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的隐秘山洞(紫金山深处的秘密一一塔林)(1)

紫金山墓塔

这就是紫金山深处的墓塔,在永慕庐附近,通往中山陵的一条小径上,墓塔是古代和尚圆寂后安葬骨灰的塔。

罗哲文主编的《中国古塔》中说:“在许多历史悠久的寺院旁边,有成群的古塔,密集如林,被称为塔林。这些古塔是这一寺院中历代高僧和尚们的墓塔,有的几座,有的几十座,甚至多达几百座。寺院的历史越久,规模越大,塔林也越大,塔的数量也越多。”

塔林是由一座座佛塔组成,建塔是为了纪念已故的高僧。当大德高僧圆寂后,他们的骨灰或尸骨会被放入地宫,上面造塔。墓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表示和尚们生前的佛学造诣深浅、威望高低等。一般为一到七层,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七级浮屠”。

佛塔的层数全是单数,只有一层、三层、五层、七层,这一方面是我国古代的建筑习惯,单数代表阳刚,另一方面则是暗示僧人们追求六根清净。

佛塔都设计一个一至两层高的基座,每座塔正面都有“塔额”,标识塔主名号,有的塔后还有“塔铭”。因为在第一层之中需要安设一个塔门,通常塔身第一层都设计得比较高。

紫金山的隐秘山洞(紫金山深处的秘密一一塔林)(2)

紫金山墓塔

对于德高望重的高僧,会特别在塔门处设立石碑,石碑上详细记载大师的姓名、籍贯、生平事迹,以及嗣法传承、立碑人、建塔时间等。大多有精美的雕刻或图案花纹和题记,记载着高僧的功德。

紫金山的隐秘山洞(紫金山深处的秘密一一塔林)(3)

紫金山塔林石碑

闻名中外六大塔林是:少林寺塔林 、灵岩寺塔林、风穴寺塔林、青铜峡塔林、神通寺塔林、栖岩寺塔林。

“南京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被称为佛教之都,南朝时期寺院众多,香火鼎盛。仅在紫金山就有开善寺、白云寺、定林寺、万福寺等大小寺庙七十多座,但是时至今日,也仅剩下灵谷寺一寺而已。

清代乾隆年间,大和尚端如方公在紫金山的第二峰的小茅峰建万福寺,寺庙不是很大,有自己的山门,建筑有三茅殿、观音殿等。还有一个吴帝殿,专门供奉的是东吴大帝孙权。民国期间还一度成为孙中山奉安纪念馆。

紫金山的隐秘山洞(紫金山深处的秘密一一塔林)(4)

万福寺遗址

端如方公老和尚是世外高僧,早年云游四方,晚年在钟山建万福寺,生活简朴,潛心修行,并且乐善好施,倍受后世门人弟子们的崇敬。

清朝林淳曾在端如方公九十三岁时,拜访过他,并题诗道:为说儒家实地禅,更无一字是空元。但万福寺藏匿于山峰之上,又在民国时期遭到毁坏,因此知之者甚少。寺院旁边建有名僧塔林,安葬着逝去的高僧,不幸的是抗日战争时,侵华日军的炮火将该寺摧毁。1993年7月。中山陵园将散落的石塔收集、整修、复原,重新竖好四座石塔,分别是万福寺始祖端如方公、十三世宝霞熙公、十四世海谷基公、十五世之然介老和尚的灵塔(梵语称塔婆)。

紫金山的隐秘山洞(紫金山深处的秘密一一塔林)(5)

万福寺遗址

藏匿于紫金山中的塔林,因为要登山之故,又不处咽喉要道,来的人并不是很多,知道人更少。

“紫金山前,铁骑围中,惟公尚知。怅当时卯角,鱼犹同队,如今缟鬓,鸥已忘机。故垒荒榛,群贤拱木,畴记官军夜战时。不图见,独岁寒不改,老气犹奇。

嗟哉月驶舟移。四十载光阴昨梦非。叹荷薪弗克,祗惭弓冶,扃柴却扫,绝望簪圭。菌短椿长,鷃微鹏巨,天分当然何足疑。闻公里,有磻溪堪钓,盍亦云归。”

(宋李伯曾《沁园春紫金山前》

来紫金山呼吸山林之中富氧的清新空气,登高眺望,探访紫金山深处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