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左传(夜读左传之烛之武退秦师)(1)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烛之武退秦师》的后续历史。

我们知道,如果没有烛之武,郑国可能就难逃覆国的命运了,但是烛之武之所以能够离间成功,还是因为秦晋两国有历史积怨存在。当初晋惠公对秦穆公多行不义之事,差点将“秦晋之好”培养出来的感情根基瓦解掉,直到晋文公在秦穆公的扶持下即位,那些陈年旧事还是郁积在秦穆公心口。所以“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一次,换成秦穆公背弃盟约,领兵回国了。回国前,他还留下了三员大将(杞子等)替郑国守城。两年后,晋文公带着他壮怀激烈又叱咤风云的一生离开了。同时,一直在静候晋文公离世的秦穆公接到了一封让他喜从天降的“家书”.....

1.杞子来书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这一年,晋国送殡的队伍里发生了一件灵异事件: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秦国若想千里偷袭郑国,就必须要经过晋国,秦晋之间的关系本就微妙,两国都有并世而出的雄才霸主。此时,一方正值国丧,另一方却打算“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不仅装聋作哑,还打算率兵过境,这确实有些欺人太甚!

不过,《左传》向来以善于写鬼神之事而著称,这件事也有可能是晋文公早已有所预见,为了让国人早做准备,所以与巫师联合演了这样一出“灵柩诈尸”的戏码。

秦穆公大喜过望,这倒真是“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可是,就在秦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时,老臣蹇叔却不合时宜地站出来劝阻秦穆公: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千里奔袭,谈何容易,万一走漏风声,郑国早做准备,岂不是“勤而无所”,加之战士们此去若一无所获,军队上下难保不会产生悖逆之心......

可惜,秦穆公要听的是歌功颂德,天佑大秦。

2.蹇叔哭师

这一日,秦军旌旗猎猎,铠甲分明,正当穆公士气隆盛之时,蹇叔却来哭师了: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这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另一个经典版本。拜蹇叔的丧气话所赐,秦穆公终于丢下了贵族涵养,破口大骂蹇叔:你懂个屁!你坟上的树早都该亭亭如盖了,你怎么还活着!

这次秦军的三个主帅里,有蹇叔的儿子,也有好友百里奚的儿子,作为父亲和智者,眼看着这些秦国大好男儿从意气风发到自蹈死地,这种无能为力和痛不欲生,是彼时的秦穆公所无法体会的。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蹇叔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南陵与北陵之间为他们收尸招魂。

《易经》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此时的穆公,志得意满,无忧。

3.王孙满观秦军

这一年,王孙满还只是个小孩儿,他与早已没落的周天子一起看到了秦国军队不可一世的模样。按礼制,诸侯国经过洛邑需要全员解甲下车,可是秦人比较“率真”,心里瞧不起没落的周天子,面子上也没过多遮掩,本为严整肃穆的秦军,却像散兵游勇一般,有的草草解甲敷衍了事,有的安居车上八风不动。见到秦军此状,王孙满的神预言来了:

呜呼!是师必有疵。若无疵,吾不复言道矣。夫秦非他偶,周室之建国也。过天子之城,宜橐甲束兵,左右皆下,以为天子礼。今袀服回建,左不轼,而右之超乘者五百乘,力则多矣,然而寡礼,安得无疵?

翻译过来就是:哎,这支军队一定会遭受挫折。如果它不遭受挫折,以后我就不再议论“道”了。因为秦国并不是很特殊的国家,它只不过是周王室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它的军队经过天子的都城,应该收藏起铠甲兵器,战车上驭者左右的甲士都应该下车,以此表示向天子行礼。现在这支军队服装上下一色,兵车上布置混乱,左边的将士不凭轼致敬,右边的骖乘跃上车的有五百辆,这些人力气固然是很大了,然而缺少礼仪,这样的军队怎么能不遭受挫折呢?

