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肖兵峰

“老师,昨天治疗了一个膝骨关节炎女性患者。这是我读研、读博,一直在写的课题,真希望老师您在身边,有机会展示一下我最近的针刀技术,展示它的神奇疗效……”骨伤科医生陈宇感慨的给授业导师发了这样一段话。

职业选手的过人技巧有哪些(职业达人系列⑥)(1)

陈宇,广州人。2013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本、硕、博连读毕业后,来到“机会更多,更包容的深圳”,成为罗湖区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的一员。作为罗湖区人民医院的创院科室,也是最早成立的科室,中医骨伤科不仅见证了该院的成长,也见证了罗湖医疗事业的发展。由于客观原因,这个历史悠久的第一科室,发展相对缓慢。2014年,医学博士头衔的陈宇与其他19位同事,平均每天面对10几个就医的患者。除了不做手术,其他都做,主要是以颈肩腰腿痛、手麻脚痛,各种痛风等中医骨伤科类的病人,业务范围主要是针灸、推拿、牵引物理治疗。“在这个集中了大部分杂病的杂病科里,业务模式跟老的诊所一样”。

手术or保守治疗?不断寻求突破 创新针刀透压技术

在很多人的普遍认知误区里,骨伤科是不做手术的。其实,中医骨伤科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属于术科,中医骨伤科的医生,跟西医院的骨科医生是一样的,可以、也有能力做手术。尽管研究生和博士期间一直都有做手术,陈宇却非常喜欢中医特色诊疗方法,所以放弃每天仅2、3台的关节置换等骨科创伤类常规手术,开始转做保守治疗。“做手术,术后效果往往是立竿见影。但是作为一名医生,一旦选择保守疗法,就要想着如何在合理的时间范畴内,高效的提升疗效,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职业选手的过人技巧有哪些(职业达人系列⑥)(2)

有着多年手术经验,且了解手术弊端的陈宇,带着思考,带着对患者负责任的专业态度,开始从手术治疗转变为保守治疗。“现在大家普遍认为做手术直接,效果好,其实,除了创伤类的手术,几乎所有的脊柱类手术或关节类手术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善于钻研学习的陈宇,喜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自己权衡利弊,做出决定。以腰痛症状为例,他分析说,患者往往是站着腰痛或者走路腰痛,做手术时是趴下来做手术。上了钢钉,做了减压,然后再站起来使用,整个手术过程它是基于静态解剖学进行的,而不是基于活体运动状态下进行的,整个力学体系肯定会发生改变。

大型医院、重点医院,病人量多,看病相对流程化。小科室,病人少,这给了陈宇大量的思考时间。除了思考如何提升科室技术力量,陈宇还优化创新了不良反应较多的传统膏药工艺。所谓的剂型,就是拿什么来吸收药物。之前一直使用的牛屎膏,“一大坨黑嘟嘟的,工艺很落后”,就是凡士林跟中药熬在一起,很粘稠。它的优势是载药量大,但渗油容易过敏,造成患者体验度差。如何打破固有认知,解放思想,破陈出新。经过两个多月的游说,陈宇推出了巴布剂型工艺。这种工艺做出的膏药,黏性好、水溶性,载药量虽然略低,但是极少过敏,使用特别方便。现在它已经成了科室的主力,广受患者欢迎。“它是纯中药成分,一个是清热凉血型,一个是温经通络型。刚开始也做了很多尝试,自己买相关材料去调研,不断寻找最佳适配比例,改善了患者体验。”

大型医院,保守治疗无效时,医生往往会直接做手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在以保守治疗等客观因素主导的中医骨伤科,陈宇一直苦思冥想,试图要寻求突破,打破中医治疗疗效不佳的困境。2018年,一次湖南外出学习经历,陈宇师从了张立勇老师,他技术和理念的创新,让陈宇大开眼界,并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针刀透压技术上。它可以说是中医的一个特色诊疗技术,也可以说是中西医结合的一朵“奇葩”。针刀针比传统的针灸针粗,略带有刃面,治疗过程是以针的方式进入人体,进行刀的操作,刺激性更强,可以起到松解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小型的中医切割微创手术。“因为带有韧面,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易造成误伤或医源性损伤。它的难点在于要求医生对解剖认知极高,既要懂中医,又要懂西医,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技术。”

