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每每读到这句诗,脑海中就会自动勾勒出一幅怡然自得的采菊画面,仿佛置身于这种闲适的生活之中。

菊花,又称菊华、节华,为菊科植物,生长在川泽和田野之间,可分为白菊、黄菊和野菊。它不单单是“花中君子”,更是“药中圣贤”,古代先辈们很早就知道菊花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并产生了多种利用方式。

可饮

《荆州记》里说:河南南阳郦县有个村庄,村里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当地的山泉水,这些人家一般都活到130岁左右,最低的也有七八十岁。这山泉水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可以让一村的人都延年益寿?原来,这山泉的源头之处有一茂盛的菊花丛,花瓣散落水中,山泉水沾染了菊花的清香。而村中人饮用了含有菊花清香的山泉水,便延年益寿了。

吃泡茶的菊花(爱上菊花可饮可食)(1)

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无从考据,但菊花可以促进健康却是真的。《神农本草经》中提到,菊花,性平味苦,主风,可以治疗头部的晕眩及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和恶风湿痹。

历史上有一位嗜菊如命的女子,她结合菊花的功能,将菊花应用于自己的生活起居之中,从而活到了73岁。她,便是慈禧太后。中年时期的她常有眩晕、双眼干涩、视物不清等症状,因略懂药性,便选用上等杭菊花,用沸水浸泡,代茶饮用,以此来缓解症状。

她为什么要选择菊花呢?杭白菊清香味甘,味甘者可滋养肝阴而明目,而慈禧太后中年时期肝阴肝血损耗过甚,导致的双眼干涩、视物不清等症状,正可用菊花来缓解。

可食

古医书籍中记载菊花可治疗如此多的疾病,主要归功于其三个功能,一者可以疏风清热,二者可以平肝明目,三者可以清热解毒。

吃泡茶的菊花(爱上菊花可饮可食)(2)

慈禧太后在使用菊花的过程中尝到甜头,久而久之便愈加喜爱菊花了。她服用的药物或者食物中就常常有菊花的踪影。御医为她制作了“菊花延龄膏”,该方独菊花一味,针对“老佛爷脉弦数,肝经有火,肺胃蓄热饮,气道欠佳,目皮艰涩”等症状,可平肝、清火、明目。她还指导御膳房制作了一道菜肴——菊花火锅。作法是用小火锅熬好鸡汤或肉汤,加入生鱼片或鸡肉片稍煮,再投入菊花瓣,煮2-3分钟即可食用。菊花火锅不仅清香爽神,分外可口,还可以用于改善“头目昏眩、眼睛干涩”等症。

可用

菊花不仅可饮、可食,还可以用。采摘大朵且丰满的菊花,晒干后装入枕中,便制成了菊花枕。菊花枕清香芬芳,既能帮助入眠,又能使人醒后不再昏沉。因肝经郁热而出现头昏、失眠的人,可常用此枕。

菊花的利用方式多样而便捷,不愧为“药中圣贤”, 在这个菊花盛开的日子里,何不喝喝菊花茶,赏赏菊花呢?

吃泡茶的菊花(爱上菊花可饮可食)(3)

资料来源

【1】万青.从慈禧嗜菊如命说菊花

【2】蒲昭和.慈禧喜欢用菊花治病

【3】吴正格.慈禧与菊花火锅

【4】御香缥缈录

【5】中药学

【6】《神农本草经》

【7】《荆州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