王孙满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上溯其源。本来,秦国之兴,拜周王所赐,如今藐视天子,是为无礼忘恩;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秦军却如此儿戏,不整顿军纪,敬畏鬼神,视为忘死失身。

《尚书》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情绪是会传染的,无论悲伤还是狂欢。

4.弦高犒师

国学经典:左传(夜读左传之烛之武退秦师)(2)

这只军队就这样浩浩荡荡、旁若无人的继续前进,不知在行军中,他们有没有再唱那首《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没有人能料想,这一次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扭转整个局势的是一名商人,如果要加定语,那就是郑国的爱国商人——弦高。

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是吕不韦,同样,也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是弦高。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秦军行进途中,爱国商人弦高为了最大限度的拖延住秦国军队,一面假借奉郑君之命,拿出自己的十二头牛来犒赏秦军,让秦军知道郑国早已有所准备,此去不过是徒劳无功罢了;一面派人火速通知郑君,让其早做打算,防患于未然。

话说郑君收到命令后,执行力超强,马上派人去观察三员秦将的最新动态,发现这三个人确实没去逗鸟打猎,而是“厉兵、秣马、束薪”——这是准备开战的架势。

此刻,郑伯已经没有时间来出离愤怒——内心奔跑过无数个动物。面对危机,解决问题,还好弦高为他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既要让这三人知难而退,又不至于得罪实力强大的秦国。于是,郑伯派了一位能言善辩的大臣,说了这样一番话:

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

翻译过来就是两个字——哭穷!

秦国大兄弟,自从你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你看把我们国家的干肉、粮食、牲口都吃得空空如野了,我们郑国这个狩猎场和你们秦国的也没啥区别,要不你们还是回自己国家打猎,让我们喘口气?

这话本就说得绵里藏针,别有意味,加之秦国三将本来就心里有鬼,再一听此言,还不赶紧溜之大吉。

此刻,郑伯应该会赞同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名言:为了避免对人性的失望,我们首先必须放弃对人性的幻想。

毕竟,没有幻想,就没有失望

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放之四海而皆行。

5.结 局

国学经典:左传(夜读左传之烛之武退秦师)(3)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话说这只碰了一鼻子灰的秦国军队,此时士气低落。三名将军一合计,既然偷鸡不成,那就来个顺手牵羊。于是,心怀侥幸又不可一世的秦军把一个叫“滑”的小国给灭了。可怜的滑国,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可是,也正是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晋国人的血性,因为: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之无礼,何施之为?(晋、郑、滑都是姬姓国)。

这边的晋国铆足了劲儿,要把老账新仇一起算。

于是,蹇叔和王孙满的预言成真了,一个是“事以密成,言以泄败”;一个是“见微知著,骄兵必败”。一老一少,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却预见到了同一个结局。

最后,所有出征的战士,都葬身于蹇叔预言的地方——崤山。

只有三员大将,在晋国国母(秦穆公的女儿)的帮助下,被晋君放了回来。秦穆公遭受了生平最大的一次政治危机和信任危机。后来,蹇叔与百里奚这两位国之柱石也互相扶持,沉默的离开。

这一次,摆在秦穆公面前有两条路,要么悔过认错,痛改前非;要么文过饰非,抵死不认。

还好,秦穆公没有推诿扯皮,他承认了自己的决策失误和头脑发热。

这一次,他不再是势在必得的君主,而是一个承认错误的凡人。

在再一次被晋军击败后,穆公选择继续相信孟子(孟明视),与他一起沉默忍辱。孟将军散尽家财,与士兵同吃同住,终于在最后一次秦晋对决中,与穆公和将士们一起渡河烧船,率领同样沉默而坚毅的秦兵,直捣晋城,不胜不还。

痛定思痛,哀兵必胜。

秦穆公来到崤山——秦国男儿葬身的地方。

巍巍高山兮,上有松。目极千里兮,伤心悲。魂兮归来,哀丰镐!

三天的时间,秦穆公祭拜、收葬这些客死他乡的累累白骨;三天的时间,孟明视用孤狼般的嚎啕来纾解这些年的孤愤和无助。

秦军葬身他乡,看似是个偶然事件,其实结局早在秦穆公起了“机心”时就已注定。当初他一心为郑国考虑,留下三员大将替郑国守卫疆土,也许有自己的考量,但还不至于有“谋国”之心,但是当剧情发生翻转,谋国之利摆在眼前时,英明如秦穆公也会方寸大乱,丧失了平日的理性。

假如,穆公未曾起心动念,假如他能听进蹇叔的一句逆耳忠言;假如秦将能够知礼吊丧,假如他们能克服傲慢的心猿......

可惜,石坠于山,不止不休.

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钱钟书如是说。

《菜根谭》曰: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一念不生,万源俱寂;心念一闪,震动四方。

生而为人,动心起念处,可不慎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