职业选手的过人技巧有哪些(职业达人系列⑥)(3)

肌肉or筋膜?深挖研究“经筋学说” 治疗疗效显著

日常生活中,腰痛、腿痛、颈椎病等传统的认知都觉得是肌肉病,格言为“针道致远 筋益求精”的陈宇则认为是筋膜病。通过不断地总结,陈宇深度挖掘了《黄帝内经》中的经筋疗法。重新对经典经筋学说进行挖掘整理,科学阐释,并改良创新,有效的补充了现代针灸学的不足,并在“筋骨”疾病上取得显著疗效。

与传统的小针刀要留针的不同,陈宇使用的针刀透压技术基于刺具、刺法、刺穴三方面进行改良,这些都是围绕筋膜而打造的。刺具方面,传统认知针越锋利,就越无痛,但无痛不代表无风险。针太锋利,容易刺伤血管。从医学角度来讲,把传统的、非常锋利的小针刀改成了钝性针刀,有效地避免了医源性损伤;刺法方面,传统的小针刀需要留针,慢慢刺。因为针钝,所以改良了刺法,刺速很快,不留针。刺完直接拔出,再配合拔罐放血,把陈旧性的淤血拔出;刺穴方面,传统的小尖刀一般作用在肌肉的起止点,作用很深。新的针刀技术是作用在筋膜。它的优势在于现代解剖学的认知和人体对病的认知的改变。“以前的人吃不饱或吃太饱,生活习惯导致的肌肉损伤。现在虽然没有重体力劳动,但天天对着电脑,是静态损伤,静态损伤主要是在筋膜。针刀透压技术一个是扎针刀,一个是拔罐放血,两者结合可以有效的松解筋膜张力,促进人体结构还原。”

职业选手的过人技巧有哪些(职业达人系列⑥)(4)

一名已疼痛3年,67岁的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磁共振提示已经双侧半月板磨损严重。正常来说,任何一家医院都会建议患者手术治疗,基本就是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找过来后,陈宇开口第一句就问她腰痛不痛,患者说一点都不痛。凭经验判断,陈宇坚信就是腰的问题,膝盖只是受害者。通过简短的针刀透压治疗,当时仍在趴着的患者已经说双膝可以屈伸低于90°,站起来后立刻轻松在床边蹲下,一直疼痛的膝盖现在怎么敲都不痛了,已经3年没有蹲过的该名患者惊呆了。“针刀透压技术不留针、不提插、不操作,不手法四步,从过去作用肌肉到现在作用筋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别人治的病它能治,别人治不了病它也能治。过去这3年,治疗的失眠、头痛、妇科问题等各种疾病,都是用透压针刀治疗的。”

守正创新 打破认知误区才能不断进步

2020年,罗湖医院集团在国贸大厦打造了一系列名中医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和其他医学大咖一样,守正创新的陈宇也有了自己名字命名的陈宇博士工作室。守正创新。这是陈宇工作7年来的最大感受。一直很喜欢中医骨伤科的他,现在学了透压针刀技术后,打破了许多认知的误区,像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以前觉得不可能用保守治疗的病,都能够得到很好地治疗。“患者一次只花费几百块,就能解决缠身已久的疑难性的疾病,避免了手术、创伤、误工等一系列的问题。有很多病,其实是背后压力的释放,我们不仅治他的病,还治他的身心。通过压力的释放,症状得到有效地治愈。”

职业选手的过人技巧有哪些(职业达人系列⑥)(5)

人体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和身体感知来认知世界。工作上有点儿浪漫主义的陈宇,业余时间还特备喜欢健身运动,花很多时间在运动上的他,介绍说运动给了自己很多灵感。他认为只有自己去做运动,才能知道身体是怎么动的。只有做了运动,才知道人体结构、筋膜的变化,才能更有效的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更好的给患者带来优质的就医体验。

“中医想要现代化,必须学会说现代话。”庆幸自己职业生涯上,李钊、韩清明、张立勇三位导师的传道受业解惑,陈宇在困惑中、在迷茫中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标杆。他介绍说,得益于三位老师的医术和医德,得到了传承,能够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给了患者更多的安全感和战胜病痛的信心,“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业界口碑,成为了患者值得信赖的好朋友。”

审读:喻方华 肖晓君

,