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1949年的开国大典,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极具历史意义的大事。
当年在筹备开国大典的过程中,以毛主席为核心的领导团体和全国人民都付出了很多心血。
确保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拍摄开国大典的影像和照片、安排参与开国大典的各地代表等等。
1949年的北平异常的繁忙,大家都在为开国大典贡献一份力量。
四五十年代的北平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当时为了保存最真实、清晰的现场影像,特地请来了苏联的摄影师为开国大典拍摄全程。
可为何现在留存下来的只有一段不到3分钟的影像呢?这其中有发生了什么呢?
一、苏联摄影师拍下珍贵影像1949年,整个中南海都沉浸在准备开国大典的忙碌之中,中央人民政府设立的新闻处也不例外。
这样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怎么能少了新闻记者和摄影记者的存在。
当时的新闻处是专门我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设立的总管机关,下设有摄影科和电影科。
时任新闻处处长的宦乡调动了摄影科和电影科的摄影记者,但是发现远远不够。
宦乡
由于新闻处是临时设立的,招的记者也是从全国各地拨过来的。
原本数量就少,能够承担起开国大典拍摄任务的摄影师更是少之又少。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传媒业并不发达,没有专业的摄影记者和先进的设备,这让宦乡有点为难。
宦乡先是从北京的各个媒体单位抽调了一些摄影人员,和新闻处的加在一起一共30人左右,大概是凑够了拍摄的人数,可是设备应该怎么办?
我国当时只有一些上海产的相机能够用来拍摄黑白照片
可是如果想记录现场,还是要用到摄影机,可是我国并没有。
好在这个时候,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解了中国的燃眉之急。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就向共产国际通知了中国将不日举行开国大典的消息。
当时前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听说了后,特地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
电报中提到:“祝贺中国共产党迎来新生,有任何需要帮忙的地方,都可以通知我,愿意为之效劳。”
当时的中国和苏联可是处于蜜月期,关系相当要好。
毛主席正在阅读这份电报时,恰巧新闻处处长宦乡向上级禀报了新闻处在设备上面临的困难。
毛主席看着电报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道:
“去通知电报部发一封电报给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就说‘可否借我们几个苏联摄影师和摄影设备用一用’。”
很快,斯大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毛主席的要求,当即便派了10个摄影师、5台摄影机赶赴中国。
毛主席特意和宦乡带着工作人员一起到机场迎接苏联摄影师,并将他们安排在了西华宾馆。
1949年10月1日,北平一片繁华与热闹,大街小巷到处张灯结彩。
最为耀眼的要数天安门广场。
人山人海的人民群众穿着华丽的服装,画着精神的妆容,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脸。
而分布在天安门广场周围的摄影记者和苏联的摄影师也在忙着记录这一盛事。
毛主席特意允许苏联摄影师可以在天安门城楼上随意出入,就是为了方便他们拍摄。
尽管这群苏联摄影师和中国的老百姓语言不通,但也被中国老百姓的热情和兴奋带动起来。
他们在拍摄百姓的人物特写时,还特地用自己现学的中文祝贺词来表达对于中国的祝福。
“恭喜你们!恭喜你们!”苏联摄影师用有些别扭的中文向老百姓打招呼,大家也都纷纷回应。
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都被眼前的气氛和景象所感染。
当时苏联摄影师拍摄了不少的珍贵影像。
而中国的摄影记者则主要负责拍摄照片。
天安门的周围到处都是闪光灯的声音。
其中,拍得最好的要数32岁的陈正青。
陈正青在这30名记者中属于资历比较老的摄影记者。
他拿着珍贵的美国产的相机忙前忙后。
陈正青
在毛主席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时,陈正青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把大半个身子伸出汉白玉栏杆外,以求获得最佳的拍摄角度。
当时陈正青的动作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城楼。
朱老总见状,立刻按住陈正青的双腿,以防止他翻下去。
陈正青在朱老总的保护下,顺利地完成了拍摄任务。
二、一场大火烧尽影像胶片当天,摄影记者们拍摄的照片有数万张,而苏联摄影师更是拍摄了满满一箱的胶片。
可是就在开国大典结束的当天晚上,意外却发生了。
开国大典结束后,苏联摄影师带着满满一箱的胶卷回到西华宾馆。
之后他们把胶片剪辑在一起,然后放在了西华宾馆二楼靠近客厅的办公室里。
在二楼的客厅逗留了一会儿后,这几个摄影师便回到三楼的房间里休息。
可是10月2日凌晨3点多,西华宾馆有人大喊:“着火了!着火了!”
几个苏联摄影师被大火生出的烟熏醒,心里咯噔一下,穿上衣服就往二楼跑。
然而,二楼已经是火光冲天。
这几个摄影师用湿布捂住鼻子跑进办公室里,只见装着胶卷的箱子已经被烧得不成样子。
他们连忙拍打着正在燃烧的箱子,将残余的胶片捞了出来。
苏联摄影师抱着残余的胶片跑下楼,看着手里熏得漆黑的胶片,嘴里用俄语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凌晨5点多,有战士向北平市公安局报告西华宾馆失火的消息。
时任纠察总队一大副政委的络骥慌忙赶往现场。
当时火势已经减小,但是拍摄开国大典的胶片也已所剩无几。
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中南海,领导人们刚刚起床,纷纷获悉西华宾馆着火的事情。
周恩来总理穿上衣服就往公安局赶。
见到局长谭正文,周恩来总理开门见山地问道:“火情怎么发生的,调查清楚了吗?”
