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

【译文】

有古话说:“自己战胜自己称之为强大。”强行制止,强压愤怒,为了行善而变得强大,这些都是自己战胜自己的意思。

【解读】

自己战胜自己强调的是一种控制性,自己和自己交锋,要懂得遇到事时,学会控制自己,控制自己的脾气、欲望、行为举止等等。比如,有些人稍微遇到一点点的麻烦就会大发雷霆,导致场面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有些人因为自己的嫉妒、意气用事失去了一个可以共同开创事业的伙伴,这些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总会造成得不尝失的结果。

曾国藩年少之时也是个易怒的人,他常常说自己:“余天性偏激,痛自刻惩有年,而一触即发,仍不可遏”。虽然他深刻反省很多年,但是遇到事情仍然一触即发,不可收拾。可贵的是,自从他意识到一个人如果不能自我控制就无法成就大事,无法担当天下重任时,他能够自省并做出改变。曾国藩经常用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来告诫后世子孙不宜妄生意气。虽然他同左宗棠、沈葆桢当年的不愉快早已平息,但是曾国藩仍时常会懊悔当年的所作所为。

李元度

李元度曾是曾国藩麾下大将,因急于获得实缺,被与曾国藩对立的何桂清集团拉拢。至此,他于曾国藩之间就结下了梁子。之后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调回李元度去徽州驻守。由于指挥不当,曾国藩被困于祁山,而李元度战败后去迟迟不归。

朝廷却对曾李二人的处理一贬一褒,结果惹得曾国藩对李元度心生不满。于是,曾国藩上折参奏李元度。李元度见曾国藩参了自己一本,便离开了曾国藩,到别人麾下当官。曾国藩见状,再次上表朝廷,最后朝廷几经思量,惩处了李元度,李元度自此一蹶不振。

曾国藩终于如愿以偿,不过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因嫉妒和意气用事,一手将真诚待己的李元度从身边推开。所以此后曾国藩又为李元度平反,并与李氏联姻。

其实,如果曾国藩当时不因一时冲动,非要与李元度一争高下,后来也就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了。足见控制个人脾气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当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性时,应该立即放松自己,把激怒的情境“看淡看轻”,避免正面冲突。当怒气稍降时,对刚才的情境进行客观评价,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责任。

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我们不能世事略胜他人一筹,因为身外的东西并不受我们主观的把控,反而是自己的情绪、秉性是在自我掌控范围之内的。如果能在发无名火时,把怒气压下来,不迁怒于人,即是一种制胜;在心情不快的时候,把即将喷薄而出的牢骚、怨恨淡化,也是一种制胜······也许这些不算大事,却是曾国藩所说的强制、强怨、强为善,小是小些,对个人修行却是大有裨益。

学曾国藩智慧转败为胜(曾国藩自胜之义)(1)

严格把控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一种自我修行的技能,学好这个技能实属不易,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静心定性的方法,以平静寡欲的情绪看待万物,欲望降低,情绪也就不会异常起伏,就能够在处理事情时以一颗平常心客观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