开线上新模式)(1)

社群的概念在疫情进入常态化之后又在中国跑圈火了起来。

跑圈也开始流行“私人定制”

跑步社群,在中国跑圈里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早在2015年路跑以井喷式的发展速度火遍中国之后,跑步社群就逐渐进入了越来越多跑者的视野。

只不过,彼时的跑步社群还比较简单,一群跑者聚在一起组成跑团,然后相互鼓励和打卡,分享跑步心得。随后,越来越多人加入跑步的行列,中国跑圈里的严肃跑者也越来越多,于是乎跑步俱乐部流行起来。

当愈发精英化的社群形式在中国跑圈方兴未艾,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放缓了各类跑团发展的脚步。赛事纷纷延期和取消,跑者居家隔离不能集体训练,逐渐改变了跑者的训练习惯和训练模式,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线上跑步社群的影响力和重要性,逐渐超越了线下。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跑团或者跑步品牌训练营,开始搭建组织构架更加完善和细化的线上跑步社群,PUMA在今年3月启动的“跑步小助手”服务平台和PUMA跑者私域社群平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线上交流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看不到学员在训练时的状态和动作是怎么样的,没有办法及时纠正。”叶乔智教练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线上跑步社群缺少面对面的及时沟通,但直播课程和一对一的“私人定制”指导可以有所弥补。

“我会收集学员的数据,根据数据来判断他们跑步中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有哪些跑步社群(跑步社群打开线上新模式)(2)

阿飞在为期5周的训练中一直保持着和教练的交流。

阿飞是一位拥有3年跑龄的90后跑者,他最初开始跑步是为了减肥,如今当他从200斤减到150斤之后,跑步和健身成了他的生活习惯。

“我现在跑步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心肺能力,配合健身进行有氧。”阿飞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在加入这个线上社群的一个月时间里,每周都能得到教练“私人订制”的训练计划,不仅没有让他的力量训练强度降低,反而提高了接近半分钟的配速。

“相比于以前参加的跑团,现在这种小范围的线上社群反而有了更细致的指导,关注的不再只是训练打开的次数,而是训练的合理性和无伤性,这算是一种进步。”

有哪些跑步社群(跑步社群打开线上新模式)(3)

如今的跑团线下活动,很多时候是将线上交流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实践。

线上社群,跑团线下训练的一个补充

阿飞在跑步能力上的成长和提速,只是线上跑步社群的一个缩影。在PUMA跑者私域社群平台上,像阿飞这样在一个月内明显提升了跑步能力的跑者不在少数。

为期5周的第一阶段线上训练周期里,叶乔智教练感触颇多,“一位学员在打球中扭伤了脚踝,然后不能跑步了,我就改为制定力量训练课程,然后满足了他的增肌需求。还有一位学员根据我们制定的训练计划,不仅体重轻了4公斤,而且全马的最好成绩还提高了12分钟。”

作为一位跑步教练,叶乔智如今在线上社群也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这些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我也能用跑步帮到更多人,去达成他们的目标。”

如今越来越受欢迎的线上社群,打破了跑步社团和跑步俱乐部的地域限制,更重要的是,当跑者逐渐习惯了新的训练模式,并且进一步意识到健康训练的重要性之后,跑者对于线上社群的黏度和依赖性也逐渐增强。

以PUMA的私域社群平台为例,据统计,社群成员虽然只有28人,但一个月时间里,学员和教练的互动量达到了9563次,训练社群互动量达到3150次,学员累计打卡410次,跑步总里程达到3428公里以上,相当于绕着上海外环跑了35圈。

除此之外,包括训练、恢复和营养方面的直播也同样黏度颇高,累计在线观看人次428次,训练营学员直播打卡累计160人次。

有哪些跑步社群(跑步社群打开线上新模式)(4)

跑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回归赛道,依旧火爆。

“对于28人的训练规模来说,这样的打卡数量和训练量已经很不错了。”叶乔智教练坦言,很多线上学员完成训练计划的认真程度甚至比过去的线下学员更好,“规模不大,但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一个跑者,提高和进步自然会更明显。”

这也是如今跑步社群精英化的一个特点,线上社群的火热也反哺了各种跑团的线下训练。

过去两年,跑团对于中国马拉松提速的帮助也是肉眼可见的——在中国马拉松注册运动员只有80多人的情况下,2020年中国马拉松共有72名男子运动员跑进2小时20分,32名女子运动员跑进2小时40分,其中4名男子运动员打开“210大关”。

有哪些跑步社群(跑步社群打开线上新模式)(5)

运动品牌的线上社群如今也成了一种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跑步产业的延伸,需要社群模式

中国路跑的整体提速,需要线上社群对于跑步俱乐部的助力。而对于中国路跑产业的发展而言,这种线上社群的普及,也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新业态。

比如这个PUMA跑者私域社群平台的建立,最早就是跑者在进行消费之后主动添加PUMA跑步小助手,然后得到相关报名信息,随后进入了私域社群。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这样的跑步社群组建模式,和包括耐克、阿迪及New Balance在内的其他品牌的跑步社群也是类似的。

“这是一个消费者主动报名组成的社群,而且在教练团队根据报名跑者的情况分好训练营之后,每一位学员都会领取相关的装备。”PUMA跑步社群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些社群里的跑者都会领到最新的装备,其中包括他们最新发布的NITRO COOLADAPT氮气科技跑鞋矩阵中的日常训练款VELOCITY NITRO,内置全掌INNOPLATE碳板的长距离款DEVIATE NITRO,以及轻量款 LIBERATE NITRO。

有哪些跑步社群(跑步社群打开线上新模式)(6)

通过装备销售搭建跑步社群成了一种体验式营销的新模式。

“我本来也是一直在穿这个品牌的跑鞋,所以知道他们有建立自己的训练社群我就加入了。”谈到加入这个跑步社群的原因,阿飞将原因归为“简单的喜欢”,“这个训练营大部分人也都是一直在穿这个品牌,而且跑步能力也都差不多,所以交流起来也更融洽。”

作为一名跑者同时也是一名消费者,阿飞的这番话,也点出了这种跑步社群对于品牌的另一个作用,那就是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品牌的附加服务,去强化对于这个品牌的认同感。

这本身也是快消品牌如今的营销策略之一,相比于简单粗暴的广告推销和植入,体验式营销所赢得的“口口相传”,是一种更加垂直的方式。而结合线上和线下的跑步社群,也是这些品牌在运动领域的一种成功尝试。

为跑者提供良好体验之后,类似的尝试还将继续,在推出了第一阶段为期5周的私教计划后,PUMA又计划打造第二期进阶跑步训练营,针对能力更强的跑者定制全方位的训练计划。

“只要我能力能达到,我会参加的。”阿飞对于这个训练营的认可,也证明了这种线上跑步社群的价值,“能够在没有伤病的情况下越跑越快,越跑越健康,也是我的目标。”

责任编辑:蒲垚磊

校对: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