谭正文说道:“还在核实中。”
周总理紧皱着眉头说道:“不排除特务作案的可能性,一定要对这件事严加核查!”
紧接着周总理又问道:“那几位苏联摄影师有没有出意外,他们现在在哪?”
谭正文解释道:“他们都已经被安排到安全的地方了,可是,他们拍摄的开国大典的影像......所剩无几。”
谭正文
周总理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些影片是苏联领导人派摄影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摄完成的,如今被烧得所剩无几,在国际上势必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回到中南海后,周总理将自己获知的最新的情况汇报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也叹了口气说道:“一定要调查清楚!苏联摄影师忙活了一天的珍贵影像就这么没了,实在太可惜了!”
而西华宾馆的火情控制住以后,公安局便开始针对西华宾馆进行调查,初步确定并非特务所为。
经过值班人员的核实,真相也随之揭露。
10月1日当天晚上,几位苏联摄影师回到西华宾馆后在二楼逗留的那段时间吸了一会儿烟,后来就没有人再进入二楼了。
而火灾正是烟头引起的。
二楼的地面铺了地毯,烟头扔在地上没有灭干净,由此引发了火灾。
为了保证事情还原的准确无误,公安局经过多次的核实调查,最终确定了确实不是特务所为,这场火也仅仅是一场意外。
尽管,开国大典的珍贵影像因为一场大火而付之一炬
可是当苏联摄影师检查被抢救出来的胶片时发现
这段仅剩两分钟的影像素材竟然正好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段。
这样的巧合也令所有人感到震惊。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为何周总理第一反应是特务所为呢?当时的新中国成立前又发生了什么?
三、不安分的国民党特务建国前,尽管整个北平沉浸在兴奋的筹备当中,可是也不乏一些想要破坏开国大典的国民党特务。
这些暗流涌动的国民党特务被安插在各个角落打探情报,并伺机破坏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然而,早在中共中央领导团体从西柏坡迁往北平之前,毛主席就已经预料到了蒋介石可能会有的动作。
毛主席特意从平山县黄泥村调了著名的一百单八将赶赴北平,接管北平公安局,肃清北平残余的国民党特务。
1949年2月2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顺利接管了国民党北平市警察局,并且任命谭正文为公安局局长。
“一百单八将”中超过一半都担任了公安局各级领导职务。
1949年3月5日,毛主席带领着党中央领导团体正式离开西柏坡。
西柏坡也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
紧接着,毛主席带领着大家朝着北平的方向前进。
而身在北平的谭正文刚刚接任局长一职,就抓获了国民党特务张荫梧,并且端掉了他的整个情报网络。
紧接着,从3月到6月期间,北平一共7000多名特务人员被搜捕出来。
仅3个月,北平市公安局就基本摧毁了潜伏在北平的敌特组织,为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
但是,在这期间,这些特务也给北平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3月25日,郊六分局局长张峰接到报案海淀流散军人处理委员会的年轻干部董峻岭失踪多日。
张峰接到通知后立即展开调查,结果在圆明园遗址的三仙洞找到了董峻岭的尸体。
当时董峻岭趴在洞里,头上压着一块大石板,而他腰间的手枪不翼而飞。
经过调查,董峻岭的邻居李克勤是潜伏特务,为了得到董峻岭的手枪,李克勤残忍地将董峻岭杀害,并抛尸三仙洞。
4月25日凌晨,北平一工厂又突发大火,烧毁了59辆机车,104间厂房。
损失当年货币达两亿多元!两亿多元在20世纪50年代是什么概念!
外三分局局长慕丰韵接到通知后,慌忙赶到火灾现场。
可是到达时大火已经扑灭。
周总理知道这件事后,还将慕丰韵劈头盖脸的一顿批。
原因正是慕丰韵赶到现场的时间太晚了。
慕丰韵
周总理说道:
“小慕, 咱们进了城,要把党的深入实际、关心群众、体贴群众疾苦的。好思想、好作风带进城来。发生了火灾必须亲自到火场去,指挥灭火,查看灾情。”
慕丰韵点了点头,随后便立即对火灾原因展开调查。
最后认定是一起特务纵火案,公安局先后抓捕了嫌疑人15名,并做出了处置。
从这些事件便可以看出,1949年的北平有多少的危险因素。
也正是因为这一起又一起的特务破坏事件,才使得西华宾馆失火后,周总理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特务所为。
然而,正是因为北平的公安局在建国前忙前忙后的肃清特务、维护北平的治安,才使得开国大典得以顺利落幕,新中国成立的仪式得以顺利完成。
让我们致敬当年为开国大典付出的警卫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