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的提高,增加了社会财富,但也加剧了社会的分化

----斯蒂格利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不要用贫穷的思维来决定你的一生(提高了效率)(1)

关于效率,含义太多了,职场人一般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提高效率”一直受人追捧,因为大家认为,高效率有助于创造财富,财富蛋糕只要做大了,每人分到的也会更多。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的!

但是,效率提高,做大了蛋糕没错;可分配的时候,却并不是我们想的样子,而是越发显出二级分化的趋势。

我从科诺玛网站调出了:美国 、日本 、中国城市 、中国农村做对比,大家看到:

不要用贫穷的思维来决定你的一生(提高了效率)(2)

全球高速发展的四十年,不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也不论蛋糕做得多大, 基尼系数代表的贫富分化是愈演愈烈的。

我国的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18%,升至目前的46%

为什么呢?

因为,只要强调效率优先, 表面上各有原因,其实质,都是指资本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最最受益的是资本家,而非劳动者。

比如,老板说:小李呀,我把小王辞了,以后这二件工作你都担着吧,不然你和小王互相扯皮、互相告状,大家心情都不好,还影响效率。

你可能还暗自高兴,终于彻底扳倒了、可恶的、老告你黑状的小人。

但之后你发现,绝不会把小王的工资都给你,稍微给你加一点,你已经很高兴了。

没多久,你又是下一个小王.........

类似这样的“提高效率”事,每时每刻都在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小到你我的工作调整、大到跨国集团兼并,在堂而皇之地“提高效率”名义之下,无不以资本增值为衡量标准和最终目标,都是以牺牲穷人为代价的。

贫富分化,就这样一点点拉开。

贫富分化,

一方面会刺激穷人奋发向上、促进增长;

一方面也会导致政治不稳、社会动荡

为避免后者,避免资本的逐利本性,各国管理者也都在努力控制,

如:反垄断、反腐败、累进税制、遗产税;

我国去年还提出“第三次分配”,也是为了遏制“提高效率”带来的副作用,力争促进共同富裕。

所以,效率,是把双刃剑!

人民更多地呼吁这个问题,

国家也会更重视这个问题,

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